










如果要看修圖的在這http://www.flickr.com
我是攝影新手..快門目前2千張..第二次外拍 第一次修圖 請多包涵><
bearsheep wrote:
x1鏡頭維持萊卡鏡頭一貫的風格,這個怎樣看最清楚呢?看散景,簡單的說leica的鏡頭通常有不太散的散景,也就是不會背景散成一片,就算是開到最大光圈也一樣。另外就是他的鏡頭會儘量保留最多的細節,而且不會有日鏡那種寫f1.4但是f1.4其實畫質軟到你不能接受的程度,你得縮光圈到f/2或f2.8。
除此之外,超越一個世代規格的raw file是讓x1可以對於高低光都有不錯演繹的原因。為什麼說超越一個世代規格呢?
因為當nikon新出的d7000還在用14bit raw,說要打趴x1的x100還在用五年前的標準規格12bit raw的時候。
x1就跟m9一樣用16bit的a/d convertor了。如果有機會直接拿16bit的dng到真的16bit的印刷機台上去印刷,應該會非常的驚人。
只不過萊卡的廣告小組真的很爛,所有可以打廣告的規格,沒有一個像x100一樣全部拿出來打的。
但是也可以說這才是真的夠低調的相機啊!
不好意思挖了這麼舊的文出來回,因為最近才對X1很感興趣,所以開始爬這棟樓
正好看到這篇文章可以討論討論
1. 散景的呈現究竟由何決定我想是個複雜的問題,但Leica鏡頭很常有的一個特徵就是明顯的像場彎曲(field curvature,不了解的朋友請google一下),這有可能會讓本來理所當然落入景深外的部分又回到景深內,因此造成較強烈的"空間感"。常有人提的"空氣感"是否由此而來,我覺得是可能的原因之一。原則上像場彎曲是光學缺陷,但實際上產生的效果是好是壞就得看搭配的條件跟觀賞者個人喜好
2. Leica鏡的確幾乎都在同規格的鏡頭裡擁有最出色的MTF,包括從巨觀的輪廓對比,到微觀的精細反差呈現。當然這樣的好表現除了光學設計外,好的鏡片素材也是不可或缺的。Leica鏡向來比絕大多數的鏡頭都貴,也因此更有本錢使用好鏡片;另一個很常被提到的例子則是Zeiss,很多Zeiss出名的鏡頭事實上要價並不高,當然能依靠的就只有出色的光學設計
至於開放光圈可不可用,除了上述所提,從一開始的設計理念其實Leica就和一般日系廠商不同
可參考E. Puts的討論 http://www.imx.nl/photo/technique/technique/hslenses.html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