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汀0857 wrote:不要自欺欺人了,這句話我講過太多次了 呃, 奧伯伯的魔功已到大成境界, 想試試看DSLR結果就是殘殘的直接敗了大兔.....我們這等市井小民, 要敗家也得看荷包有多厚啊啊啊啊啊 這次買的聖誕禮物, 已經幾乎打亂自己過去二年來一直計劃的財務規劃....嚴格來說, 甚至是有點衝動的單純想擁有 Noctilux, 而不是多麼必然的一定非要使用它不可. 35 or 50/f1.4 ASPH , f2.0 都很讚,卻便宜的多. 不是自欺欺人, 而是人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底限在哪裏~
用Noctilux對焦最大的問題,就是用1.0的時候景深非常淺,所以易失焦。這種感覺,往往是在拍照的時候沒感覺。但回來看片子洗出來的時候,就像樂透彩開獎一樣(怎麼槓龜不少.....)。所以,加油了前面有人提到一鏡一機的問題。我想街拍的時候都想要長短鏡一起上,如果有兩台一起出動的話,就可以省事很多! 另外就是M機各代都有特色都值得有。小弟入迷的時候曾經手邊同時有Hammertone MP,M7,M3,Hexar limited。鏡頭最多有17顆,那時候50mm的鏡頭就有6-7顆。不過這一年來陸續精簡,只留下常用的鏡頭。還好慶幸的是我那顆Noctilux E60第三代遮光罩外加版沒被我賤賣。要不然現在也買不回來
lonine wrote:用Noctilux對焦最大的問題,就是用1.0的時候景深非常淺,所以易失焦。這種感覺,往往是在拍照的時候沒感覺。但回來看片子洗出來的時候,就像樂透彩開獎一樣(怎麼槓龜不少.....)。所以,加油了...(恕刪) 我用過一段時間的NOCTILUX。光圈全開時景深淺是理所當然,我想拍攝的重點在於你無法預視景深的前後清晰程度,只能憑經驗猜。我的建議是,若要追求全開光圈的美感,又要兼顧主體的清晰度,你必須放棄拍「人像照」的刻板印象,別把鏡頭伸出去對準臉部作特寫(使用單眼相機的習慣之一....??)。真的要拍臉部特寫的話,最好多拍幾張。注意自己的拍攝姿勢(有時候不是對方移動,而是你自己的身體不經意地擺動造成對焦點偏移...)。看一下Sinozuka先生的家居照,很多不錯的照片都是拍攝者退到一個「足以保持主體清晰」的拍攝距離,但1.0的威力仍然足以把背景融化成一種「獨有的觀賞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