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底片機:徠卡能比得過低端中畫幅嗎?

kimber999 wrote:
一:飽和度
二:變形率
三:解像力


飽和度. 如果你是指色彩的彩度. 那底片和暗房放相的影響恐怕要遠超過鏡頭
就算都拍正片
Leica只怕也不是CONTAX c/y或G的對手

變形率. 以超低變形率聞名的廣角鏡頭也有好幾顆. CONTAX G21, G16都是
Leica不見得特別勝出

解像力要跟中片幅比那就差得更遠了
除非這中片幅是大陸製或俄國製的. ...不過近年來烏克蘭的120SLR也做得很不賴


如果要純粹在影像素質上面比較. Leica的優勢其實有限....畢竟別家也不是泛泛之輩
而且要發揮最高影像素質
就不能忽略暗房技術的影響

cedric8tpe wrote:
請問您手邊有無此完整測試報告?若沒有,然後片段引用別人的文章,好成就自爽的論點,就可不管 "智慧財產權" 了嗎?

photodo 的 MTF 測試該網站上就可以找到,colorfoto 的測試稍為找一下就有了。您所說的五家都是權威,但是您貼出的不是這五家的測試報告而是所謂德國攝影器材評論家克勞斯‧席洛夫測試加總報告,但它的依據為何?

還是說只要是 Leica 就稱王?可是您所貼出的怎麼沒有 M 鏡?

------------------------------------------------------------------------------------------------------------------
Leica 的鏡頭絕對可以經得起嚴謹比較,不需此般和稀泥的吹捧!
...(恕刪)


一:photodo 的 MTF 測試該網站上就可以找到,colorfoto 的測試稍為找一下就有了
ANS:貼出來就是"有用資訊"
小弟只是貼出來讓大家參考...


二:還是說只要是 Leica 就稱王?
ANS:(價格)是鏡頭之王,( )是鏡頭之王...可以自行填空~

三:可是您所貼出的怎麼沒有 M 鏡?
ANS:http://old.photodo.com/nav/prodindex.html

四:Leica 的鏡頭絕對可以經得起嚴謹比較...
ANS:請PO相關比較吧!有用資料....相信大家都"樂見其成"......
五:不需此般和稀泥的吹捧
ANS:不懂您的意思....有更好資料;應PO出...小弟幼稚園的能力,只找得到這一些.....加減看囉~
http://blog.xuite.net/kimber999/salehouse/25976373
果然,討論這個課題時,很容易落入數字或規格比較的迷宮中。

Photodo或其他攝影刊物的評比數字意義不大,理由上面的朋友已經提到了,個人附帶一提:分數或數字的比較,在統計科學上需要進行顯著性測驗,也就是說,4.5與4.4分數帳面上有所差異,但這個差異到底顯不顯著,到底兩者差異如何得來的,需要嚴謹檢視。但我必須說:差異不顯著,因為人眼感官的個人差異太大,注重測驗分數結果通常變成各說各話的結果。

另外,有朋友提到一些很棒的鏡頭,解析力高是其特性,很可惜的是: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辦法發揮鏡頭真正的能力。此結論來自於Erwin Puts數年前來台灣演講時,報告他測試鏡頭解析力極限實驗所得結果,故事大概是這樣的(記憶大概是如此,可能稍有出入):

Leica曾借給Erwin Puts該廠解析力最高的鏡頭,據廠商資料該鏡頭為280/4 APO,至少具備300lp/mm的解析力,但開始測試後,他發現這個數值並不容易達成,實驗分成幾個階段:
1.將機身上腳架,鏡頭用輔助座支撐,然後拍攝測試圖片,結果,連一半解析力都不到。
2.同1條件,加上反光板預鎖:依然達不到一半解析力。
3.將鏡頭、機身分別以重型腳架支撐,加上反光鏡預鎖、腳架下以重物吊掛:終於達成一半以上的解析力了。
4.最後,同上條件,鏡頭與機身上再以重物下壓支撐,腳架架在穩固高台,在有如架設高射砲般的設備下,終於達成廠商宣稱的超高解析力。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發揮超高品質鏡頭,就拍攝條件需要嚴苛要求下方能達成,而還沒有提後續的沖洗技術呢!準此,爭議某某鏡頭的解析力多高,對一般攝影者用手持或用一、二根腳架而言,意義都不大,個人才不斷地在各文章中強調,攝影者至少要致力於追求於底片上記錄40lp/mm數值,在此要求下,鏡頭解析數值往往不太重要。


另外,顆粒感問題,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看,對攝影藝術表現而言,顆粒感可表現某種氛圍或質感,顆粒大小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攝影者如何運用。另一方面,對底片技術而言,顆粒感大小是放大能力指標之一,現在能高倍放大的底片,最重要用途不在於攝影(因為少有攝影者有能力進行超高倍數放大),而在文件保存所使用(即微縮膠片)。但若攝影者想追求小底片而有最細緻感覺時,就該使用低感度的黑白底片,請參考以下網頁:http://www.adox.de/english/ADOX_Films/ADOX_Films/ADOX_Films/ADOX_CMS_Pictures.html

這真的是一款超細緻135底片,然而,如同本文前面所提:要有足夠能力才能發揮出來。

以上,請參考。
文包 wrote:
Leica只怕也不是CONTAX c/y或G的對手
...(恕刪)

有很多LEICA玩家,也同時有CONTAX或蔡頭....有言誰比較銳利、誰飽和、....

還是:專業的測試較能信服於大眾....
http://blog.xuite.net/kimber999/salehouse/25976373
風之和子 wrote:
注重測驗分數結果通常變成各說各話的結果。
...(恕刪)

小弟沒有資格回風之和子 大大的文章....在LEICA的範疇.....您算老大級的...
所以:才會有~
cedric8tpe wrote:
德國攝影器材評論家克勞斯‧席洛夫1998年時將上述五家測試報告按一定的標準轉化為統一的5分製分值,並加權平均,...(恕刪)


但是:徠卡在M鏡50mm 及35mm, 管他甚麼分數、測試.....1999年前的徠卡玻璃....35mm/2球面鏡、非球面鏡、......個人喜好、銳利、飽和、油味........永遠是"各說各話"...

PS~徠卡能比得過低端中畫幅嗎?
一:比顆粒:比得過
二:比重量:比得過
三:比室內使用:中片幅比得過
四:比價格:有段距離
五:比色彩飽和度:還需努力
六:比特色:有待推廣

七:比......以下繼續........
http://blog.xuite.net/kimber999/salehouse/25976373
kimber999 wrote:
有很多LEICA玩家,也同時有CONTAX或蔡頭....有言誰比較銳利、誰飽和、....

還是:專業的測試較能信服於大眾...


所以你的意思是: Leica是鏡頭之王. 但輸給蔡司沒關係.
蔡司是例外
儘管CONTAX是日本做的. 賣那個普及價錢. 也是例外
跟Canon/Nikon/Pentax那些是完全不同等級. 因為他是蔡司. "一定有哪一些東西比別家好"


我想您應該很少放相. 也很少看別人放相輸出的成品
才會誤會那麼深
您有機會多看看展覽或國外的攝影集. 看看別人放相出來的結果. 答案都在那裡
文包 wrote:
才會誤會那麼深...(恕刪)

小弟不知大大覺得小弟誤會.....什麼了?


小弟#22
mokuli wrote:
Leica鏡頭的解像力是鏡頭之王...(恕刪)
這....很可能會引起爭議?
這麼說吧!:....Leica鏡頭是鏡頭之王

就像:足球...誰人能接受"世界第一"的稱號?

頂尖的....小弟差遠了,但是:專業的30萬算還好?徠卡S2.......商業用數位,小弟今生是無緣了~所以您說了算,,,,

http://blog.xuite.net/kimber999/salehouse/25976373
kimber999 wrote:
.....嗯!同意+...(恕刪)

好家在
我没有把『LEITZ』那R100/2.8 APO出掉
文包 wrote:
所以你的意思是: Leica是鏡頭之王. 但輸給蔡司沒關係.
蔡司是例外
儘管CONTAX是日本做的. 賣那個普及價錢. 也是例外
跟Canon/Nikon/Pentax那些是完全不同等級. 因為他是蔡司. "一定有哪一些東西比別家好"


我想您應該很少放相. 也很少看別人放相輸出的成品
才會誤會那麼深
您有機會多看看展覽或國外的攝影集. 看看別人放相出來的結果. 答案都在那裡

Contax有價錢都很普及?想必你對Contax有出過哪些都搞不清楚吧
Contax C/Y就沒貴的鏡頭?還是N都很便宜?

我想您應該很常放像,也很常看別人放像輸出的成品
而且都沒看懂才會誤會那麼深
您看了很多展覽或國外的攝影集,看看別人放像出來的結果,有看沒吸收然後就知曉天下事成為Leica通蔡斯專家了

大師的風範就是對與你不同意見的人拿放像、看輸出成品、看展跟國外攝影集來攻擊與你不同意見的人,大師對搞民粹不愧是大師喔
_____











!
_____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