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

【開箱&試拍&心得】Leica Q - 徠卡酷(暫勿升級2.0)

三月初旅遊柏林時,帶著沈重的心情走訪柏林以北的薩克豪森集中營。
參觀了這個先後關了20多萬戰俘、猶太人的集中營,真的覺得可以體會當時的慘狀及毫無未來的絕望。
回到柏林後還是感到震撼,但也不禁佩服先進的德國可以正視這個歷史的傷口。



集中營博物館大門


周遭叢林幾乎都是亂葬岡



薩克豪森大門,裡頭就是當時關著數以萬計猶太人的集中營


大門上寫著,『Arbeit macht Frei』勞動才有自由


蕭瑟淒涼的遺址,地上還依稀可見當時每個集中營的地標


完全沒有私人空間的洗澡及浴室




禁閉室


行邢場所


巨大的紀念碑


令人沒辦法呼吸的解剖室、病理實驗室及架上的實驗藥物
JC大有經驗,在金澤雖沒下雨,但太陽也沒多露臉,兼六園的景色還是沒被發揮出來。


jc292427 wrote:
日本金澤真的很古色古...(恕刪)
ltzlin wrote:
JC大有經驗,在金...(恕刪)


好照片!拍出了江戶時代的味道來!感謝分享!

David大分享的"金澤"和"兼六園"都是我渴望一遊的地方啊!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對日本,我從戰國時代直到幕末都如數家珍,那些武將的名城和歷史舊址當然都想,現在只看您這些照片跟講解,就已經在熱血沸騰了!






jc292427 wrote:
三月初旅遊柏林時,帶...(恕刪)


J大拍的Berlin好特別啊。我只在中學時代,不得不參觀過一次集中營(當年還有500單詞以上的作文要寫),記憶中,那真是一處讓人不想再去第二次的場所。Sigh!

Lindwurm wrote:
好照片!拍出了江戶時...(恕刪)


Lindwurm大,中學就去了集中營參觀啊?
想必印象很深刻吧...充滿著絕望的場所,就算長大了看完也是令人悲傷。
但蠻佩服德國政府可以這樣面對自己過去的是非。


來點歡樂的照片好了,旅行時最愛跑cafe,特別是找不到廁所時:D













JC大,我覺得你拍的照片較有萊卡味,請問小Q 要如何設定?或是須由後製呢?


jc292427 wrote:
Lindwurm大,...(恕刪)
各位Leica Q前輩,

今天突然無法轉動成MACRO模式,當然不敢大力扭轉,不知各位前輩有何建議?(還未送修)


chwithhc wrote:
在淘寶上含運大約是3700台幣,但是我實在很怕買到假貨(雖然店家再三保證正品)


chwithhc真聰明,我在1212特賣時在號稱是北京leica店買皮套,貨到一看單然是假貨.

哭!

KaKa88 wrote:
各位Leica Q...(恕刪)


不曉得耶,轉環是有點緊,可是不會轉不動啊。如果來回輕輕微轉都無效,建議您還是送去Leica店吧,這狀況好詭異...





jc292427 wrote:
Lindwurm大,...(恕刪)


是啊,德國中學生都有參觀集中營的經歷,不過現在的年輕人也都不想再繼續揹負這歷史重擔了,所以右翼愈來愈多,sigh!

我也覺得J大您的相片非常有Leica底片時代的味道,請問是用LR調色的嗎?真是

我對小Q的自然色調很喜歡,因此平常後製最多是拉拉曲線,有調整色調的相片不多,放來兩張:

Light & Shadow by L. D.W., on Flickr


Light & Shadow by L. D.W., on Flickr

ltzlin wrote:
JC大,我覺得你拍的...(恕刪)


說真的,我也不知道什麼是萊卡味....
下面兩張照片是不同時間拍攝的(下面那張圖有開燈)。
上圖用Q拍攝,下圖是M6+35mm cron底片機拍的,其實我覺得味道有差,底片機的顏色還是比較飽滿。

通常我Q都是拍攝dng檔,然後LR修圖。
不過修圖通常都是調整明亮,有時會降些飽和度,依每張照片不同稍許增加黑色或陰影色調。








Lindwurm wrote:
不曉得耶,轉環是有點...(恕刪)


我也很喜歡L大的自然Q味道,如果jpeg檔可以拍出這麼自然的風味的話,可以省下很多修圖時間了。
Lindwurm大,妳放的這兩張就是萊卡的強項-光的演繹及過渡。妳拍攝的照片十分精彩,看妳拍的照片,彷彿可以與照片間對話,或可說妳具有天生的攝影眼,十分羨慕。

我這兩天剛 po上“(分享)美國紀行”,也請提些建議。


Lindwurm wrote
是啊,德國中學生都有...(恕刪)
  • 5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