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徠卡的消費型數位相機將不再交日本松下代工

realsync wrote:
MINOX好像是Leica的副廠牌,
他出的數位相機製造地好像是德國吧

Minox出的數位相機可以參考胖胖兄的介紹文
除了牌子不錯,售價高貴以外
拍攝效果非常的差,比三五千的日機還差

如果Leica是要走自己開發的路
個人不表樂觀
Minox 的數位相機應該不是德國做的,因為上次一個親戚去德國自助旅行,相機被偷了.就在當地買了一個比較便宜的Minox數位相機,回到台灣買不到電池,後來在Nova買到,店家拿的是Benq的電池,還拿出Benq的相機來比對,除了品牌與顏色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由於按鍵位置也一模一樣,所以應該可以確定是同一台相機沒錯,產地則是中國,Benq台灣的價格還不到Minox在德國價格的一半.所以我想未來Leica的輕便型相機應該不會和Minox採用相同的做法.如果硬要這樣做,我相信Leica很快就會玩完了.
現BENQ的相機都是abico(能率集團(臺灣)佳能企業銓訊電子)代工了,看來那款德國机也是design in taiwan,made in guangdong了,哈哈
zbond wrote:
對于松下而言,現在的鏡頭研髮生産已經具有了相當的水準,絕大多數鏡頭都已經是自行設計了...(恕刪)


鏡頭有掛Leica的牌子
就是Leica設計的
panasonic的光學實力恐怕還差得很遠
只是生產線由該廠代工

代工鏡頭也僅限消費機和43系統
M鏡R鏡都還是德國境內自行生產

至於AF
新的S系列會有
成效如何可以到時候觀察看看
這個跟panasonic的技術恐怕沒有關係

兩個如果不再合作
我認為其實受害比較大的是panasonic
不曉得有多少人是為了其鏡頭上標的Leica去買panasonic的
至少我身邊有好幾個是這樣

但目前看起來應該是只有DC改由Leica自行生產
鏡頭技術支援部分
應該沒有切割的樣子?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perahia wrote:
鏡頭有掛Leica的牌子
就是Leica設計的
panasonic的光學實力恐怕還差得很遠
只是生產線由該廠代工

代工鏡頭也僅限消費機和43系統
M鏡R鏡都還是德國境內自行生產

至於AF
新的S系列會有
成效如何可以到時候觀察看看
這個跟panasonic的技術恐怕沒有關係

兩個如果不再合作
我認為其實受害比較大的是panasonic
不曉得有多少人是為了其鏡頭上標的Leica去買panasonic的
至少我身邊有好幾個是這樣

但目前看起來應該是只有DC改由Leica自行生產
鏡頭技術支援部分
應該沒有切割的樣子?


你的認識是有誤區的,松下多數消費機的鏡頭都是自行設計,徠卡認證而已,只有那些使用徠卡SUMMILUX鏡頭才是徠卡設計的。松下之前在攝像機領域有幾十年經驗了,光學實力是相當雄厚的,另外松下還是數得上的非球面鏡片及ED鏡片生產商。
zbond wrote:
你的認識是有誤區的,松下多數消費機的鏡頭都是自行設計,徠卡認證而已,只有那些使用徠卡SUMMILUX鏡頭才是徠卡設計的。松下之前在攝像機領域有幾十年經驗了,光學實力是相當雄厚的,另外松下還是數得上的非球面鏡片及ED鏡片生產商。

中肯,果然還是有專業人士能出來澄清一些謬論
zbond wrote:
你的認識是有誤區的,松下多數消費機的鏡頭都是自行設計,徠卡認證而已,只有那些使用徠卡SUMMILUX鏡頭才是徠卡設計的。松下之前在攝像機領域有幾十年經驗了,光學實力是相當雄厚的,另外松下還是數得上的非球面鏡片及ED鏡片生產商。


您的意思是說Panasonic有自己的鏡頭設計團隊嗎?
可能我是井底之蛙
一直不曉得這件事

另外請教
據我所知
Panasonic生產的鏡頭裡
貼上Summilux的
目前只有一顆for 43系統的25/1.4

所以您的意思是說
除上述這顆鏡頭外
所有鏡頭都是Panasonic自行設計的?
也包括14-150, 14-50這些?

是否請您提出官方文件佐證
網站上的亦可

如果是我認知錯誤
那就跟您說聲抱歉

小巫先生 wrote:
中肯,果然還是有專業人士能出來澄清一些謬論


既然您又出現了

請不要光說風涼話
說出你的見解
還有提出證據!!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以下轉貼寫真迷:

http://www.luminous-landscape.com/essays/pma-30000.shtml

提到Nikon 與 Canon 使用的非球面鏡是由Panasonic提供的。

Panasonic is now making Leica lenses in the 4/3rd format in Japan, without the Panasonic brand, but marketed by Panasonic. Leica sells and will continue to sell Panasonic made digital cameras under the Leica brand. Apple laptop LCD monitors are made by Samsung, and desktop screens by LG.Philips. Contax lenses used to be made by Kyocera. Samsung puts Schneider lenses on its digicams and Sony puts Zeiss lenses on theirs. Panasonic makes the aspheric elements that go into Nikon and Canon lenses, and Sony supplies sensors to almost every camera maker for one model or another.




http://dc.watch.impress.co.jp/cda/other/2006/03/01/3325.html
其中一段:

――レンズは福島で生産とのことですが、ライカブランドのレンズ設計・生産はどのようなプロセスで行なっているのでしょう。

「まず福島での生産についてですが、生産そのものは山形の工場になります。生産を行なう松下系の会社が福島にあるという意味です。設計に関しては松下電器で図面を引き、試作の光学特性データなどをライカに提出。その結果、修正すべき点に関してフィードバックをもらって仕上げていく形で共同開発を進めています」

中文翻譯:
Q:Leica D鏡頭是在福島。設計・生産過程呢?
A:所謂福島生產,是只由松下集團的(松下)福島(子)公司來負責生產,
生產地點在山形的工廠。
設計是由松下設計圖面再與試做鏡頭的光學特性數據交給Leica,
Leica再將需修正的項目回答松下的方式來共同研發。




最後一段:

――カムコーダ開発の経験が、今のデジタルカメラへとつながっていると。そうした例はほかにもあるのでは?

「たとえばガラスモールドの非球面レンズは、CDのピックアップ用レンズとして20年も前から当たり前に社内で量産していました。どんな面構成の非球面レンズも、生産性の高いモールドで量産できます。しかも、性能評価を行なってみると、一般的なカメラレンズでも十分に使える、いやそれ以上の高性能なレンズでした。なにしろ年間4,000万枚もの非球面レンズを作っていますから、そのノウハウの蓄積は半端なものではありません」

「もっとも、カメラ事業を始めるまでは、松下の非球面レンズ生産技術が世界的にも高い水準にあるなんてことは、全く知りませんでした。“そんなにすごいなら、もっと早く言ってよ”と思うほど、安価に量産する技術がありながら、それが知られていないケースはあります。そうした隠れた松下電器の技術を結集して、今後も製品を開発していきたいと思います」


中文翻譯:
Q: 錄影機(DV?)的研發製造經驗,還有那些應用到數位相機的?
A:例如玻璃鑄造的非球面鏡片,
作為CD的pickup(讀取器?)用的鏡片從20年前開始就理所當然的在公司內部量產著。
不管是什麼構成面的非球面鏡片,都能以高生産性的鑄具來量產,
而且性能評價上是比一般的相機的鏡片還要高性能的鏡片。
再怎麼說,我們每年生產著4,000萬枚的非球面鏡片,
那個經驗與技術的積蓄不是零頭的東西。
說真的假如不是開始相機事業,
我們自己還不知道松下的非球面鏡片生產技術是全世界最高水準。
類似這種“如果那麼厲害,怎麼不早點說”的可廉價量產技術
但我們還不知道的在松下裏應該還有很多,
我們會去集結這些隱藏在松下電器的技術,
來運用在今後產品的研發上。


Panasonic 4/3 DSLR 『DMC-L1』開發者訪談提到:

Q:交換鏡頭方面,是否運用了松下專業業務用錄影機的大光圈鏡頭技術?
A:當然有,但這次還要達到德國Leica Camera AG 品質檢查的高度要求。
以往的檢查要求是針對相機一體型鏡頭,
但這次是實現交換鏡頭所需要的光學特性要求,在討論後有做修改。
kanako0605 wrote:
以下轉貼寫真迷:ht...(恕刪)


感謝您提供這麼好的資料
Panasonic有製造非球面鏡我是知道的
(官網就可查得到...)

我先前一直認為由Leica畫設計圖
Panasonic量產
是有所偏頗了
也謝謝zbond兄的指正

先前玩過43系統
以Lumix先前某些鏡頭的表現
只能用"優異"來形容

而某些DC的光學表現
甚至超越了Canon, Nikon的機子
我想Leica是給予相當的技術支援才辦得到

就kanako0605大提供的資料來看
是兩方面都有參與
不是Panasonic單方面就可以完成的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kanako0605 wrote:
設計是由松下設計圖面再與試做鏡頭的光學特性數據交給Leica,
Leica再將需修正的項目回答松下的方式來共同研發。



那就是說Leica與Panasonic的合作並非僅僅只是「認證」那麼單純的了

小弟想說 不知Panasonic是否在德國有設廠
開版hung I-chin兄所言的「徠卡的消費型數位相機將不再交日本松下代工」
如真 Leica的消費型DC將不會再交給日本松下代工
反倒是交給德國松下代工呢?




https://kaiching.org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