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弟以前買 Noctilux 時候, 600K日幣是能買到 F1.2, 但 F1.0 只要 200K日幣就可買到!
好恐怖的增值...想不到現在連想買都買不到了...
Noctilux不是一顆那麼容易操控的鏡頭...尤其是拍小孩...只會增加自己的挫折感

MP (Mechnical Perfection) 真的是好機器... 那薄薄的機身配上這顆大頭實在不是很恰當...
建議最好買一條比較好的背帶...相信樓主不久之後就會購置一顆 28 or 35mm...

期待您的照片大作...

My 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bresson-blog



不過,我還是很不贊同說機械機就永遠可用可修的講法,因為我已有兩次經驗了! 第一次是Pentax MX, 那是買了20年的老機, 又有一些生鏽, 不知已經多久不能動了! 送去估價的結果, 有一大堆都要修要換, 包括快門廉, 過片彈簧,五菱鏡,反光鏡等等, 一方面要等兩個月待料, 另一方面要價450美金, 早就超出這台機的價值了, 你說你要修嗎?
另一個經驗是我在實驗室的充滿灰塵的紙箱裡挖到一個寶----Leica的第一代M!!! 當然它早就不能動了, 拿去問老闆,她說這可能是她以前的老闆流下來,作為接顯微鏡用的 (那個古董顯微鏡也還部份在),她說要拿就拿去,因為她早就想整箱仍掉的! 所以我就很興奮, 還得花40美金請修理店估修. 但估修回來則是大失所望, 因為店家說裡頭許多機械齒輪, 搖桿,快門,觀景窗等等, 有些可以照著他現有的零件修, 但有些還是要萊卡的原廠零件才可. 而這麼老的機根本早沒那些零件了! 除非有第三者可專門開工研磨, 否則是不能修, 也不值得修了!! 我實在是不知道說機械機就長久可修可用的說法是哪來的? 也許是吧? 但誰願意不計成本去修這些古董? 對我而言, 電子的東西還是比較實在! 而且我有九成以上的電子用品會丟掉是因為已經落伍被我淘汰的, 而非自己壞掉而必須丟掉的!!!
Monte920 wrote:
不過,我還是很不贊同說機械機就永遠可用可修的講法
Monte920 兄, 當然沒有 "永遠" 可用可修的機械. 應該是相對於電子產品的使用壽命來說, 機械機確實可撐很久.
另外, 使用者有沒有好好保養, 儲放機子, 也都是因素之一.
親身經歷, 家父有台 Nikon F2, 結婚後有次在岳父家挖到, C 家的他居然也收著一台 F2.....兩相比較之下,
家父那台測光已經掛點, 轉盤有點鬆動. 但岳父那台顧的幾乎跟全新的一樣, 完全正常~~
話說回 Leica, 要不要花錢修是一回事, 不過以前聽人說 Leica 標榜的是絕對可修. 三, 四十年前的 R 機就算你寄
回去德國, 他們還可以把你修到好! 至於 Leica 有沒有備料, 要不要開模重新鑄造, 那是他們的問題了....
沒有永久的機械, 但只要在自己有生之年都能好好 enjoy 一台機器, 看著下一代甚至下二代都拿著它...
那種精神上的意義是比較重要的~ 電子機或許也能達到, 但畢竟純機械的東西還是比較可靠, 對吧~
咦, 拍照就拍照, 講太嚴肅了......

不惑之年移居美國,該買什麼車?
ctlaibtsmc wrote:
想不到 Noctilux 水漲船高...小弟以前買 Noctilux 時候, 600K日幣是能買到 F1.2
第一代 Noctilux 50mm/f1.2 目前在美國 ebay 上的行情是一萬二千美金上下....真他 XX 的

ctlaibtsmc wrote:
Noctilux不是一顆那麼容易操控的鏡頭...尤其是拍小孩...只會增加自己的挫折感 .
MP (Mechnical Perfection) 真的是好機器... 那薄薄的機身配上這顆大頭實在不是很恰當...
沒關係啦, f1 擺在那裏, 想用就有的用. 如果情況允許, 或許還是用 f1.4 以上吧. 何況 M 機能容許比較慢的
手持快門... 等過陣子經驗多了點再來分享.
M for Profession 也好, Mechnical Perfection 也罷, MP 就是 MP 囉~

只不過您說的對, 從正上方看, 薄薄的機身配上一顆大頭, 視覺上是有點怪怪的. 而且昨晚初試, 觀景窗看出去
時右下角會被鏡頭及左手遮到...... 嗯, 反正 M 機本來就不是精確構圖用的, 我要的就是那個魔術數字 1

所以, 沒差啦~~

不過我昨晚試了一個小時, 覺得疊影對焦很簡單啊, 甚至比 R9 的裂像更容易些, 怎麼大家講的灰熊困難的感覺?
或許還沒實拍, 看不出來在 f1 之下到底有沒有對的準吧~ 等收到 1.25x 之後應該也有幫助才是.
還是說, 人眼感覺上的準焦, 已經追不上 f1 之下的極淺景深? 所以對焦準不準某些程度上得用矇的, 靠運氣?
到目前為止我用 R9 裂像在 f2.8 的景深之下都還對的準......f1 真的還沒試, 這週末來去 DC 拍拍看就知道了.
lonine wrote:
玩M的人,很多人剛開始說要一機一鏡。但往往到最後走火入魔,變成"一鏡一機"
No, 這次下定決心要收手了. 有了 R & M, 從 28mm 到 180mm, 從 f1 到 180mm端 f2.8, 對於器材已經
沒什麼好再貪心的了. 小寶寶一天天長大, 何況還有個更重要人生目標要努力 -> 買棟 house~~
不惑之年移居美國,該買什麼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