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分享-8/8更新正片在第3頁]LEICA M7 + Summicron-M 50mm f2.0

回在這裡不曉得合不合適,總之是新手的請教文,請大大們指點一下。

在底片機的世界中,
和SLR比起來,RF機的優點是體機小、快門聲音小。
和一般傻瓜相機比起來,RF機的優點是所見即所得。

但是在數位相機世界裡,
RF機的優點似乎都可以被一般的DC滿足了,比如所見即所得、小體機、無快門聲音。
除了不能換鏡頭以外。

那麼,數位相機時代中,以感光元件取代底片,再推出RF機的意義在哪裡呢?

是超高檔的換鏡頭DC嗎?
lin8810 wrote:
kimog 兄能否分...(恕刪)

lin8810兄~
我目前都是用100度的負片,等技巧熟練後再來試試正片^^
因我跟店家很熟所以我都直接請他幫我掃圖,約600萬畫數;檔案我都直接輸入IPHOTO作管理。

為何我沒有買M8我順便再說明一下?
本來是沒有打算買M7而是M8,也搜集了M8的資料沒有買的原因歸納如下
1.我沒有用過M系列相機也沒擁有任何一顆M鏡,投入M8的話代價太高,鏡頭加二顆電池加外閃及濾鏡等算一算差不多要花個二十來萬吧~
2.看了幾位有買機身的網友試用後的感覺只有8百多萬畫數的效果,還有色偏問題。
3.M8不是全幅機,35mm小廣角鏡頭當場變標準鏡,感覺挺不划算的。
4.太強調傳統的操作感實在不像數位相機,有網友說像在操作儀器。
5.拍完可能還要經過後製修圖~底片機就不用了~還可以請店家順便掃描一樣是數位的。
6.輕巧的快門聲已成絕響,聽說快門聲音不好聽。
差不多就這五點吧!
等M9出可能也是好幾年後了,我怎麼可能忍那麼久所以買M7先用囉^^



chang17 wrote:
回在這裡不曉得合不合...(恕刪)


RF相機並非即看即所得阿 那是單眼相機才是
RF靠的是觀景窗裡面的框線
而且注意你從觀景窗看的跟洗出來的某些鏡頭會有些誤差
還有數位化 我想很多人是無法忘卻手動的樂趣 但又圖些方便吧
而且這些小小的鏡頭 他的質素是DC不能比的(當然價錢也不能比)

大大,沒想到您也是蘋果幫的阿

自己也是用apple很想跳Leica,也有朋友在玩leica也是用apple@@
Enjoy my life~
eurowings wrote:
大大,沒想到您也是蘋果幫的阿
自己也是用apple很想跳Leica,也有朋友在玩leica也是用apple@@


回報, 小弟正是 不過用的是 2005 年底時買的 iMac G5, 17 吋機型
至於您的後半段 "玩 Leica"......呃, 慚愧, 小弟還沒拿到入場券, 還在 Leica R9 or Nikon F6 間舉棋不定
不惑之年移居美國,該買什麼車?
小弟是R8+motor drive + macbook pro 的:)
kit_2165655 wrote:
小弟是R8+motor drive + macbook pro 的:)


難得碰到 R 系的朋友~ 小弟也想跨入 R9 的深淵啊啊啊啊啊  能否私下 PM 您請教些問題呢?
不惑之年移居美國,該買什麼車?
eurowings wrote:
大大,沒想到您也是蘋...(恕刪)


那還真是巧呀!
我的是ibook G4 800用了快四年囉~~
蘋果真的是好物呀!管理相片、音樂都超方便,隨機送的軟体都很實用,有種物超所值的感覺。
lin8810 wrote:
難得碰到 R 系的朋...(恕刪)


真的很難得碰到喜歡R的朋友
lin8810兄如果喜歡R系
我的R系鏡頭除了買不起的大砲外,其餘還算完整,很歡迎私下交流喔
chang17 wrote:
回在這裡不曉得合不合...(恕刪)




RF的體積比SLR小, 那要看是哪一時期的SLR, 拿FE2/FM2加一顆餅乾鏡和M6相比, 有大到哪裡去嗎?

底片會不會被數位取代,這問題討論了好久,也沒有結. 不如採取比較開放的態度,
適合數位的場合就用數位, 你想感受正片或暗房的樂趣就用底片, 這二個互不能取代也不相干

最近社教館有大型相機創作聯展, 你可以去看看這年頭為什麼還有人願意花錢拍大中小各型底片,
或是問問在場的作者為什麼願意使用這樣操作不便的相機,或許你可以得到不同的見解.
www.flickr.com/photos/jk251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