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大大們說的真好, 當成工藝品時, 價格自然自由心證了!玩過 Leica 不否認都會愛上他一下但與口袋裡的小朋友衡量時, 自然是看看就好不過又說回來, 當有錢時還真想敗他一組回來玩玩 ...那這真是...不過後來接觸到120相機時再回頭來看看Leica , 這時又會有另外一些想法 !這正是玩相機的其中一個樂趣 ! 一直玩, 想法都有可能再變 ! 不過扯上 Panxxx 還是 SIGxxx 這些, 我個人就.....不再愛她的 !
這沒什麼我是耳機迷在耳機的世界裡兩支原料價格相差一倍的耳機成品價格可能差到10倍效果當然有差貴的通常能聽到較豐富的細節但以我個人的觀點價格不應該差這麼多不過話說價格之所以能長久維持一定是供給與需求均衡這就是真理沒錢的人比較精打細算的人想破了頭都想不出原因等我們一但有錢那時我相信即使還找不到答案我們也會去敗一台Channel的保養品有些原料都是從台灣買的效果相近只差一個品牌你說西方名媛貴婦會降尊纡貴撿便宜貨嗎?會有但絕對是少數
每到某個時期,似乎總有人會把徠卡的高價位拿出來鞭屍一下.這種文章實在看到膩了...徠卡的好說半天還是只有使用過的人才知道.當你的M6快門撥到1/8sec,1/15sec時,按下快門聽到卡~恰~絲~那個聲音,你就知道徠卡是在貴啥了...假如家裡失火,我第一個先抱老婆,第二個就是我的M6 0.85 TTL+七枚玉...
lin8810 wrote:先說好, 千萬不要筆...(恕刪) 這個問題倒是很容易筆戰...不過我相信樓主真的只是想要解決藏在心中許久的疑問...因為小弟的心中也一直有這個問題.專業領域內的一些 term 是為了溝通方便.但是所謂的 "萊卡味" 卻鮮少人可以描述得清楚, 這是個非常抽象的term...卻也是個讓人越來越模糊的形容詞.所以這裡不談什麼是萊卡味, 因為每個 Leica 鏡頭都有不同的特色.有的強調柔和, 有的銳利, 有的散景漂亮, 有的則是發色特別飽和...那Leica到底貴在哪裡? 在自由市場裡面, 價格是由大眾來決定的."貴"一定有它的道理. 不然Leica也不用混下去了...依小弟的淺見, Leica 的貴可能由以下這幾點看出來:(1) 光學技術: 每個鏡頭用的光學技術都不一樣, 所以價格也不一樣. 同樣的成像品質, Leica用的鏡片就是可以比較少.(2) 鏡片品質: 德國人很龜毛. 鏡片的品質也不妥協. 一隻牛只做四客牛排與四十客牛排. 你覺得哪一種會比較貴??!!(3) QC與QA: 既然鏡片材質的要求已經最好的了. 所生產出來的鏡頭當然不能馬虎. 以上一條敘述為例子.四客牛排與四十客牛排, 哪一種你會好好地烹飪與照顧? 物以稀為貴是真的很有道理的!(4) 人力成本: 如果以上三項都成立, 所花費的人力成本一定不少. 歐洲的人力成本不是日本能夠比較的.即使有些鏡頭是加拿大生產, 相信德國人也不會為了成本去對於任何製造與檢查的過程有所妥協.(5) 品牌價值: 如果以上幾點都成立, 那品牌價值就會在人們心中建立起來. 自由市場自然會決定它的合理價格.有人認為 M8 不值那個價, 自然會有部分的降價空間. 會買Leica也不是笨蛋.幾十年來的Leica歷史對於這個品牌是最好的證明!小弟會用Leica, 只因為了享受簡單拍照的那個過程. 而對於它所產出的結果也是不再讓自己有藉口說是器材的關係.拍得不好, 是自己的問題. 沒有理由再抱怨機身不好, 鏡頭不佳...等等的鳥問題.沒錯, 50mm F1.0 的 MTF 真的不夠漂亮. 但它是目前唯一 "量產" 的F1.0大光圈鏡頭. F1.0 就是工作光圈, 不會有惱人的彗星像差.那 90mm AA 這顆 MTF 夠漂亮吧...APO + ASPH 算是萊卡成像最犀利的. 但還是有人喜歡用 Elmarit F2.8 這顆.所以MTF是成像品質的參考數據, 卻不是萊卡迷的唯一考量."萊卡味" 沒人說得準, 這是最模糊也最為吸引人的地方. 只因它沒得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