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求助

今天英鎊對台幣匯率為54.107,就您問到的英國價格,比對公司貨台灣網路報價123,480;35/2鏡頭報價78,480(用現金購買,也許還能跟店家討論些折讓)顯然地,英國當地價格並不合算。

因此,建議您還是回台灣再說。

以上請參考。


zxjed0404 wrote:
退稅後的價格是235...(恕刪)

還是貴. 強烈建議,回台灣後,買二手的,十幾萬可以買個一機兩鏡了至少.
一機一鏡最佳選擇鏡頭...35mm
一機二鏡最佳選擇境頭...28mm + 50mm
都不錯!
尤其35焦段是一定要擁有的!
zxjed0404 wrote:
其實真的很感謝大家的建議 本人現在在英國 買東西可以退稅 MP的價格大概是2600鎊 還有希望大家推薦我現在需要買的鏡頭?
...(恕刪)


您提供的資訊實在太少了
我想這樣不太容易得到中肯的建議

從頭看下來
您應該是先接觸數位尚未玩過底片的用家

幾個簡單的思考
旅居英國or出差?(關於底片購置與沖掃)
想要體驗Leica的"什麼"呢?
可否接受二手品?
是否能的處理Raw(還是習慣jpg直出?)
平時拍攝題材?

如果您在London
或許有機會可以介紹個朋友幫您解惑


如果什麼背景條件都不考慮
我會推薦MP+35/1.4A
MP用不慣,脫手再入M8.X
折損會比較少







mille wrote:
您提供的資訊實在太少...(恕刪)

你說的很有道理 我的確是玩數碼 從來沒有玩過底片機
我喜歡leica的原因是我很喜歡機械制造的工藝 很欣賞
我對於135和120沒有什麼概念
我曾經在大學的學生電影院放電影 很迷底片
我現在剛剛大學畢業 想在回國之前買台leica當是自己的畢業禮物
我不住在倫敦 但是幾天錢去看過m6 很有質感
底掃是不是很麻煩?要去店裡掃,還是要買昂貴的底掃機?
拍攝的對象主要是人物和風景 記錄生活的點滴
過幾天我就去香港 不知道那邊的價格近人些麼
希望大家給點意見
zxjed0404 wrote:
你說的很有道理 我...(恕刪)


如果是要享受Leica組裝的工藝, 不考慮價錢,MP是最佳的選擇. 要便宜,二手M6最划算. 香港的價錢一般來講都比較好,但是要小心,之前有聽過坑過路客的.

如果之後會定居台灣,目前台灣還是有些不錯的店家在沖底片跟掃描,價錢跟方便性都比在國外方便很多,倒不用太擔心. 如果數位只是要網路方享,也不用自己買底掃,可以給店家沖加掃就可. 底掃的好處是品質可以自己控制,可以輸出比較大的檔案,我自己也有底掃,但是常常偷懶,也是店家沖掃.

就你喜歡的攝影題材而言,人物和風景 記錄生活的點滴, RF (M機) 是很好的工具, 35mm 很適合拍交代背景的照片,跟風景. 如果想要比較強調主體的構圖,50mm 或比較洽當.
Myron_Lin wrote:
如果是要享受Leic...(恕刪)

謝謝你的回復
我想問個問題 可能比較silly 就是旁軸相機有沒有象數位相機有所謂的像素?
沖洗出來的相片是不是很小的(很小以前用過底片相機,相片都很小)
底掃是不是依靠相館的機器和技術?底掃後是不是和數位一樣,可以編輯(sharpness, colour saturation)等等
我想的是先用底掃出來看看哪些喜歡然後在沖洗出來
是不是我照完相後 不能立馬看相 除了底掃
謝謝

zxjed0404 wrote:

謝謝你的回復
我想問個問題 可能比較silly 就是旁軸相機有沒有象數位相機有所謂的像素?
沖洗出來的相片是不是很小的(很小以前用過底片相機,相片都很小)
底掃是不是依靠相館的機器和技術?底掃後是不是和數位一樣,可以編輯(sharpness, colour saturation)等等
我想的是先用底掃出來看看哪些喜歡然後在沖洗出來
是不是我照完相後 不能立馬看相 除了底掃


1.請稍微注意一下打字的正確性與標點符號,可以幫您贏得好答案,也讓閱聽者更容易知道您的問題。

2.底片相機與數位相機最大的不同在:底片相機接收光的媒材是每次裝上去的底片,而機身只負責部分攝影必須功能;相對數位相機,感測器(ccd/cmos)為相機的一部份,與機身上功能往往不可分離。

3.底片相機沒有『像素』,決定因子在於底片,而底片影像與數位相機的影像的成像基礎不同(化學與物理變化),很難加以適當地比較,或者這麼說:這樣的比較意義不大。

4.底片影像當然可以放得很大,有適當的幻燈機(slide projector)你想放大到一百吋以上都行;一般沖洗店能提供的相片尺寸常見者為4*6吋、3*5吋、6*8吋、5*7吋。而專業的手工暗房或影像輸出店,則依其設備可提供更大張的照片。

5.底片影像必須經過沖洗過程才能觀賞,沒辦法隨拍隨看(當然拍立得是例外),要轉成數位影像必須經過底片掃瞄,此時影像品質取決於設備與技術;轉為數位檔後,當然可以進入影像處理程式進行後製。

6.現在許多沖印店都提供沖洗底片並加以掃瞄的服務,所得圖檔不但可以加以儲存,也當然可依自己喜好而輸出需要的照片。

7.您可多參考更多文章理解底片攝影的特性,先有知識再選購相機,可免走許多冤枉路。

以上,請參考。
zxjed0404 wrote:
謝謝你的回復我想問個...(恕刪)


Leica旁軸相機用的是135底片,片幅的大小是35mm*24mm. 底片利用的原理是底片上的化學物質遇到光會有反應,也就是拍攝,之後再利用沖洗(化學反應)把影像定相出來,一般的常看到的底片,就是彩色負片,彩色正片,黑白負片. 所謂負片,就是在底片上顏色會是互補色,必須再進一步洗照片時才能轉換成一般肉眼看到的顏色. 而正片也是一般所謂的幻燈片,顏色就是肉眼所見的顏色,底片可以直接欣賞.

數位相機的感應器,上面是一個個的感光元件,所以有所謂的像素的概念,底片上面並沒有像素,但是既然是化學材料,也不是無限制的解析度,因為會受到材料顆粒大小的限制,一般來說,底片ISO越小,分子越細,用數位的語言來講,你可以說是像素比較多,但又不一樣,因為底片是化學反應,是一種類比反應,是連續的.

拍完底片後,送給沖洗店家後,目前所謂的數位沖洗,都是用掃描機,掃描底片後再利用數位檔去洗照片. 也可以只請店家,沖洗跟掃描並不洗照片,等有喜歡的再把數位檔或是底片送回店家再洗照片. 如果只洗4x6,拿原本的數位檔就夠了,但是要洗更大的照片時,就要把底片一起帶回去,至於可以洗多大的照片,其實是多大都可以,問題在於,當照片越大,代表放大比率越大,於是底片顆粒大小會決定你能接受的最大照片,這個見仁見智,我看過洗40吋的都還可接受.

至於底掃,商家用的也是底掃,只是那是商業用的,硬體能力比較強,解析度比較高,動態範圍比較大,掃描速度比較快. 當然個人買的底掃,隨著硬體能力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價位,一般會自己買底掃,都是為了有比較高品質的掃描,雖然店家用的商業的,但是為了快,他們都是設定比較低的解析度(DPI)去掃描,同時設定也是一般化,所以也許有一定的品質但一定不是最好,要好,店家當然可以為了你特別做,但是就是花時間,價錢就完全不同了,一般店家給的都是的檔案都是1800x2400左右的,因為這樣已經夠洗6x8的照片了(一般都是用250 dpi ~ 300 dpi印相). 而用自己的底掃,你可以設定更高的解析度,像是4000dpi,這樣掃出來的數位檔大概就可以洗到12x18的照片了,當然要掃到這麼高的解析度,圖檔還要好,底掃要有一定的程度,選用的底片最好是ISO低,也就是顆粒比較細的. 我曾經用5400dpi掃我用E100VS拍的底片,結果底片的顆粒清清楚楚,其實有點勉強了,如果是用顆粒更細的RVP50底片拍的就比較理想.

拍底片,沒辦法像數位相機那樣隨拍隨看,調整構圖,調整曝光,調整白平衡. 一切都要等沖洗出來才知道,正片的話,你可以直接看到,負片的話可以請店家只掃描. 跟數位比,底片攝影的難度提高,不確定性變大,但是用底片的樂趣卻也是數位無法取代的,畢竟底片呈現出來的影像在本質上跟數位還是有不同.
Myron_Lin wrote:
Leica旁軸相機用...(恕刪)

謝謝你Myron, 你的文章很有用.看來你一定是玩底片玩得很久了.今天我上了一課.
我想請問你拍正片多還是負片多呢?
還有就是有人知道hermes哪款MP麼?有這款麼?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