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wurm wrote:
以下是昨晚看Gospel concert的一段錄影(難得有允許拍照錄影的室內concert),Q被我半舉著,開啟防手震、身子儘量穩坐。現場非常非常暗,可以看到指揮"過曝"了,其實是因為光打在她身上,而後面合唱團則嚴重光線不足,幸好最大光圈是f/1.7,ISO開到1600就曝光良好,而且畫面全無雜訊。音效方面,我個人是對聽感相當"龜毛"的audiophile,可最令我滿意的竟然是Q的錄製音效,因為場地在本地最大的教堂之一(1000名觀眾、近50m高的空間),錄音容易會有共震效果或合聲部份音域失衡,但Q在這方面表現得非常好!因此,在其它生活記錄的場合,我更覺得完全沒有添置外接麥克的必要了(防風聲我都是在機身麥克孔上貼些羽絨和棉質膠布)。
謝謝Lindwurm詳細的回答

沒有4K錄影是很可惜,不過看著4TB的NAS(RAID 1,同時有一顆4TB外接硬碟作完全鏡像備份)在一年多的時間急遽增加了約2TB的1080p影片檔,4K影片的保存恐怕要先有足夠容量且安全的儲存對策,否則還真怕珍貴紀錄會不見。另外,目前1080p在Apple iMovie上做簡單剪輯後轉檔就花很多時間,4K恐怕就需要更長的轉檔時間。所以沒有4K對目前的我來說不是件壞事,等過幾年再來想這個問題了。
沒有全時手動倒讓我有些躊躇。在錄影時,可以先以AF快速對焦到主體,然後依主體移動再以MF微調焦距,可以節省很多對焦時間。捕捉小孩影片時,全時手動使用率相當高。沒有全時手動,在AF和MF切換間,畫面可能就錯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