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D-Lux8 vs X100VI|片幅與規格的省思比較

本來選擇(或喜好)Leica or Fujifilm是個人的的自由,我也沒力要大家非買D-Lux8不可,但會為此作出平衡言論

拍攝條件要相同才有比較意義的確,但把Panasonic = Leica就是移花接木阿~
CMOS(規格)相同就代表兩者表現都一樣成立的話,那以後買相機只看Canon、Sony評測就好不用再討論,反正不是Canon色就是Sony調,因為這兩家民用市場可能達8成市佔,但真是這樣嗎?
事實上同款畢竟不同師傅的功夫阿

即便暫不論移花接木。 我認同DPReview的確有著更好的實驗室結果精度。但吉姆林十數年來累積成千上百篇發文,由室內、戶外、人像等不僅限畫質測試。也包含操控、性能、體驗等對比DPReview更廣泛且全面性評測。並驗證到官宣、實驗室拍與實拍也會出現大相徑庭的有趣結果。(就如案例中極細節竹林葉4000萬畫素的X100VI直接崩潰,畫質先決的iso200 X100VI也幾乎解析不出印刷網點....)

認為吉姆林會因業配、廣告預算等因素所以評測會不公失真(覺得是因沒被吉姆林給高分而怨嘆?),不要忘了DPReview也是商業網站
況且個人評論也極易因主觀好惡而失真,甚至成為不管事實只看個人而成為"創作"(如Fujifilm粉),真的有比較客觀嗎?

雖然就兩者規格、訴求與客群上根本的不同,但D-Lux8的品牌高度的確引來不少戰文
尤其X100VI粉對一台相機,可以從直不直出、發色、成像、對焦、價格,從GRD、全幅跨到手機,精品與時尚說法反覆變化打臉,完全沒有信用佐證力的言論,只為了捧X100VI批D-Lux8的"創作",但在Leica版大家就是想看"評測"啊~

況乎專程特意都到Leica版口誅筆伐D-Lux8了,是要期望聽到對X100VI歌功頌德什麼呢?
喜愛Fujifilm、鍾情X100VI移駕至Fujifilm版取暖吧,可以得到更多迴響共鳴

選擇的話,我沒疑義秒選D-Lux8就是了

支持客觀評測文,謝絕個人創作樓
窮苦人 wrote:
如果要比實拍照,那拍攝景物、拍攝條件最好都能相同,才有比較意義。

拍攝測試板大概都1米左右距離吧?使用的鏡頭適不適合近距拍攝就是個遶不過去的坎;有的對焦系統太鳥、碰到黑白線會秀斗(沒事晃前晃後就停不在最緊實位置)但對立體景物卻可正確合焦,看這個圖表不能完全代表實際表現?鏡頭邊角有球面、彗星像差?所以都拿這塊板說事,任那兩台都可拉一起有圖有真相,看似公平實為齊頭式平等?
呂稀少 wrote:
最近這陣子非常熱絡的...(恕刪)

這兩台機依個人經驗:D-Lux8的小尺寸CMOS和變焦頭,對比X100vi較大CMOS和定焦頭,已經沒有成像上的優勢。我不是捧X100vi,相反的我討厭富士這樣的炒作,於是將用了十年的一代X100封存,因為不太好意思再帶著它出門拍照。
X100的顏值確實好,而更重要是輕巧和便攜,它陪我上山又下海,多數時候要比徠卡M更常在我的隨身包中。但如果拿它和徠卡比,那只能一笑置之。不是把價格炒高了,就能和經典相提並論,當然徠卡的經典主要還是來自M的身上。
富士與徠卡的品牌價值不同,同樣的規格與性能,後者就可能要賣得比前者兩倍以上的價。貴不一定比較好,以功能性來說有時便宜的反而好用,但貴的通常應有更好的性能與規格,不然就是它的品牌影響力。
X100拿來實拍很棒,然如果只當精品炒價,說不定適得其反。X100系列在數碼領域中,原可算是沒有競爭對手的復古型隨身機,可是從正常的四、五萬炒價到十萬,就容易喪失其誘因。十萬元買台半幅的復古造型相機,可能令人咋舌,這個價格可以買尼康復古全幅機加兩支鏡頭,甚至是二手徠卡M---它是相機界百年的經典。
呂稀少
呂稀少 樓主

一開始我對Leica和Fujifilm是完全沒意見(沒機會用到),也一開始本以為D-Lux8對比X100VI的片幅完全沒優勢,也是因Fujifilm粉的熱情研究下兩台差異才驚覺到X100V的不堪

2025-02-13 21:46
impmns

呂稀少 富士X100VI若不是因顏值和小巧,其合理售價約在三四萬間,賣五六萬已是偏高,還炒作飢餓行銷。論畫質和性能,它僅是堪用水準;剛上市的小米15高階手機,畫質都可以挑戰它了..

2025-02-28 13:42
的確如果要比實拍照,那拍攝景物、拍攝條件最好都能相同,才有比較意義。
相對的要彼時拍照,不止景物、條件機型也要一樣相同才有憑據

雖然晚了些,DPVIEW測試出來了,詳細可以自行上去確認~
看起來X100VI不負盛名的確是"品牌相機"
無論高低ISO +235%畫素,+160%感光面積的X100VI沒有富家子弟口中的"碾壓"
被力抗、強壓點還不少

極細節斜線段X100VI竟演算出極不正常的圖樣


高ISO時X100VI的毛線不止細節,顏色及層次抹除得極乾淨平面


低ISO時X100VI就已帶品牌獨有塗抹感,印刷網點也幾乎看不到

畢竟那位Fujifilm粉絲多以創作好惡在評論相機,真憑實據輸贏的"挑撥離間"其實不會影響半點真情真愛
感恩富士・讚嘆富士

窮苦人 wrote:這兩台我會毫不猶豫選X100VI。但這兩台選哪一台現在都沒有問題啊,不過如果你要說感光元件能力,其實photonstophotos就有LX100II跟X100VI的測試我印象沒錯LX100II感光元件應該跟D-LUX8同一顆。
結果如下
https://www.photonstophotos.net/Charts/PDR.htm#FujiFilm%20X100VI,Panasonic%20Lumix%20DC-LX100M2

如果要比實拍照,那拍攝景物、拍攝條件最好都能相同,才有比較意義。
DPReview就是相對好的選擇
https://www.dpreview.com/reviews/image-comparison
哪一個細節比較,這裡就可以點,ISO還是拍RAW或JPEG 低光源還是高光元 邊角還是中央都可以自己看

支持客觀評測文,謝絕個人創作樓
呂稀少 wrote:
的確如果要比實拍照,...(恕刪)

dpreview範例照是可以下載的


所以我就把他下載下來放到螢幕上放大然後截圖下來給大家比較了
操作方法就是下載下來,盡量讓兩邊的撲克牌一樣大張,


上傳01沒有勾選任何銳化選,勾選高解析度照片,大家也可以嘗試看看
左為x100vi右為DLUX8
大家就自行判斷哪一張的表現比較合你的意了
這一組是高ISO6400




接下來是ISO200的照片,為了方便比較ISO帶來的影響,所以同樣是這張撲克牌





另外毛線照我也有圖,就大家參考
EXIF就在旁邊



dlux8DPREVIEW意外的-0.3檔,為避免不必要誤會,我也截了x100vi的12800表現對比dlux8的6400表現

窮苦人 wrote:dpreview範例...(恕刪)

所以很讓意外地,M43對上APS-C竟然是打得有來有回


即便是更高破萬ISO(因廠商固定值雙方數值略差異)X100VI仍是同樣毛線沒細節,顏色及層次抹除得極乾淨平面


低ISO理應富士自己感光元件更擅長的綠色,呈現細節層次也抹了不少


破萬ISO整體來說富士有更好的成像表現,但總些能找到不如D-Lux8的莫名的地方崩潰處
推測富士的X-Trans雖增加G的色彩感光,相對下讓RGB比例更失衡,導致感光資訊與解碼演算缺漏丟失導致?

片幅大小決定一切,低ISO也明顯看出差距..這樣的想法
真的只有一句
感恩富士・讚嘆富士
支持客觀評測文,謝絕個人創作樓
X100VI的ISO 200是這個樣子,可能比手機還慘

有沒RAW檔的,看RAW才知道原始的樣子是怎樣

其實以前DC的消雜訊也是弄得OOXX,RX100只是油畫現象處理得更好些而已,一堆在砲手機油畫感沒細節看起來怪的怎都不去砲DC,還是因為DC屬於相機所以砲不得?
窮苦人

有,點選RAW就能下載,我不確定發生什麼狀況,但我把網站上JPG下載下來表現就如我貼圖那樣

2025-04-09 22:05
呂稀少 wrote:
所以很讓意外地,M43...(恕刪)


嗯...看到你回文,我再把檔案點開一遍。
我上一篇忘記補充另一個數據,不管高低ISO的照片,我下載的都是低光源
我都選擇高畫素上傳,所以點圖片都還能在放大。


換個位置截圖,雙方都ISO6400
我是沒辦法確定你的電腦設定如何,但就我電腦這邊設定

這兩張我把水彩放大到相近的大小來看,

X100VI在高ISO情況下,瓶蓋的防滑刻紋表現是比DLUX8好。
包裝上字體也是,儘管雙方字體細節都不太清楚了,但至少X100VI相對好辨識


這張人像,右邊DLUX8因為躁訊而產生相對較強的油畫感了


這裡補上低ISO的照片



這邊還有一張鈔票與零錢的



最後,回到毛線
我不確定你是在哪一個條件下觀看這個比對,但我把檔案下載
左邊是12800 右邊12500 左為x100vi右為dlux8
我認為左邊較好喔...


更新一下,我也比照你直接去dpr看比對,我看到的表現是這樣的

x100vi沒有你說的狀況
窮苦人 wrote:嗯...看到你回文,我再把檔案點開一遍。我上一篇忘記補充另一個數據,不管高低ISO的照片,我下載的都是低光源我都選擇高畫素上傳,所以點圖片都還能在放大。


換個位置截圖,雙方都ISO6400
我是沒辦法確定你的電腦設定如何,但就我電腦這邊設定

這兩張我把水彩放大到相近的大小來看,

X100VI在高ISO情況下,瓶蓋的防滑刻紋表現是比DLUX8好。
包裝上字體也是,儘管雙方字體細節都不太清楚了,但至少X100VI相對好辨識



嗯嗯,不了解低光源是只什麼,也不明為何要刻意選擇一個非基準的亮度環境來比較
比較後又發現X100VI新的狀況

低ISO X100VI 文字鋸齒破裂像是由AI生成
高ISO X100VI 背景黑底反倒雜訊暴增


低ISO X100VI 文字鋸齒破裂像是由AI生成
高ISO X100VI 背景黑底反倒雜訊暴增




放上參考組對比,X100VI在文字的演算上有著特別銳化及演算缺陷造成鋸齒破裂


X100VI對文字的極細節處理真的是AI文字


同樣,X100VI高ISO黑底背景雜訊暴增,左側的刻度已開始變形成非筆直狀


毛線無論高低ISO是同樣狀況,X100VI相當抹除了明暗層次

就這些狀況來看,底大只是起點,調教優化才是真正高下
也不外乎即便是富士愛用的吉姆林也給了直面的評論


還好"某位富家子弟"雖然對M01大為不滿,但至少認同評價DP很公正
不然可能又要跑來指責抹黑、狂粉
感恩富士・讚嘆富士
支持客觀評測文,謝絕個人創作樓
這兩個亮度都是Dpreview的基準亮度,DPR為了讓大家看相機在低光、高光下表現的情境營造。
就個人使用層面來看,沒特殊需求拍靜物鮮少會把ISO開到那麼高。
別的不說,光是ISO6400的情況下快門已經到達1/4000。
不過既然你都拿出來比較了,我也就把原檔一起下載下來看

這組比較,X100VI已經啟動內建的減光鏡。

來 DAYLIGHT
ISO12800 /ISO 12500 左X100VI右DLUX8,一樣是你剛剛在比的文字內容與暗部



我還是認為X100VI表現比較好。
X100VI至少在細節保留上,As with you 那一行還能能夠辨識,
DLUX8 已經有不少文字糊在一起了。

再補上低ISO 200 左X100VI 右 DLUX8


我順便下載了RAW並且放入Luminar AI 解開後並放大281%後的結果
目前看來沒有問題。
因為沒有機身直出,但有可能是Adobe Camera Raw本身解raw上的問題。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