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Leica版這麼熱鬧,本是件好事,但出現許多爭爭吵吵,甚至人身攻擊,卻不是廣大 Leica迷所樂見的。
說說我自己的經驗吧。從小學畢業旅行時使用一台Olympus PEN開始,我接觸攝影已超過30年。在底片機時代,我就曾在Leica M及 SLR機間徘徊。後來因方便使用選擇了日系SLR。
進入數位時代,在 Canon出了第一台價格可以接受的 D30以後,我就理所當然地變成“C家人士“。但直到5D出現,所有的 EF鏡頭,才全部發揮原始設計時的功能。
前年生日,買了Leica M8為自己慶生(年齡先不透露),兩年多來,每次瀏覽M8的檔案,都讓我感動萬千,奇怪的是這種感覺在看5D甚至5D II的圖片從不曾出現過。
M8雖好,但和APS機一樣,無法解放M鏡的邊邊角角。而且每一顆M鏡的濾鏡尺寸都不相同,要為這一批鏡頭通通準備一個UV/IR濾鏡,也是一筆投資。更重要的是,我的 M鏡都沒有6 bit標示,相機的 EXIF檔案無法紀錄是那一顆鏡頭所拍,送回原廠標示,是一筆更大投資。
與M8一樣,M9的出現還是被很多人罵到一文不值,但M9可是完全解決了我這些一直耿耿於懷的問題,它對我而言,可是價值非凡的。
也因此,請大家靜下心來,把話題放在理性的器材討論與作品欣賞,試著理解別人的想法。有人說學音樂的人不會變壞,我相信,喜歡攝影的人也不會變壞
跟站上許多人一樣,我預定了M9,也還在等待公司進貨,即使有這些風風雨雨,我還是期待我的鐵灰色M9能早日到手........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用M機, 很真實還原看到的樣子, 因為功能太少了, 太直覺了
是啊,雖然功能少,太直覺;但是卻也能更專注,不是嗎?
這一直是我喜歡LEICA M型相機的原因。
dvy,
>其實M8真的是好機!!!
所以我一點也不急著馬上升級到LEICA M9!
使我著急的反倒是:我今天有沒有拍到自己滿意的照片呢?
yzubeggar,
>我想大多數人還是希望片幅大一點....
這就像是很多人買新車都希望有300匹馬力,即使生活中用到的機率不多。
前陣子,公司的老大告訴我,公司將全面換裝成CANON 1D MARK IV,聽到這消息,
我問他的第一件事就是:MARK IV全片幅嗎?
想不到CANON 1D MARK IV竟然和現在用的CANON 1D 一樣,要乘上1.33倍
在一片全片幅的聲浪中,最新的CANON 1D MARK IV竟然不是全片幅,這倒是很有趣的現像。
Myron_Lin,
>走向數位不見得要用Leica M機,小DC 或是 DSLR都行
我完全同意您的觀點!
不過,我因為喜歡Leica M相機,愛得死心塌地,因此要比別人更辛苦,
要花更多年時間存錢,才可以買到喜歡的相機。
YHT,
>所以我現階段還沒有數位M的迫切需要
學生時代沖黑白底片時,一位朋友說,當他沖完底片後,看到底片對他微笑!
對於一開始接觸攝影就是數位相機的年輕世代,或許很難體會箇中樂趣,
您現在還使用底片相機拍照,「看到底片對他微笑!」這句話應該會讓你心有戚戚焉吧?
偷偷告訴您,我用LEICA M8拍照,有時候也看到機背蓋對我微笑喔!
HSUJY,
>看不懂潘阿這兩個字的意思
「潘阿」這個詞是華語式台語,在台文用法中比較常用「盼仔」,或直接用羅馬拼音「phàn-á」
「潘阿」、「盼仔」或是「phàn-á」在現在的用法中,大意是「有錢的傻瓜」。
>M8雖好,但和APS機一樣,無法解放M鏡的邊邊角角
我不大明白您這句話的意思。是指暗角嗎?
我最廣的鏡頭是21mm 2.8那顆,拍照時倒沒有出現這個問題。
買M8 有附帶兩片 UVIR 可以解決邊角色偏的問題,
至於 6 bit coding,我都是自己畫的,並不是太難!
不過M8機身對簽字筆墨色比較敏感,我是用sharpie簽字筆畫的,
新店20張路34號那家專業文具店買得到,一隻才28元,
不需要浪費那麼多錢後送德國coding。
很期待您拿到相機後,多多和我們分享您的作品呢!
洛克3347,
其實現在正是入手LEICA M8的最佳時機,
俗閣大碗!
kirklin123,
>135黑白片 都是用哪一個牌子的
十多年來我都是用KODAK TRI-X
現在的售價應該還沒超過150元吧?
我沒有用過黑白正片,很抱歉無法告訴您他的寬容度如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