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數位相機的時代,徠卡除了剩下品牌價值,他還有什麼優勢?

insipid wrote:
本樓最中肯........(恕刪)

阿不就吃飽太閒
球德洛 wrote:
底片機時代大家都拿哈...(恕刪)


LX3这个级别的机器倒是不关注也罢,不过有钱人还是更愿意买徕卡的DC,比较松下的牌子可不如佳能尼康这些
mille wrote:
回到樓主的命題
在數位時代,除了品牌價值,Leica還有什麼優勢?



我相當贊同這位大大的看法. 底片時期, Leica M的價值無庸置疑, R也不差. 但是在數位時代, Leica貢獻了甚麼? 又領導了甚麼?

我唯二能夠想到Leica在數位上與眾不同的地方, 一個是R9用了135相機當中唯一可換的數位機背, 另一個是M8不使用LPF濾波鏡. 但這兩項"創舉"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 有沒有引領別家跟著跟進? 我想大家應該很清楚答案是甚麼!

另外M8使用的RAW檔是Adobe DNG, 他是希望能夠使RAW檔統一化. 但這不是它的創舉, 而是Adobe的. 而且到目前為止, 此想法似乎也沒有被其他的日系主流廠牌給接受.

除此以外, 我想不出Leica在數位時期有甚麼重大的領導貢獻了! 我不知道4/3系統或M4/3系統的發展, Leica在當中有貢獻多少? 但感覺上幾乎都是O家和P家在做的吧?
這個期待可能對一家廠商來說也太過沉重了
五月號的LFI上面有一大篇關於新s2採用的雙快門系統
如果真的做出來也算是一大創舉吧
以來卡的銷售量跟業績來說可能也沒那麼多經費去發展新技術
contax當初最先推數位全幅跟神奇的機身af
不還是被玩垮了
只能說來卡就是因為賣的貴所以容易被當箭靶來批
Monte920 wrote:
我相當贊同這位大大的...(恕刪)


Leica?!?!怎麼看~~~都是在吃老本而已吧?????明眼人誰看不出來
越精品化就越是啃老本~!!!!就這麼簡單~~~~
Monte920 wrote:
我相當贊同這位大大的...我想不出Leica在數位時期有甚麼重大的領導貢獻了! 我不知道4/3系統或M4/3系統的發展, Leica在當中有貢獻多少? 但感覺上幾乎都是O家和P家在做的吧?


我倒是不指望leica出什麼新規格來領導市場. 它只要把原有的M機都原原本本的數位化, 我就心滿意足了... 例: 全幅ccd裝到m機上去 價錢應該也是夭壽貴吧

不過R系的話, 除了數位化, 我希望leica快點把AF給裝上去.

索尼阿法 wrote:
越精品化就越是啃老本~!!!!就這麼簡單~~~~


照相的原理從發明後到現在都還是沒變過. 在機械上能控制就只有 光圈跟快門的組合. leica只是在老東西上, 應用現在的技術, 並且盡量把品質做到最好. 剩下的事情就是交給使用者去應用啦. 跟大同電鍋有點類似

我覺得leica在M機上的發展思維, 跟日系的相機是走完全相反方向的. 你說leica在啃老本的話, 我覺得也沒啥不好. 給一些厭倦日系機子的人多一種選擇, 這不是很好嗎?
Sony Nex-3, Voigtlander Bessa R2A, Nikon FM2
Leica能夠經常被討論,評價或被"攻擊", 這就是她的優勢. 至少她可以有被關注的眼光. 認為她太貴.不值這個價,但又不能對她忘懷的人, 臨走時,還不忘捅她一刀.
Leica有何優勢? 其實,說真的.在現在的所謂"數位時代",Leica還真沒優勢. 唯一還可以讓人說說嘴的,就是那些鏡頭. 所以,僅存的優勢, 大概就是那些優異鏡頭. 如果Leica不能在短期內,推出低價的"數位"平台, 以符合數位快速變遷的潮流,或是生產其他接環的鏡頭, 供其他數位機身使用的話, Leica真的很難去擴大市場.
不過,話說回來. 現在的底片,還沒絕跡. 也不一定要非數位不可. 等底片停產了,再來論Leica優勢,也不遲.
TC011 wrote:
所以,僅存的優勢, 大概就是那些優異鏡頭.



Leica那些優異的M鏡頭群, 對Leica來說還真的是兩面刃, 尤其是廣角鏡頭.

眾所周知RF當初比SLR還優秀的地方就是沒有反光鏡, 所以鏡頭設計時更加自由, 可以鏡後距離底片很短而不用考慮到反光鏡的存在. 這樣下來, RF的廣角通常變形和色散的表現都比SLR還好. Contax G某些鏡(16mm, 21mm, 28mm)誇張到深入到幾乎快碰到快門簾的地方. Leica的廣角鏡雖然沒有深入那麼誇張, 但畢竟是鏡後距比起SLR的鏡來得都短.

這種設計到了數位時期反而成為致命的弱點, 因為斜射的角度太大, 導致感光體無法受光. DSLR目前技術上基本上已經克服, 所以全幅正在慢慢普及化當中, 但M8的後繼機則還是一個未知數. Leica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讓M8可以到達1.3X, 仍然無法完全解放M鏡原本該有的角度. 接下來的M9如果真是全幅, 在技術上必定是比Canon/Nikon DSLR全幅更加難上許多的任務. 如果真的圓滿達成, 並且M鏡的優良特性能夠完全忠實表現, 那真要給Leica拍拍手! 只是, 若看到售價我看大概是拍手不下去的, 更不要說掏錢買了!!
adasha1980 wrote:
這個期待可能對一家廠商來說也太過沉重了
五月號的LFI上面有一大篇關於新s2採用的雙快門系統
如果真的做出來也算是一大創舉吧
以來卡的銷售量跟業績來說可能也沒那麼多經費去發展新技術
contax當初最先推數位全幅跟神奇的機身af
不還是被玩垮了
只能說來卡就是因為賣的貴所以容易被當箭靶來批



這幾期的LFI都有針對S2進行技術講解,
樓上提到的雙快門其實是S2將120相機原有的「鏡間快門」與135的「焦平面快門」做在同一個系統上,
鏡間快門的好處在閃燈同步速度可到達該快門的最高極限,有利於攝影棚內的拍攝。

五月號雜誌sample
http://en.leica-camera.com/assets/file/download.php?filename=file_4340.pdf

上一期跟上上期則有提到自動對焦模組與和Fujitsu合作的影像處理器,
有興趣的可以去找找,從1月號到5月號分別解講S2的不同主題,
另外網站上有列出四顆S鏡頭的MTF,曲線強到破表.....
http://www.s.leica-camera.com/apo-elmar-s-1-3-5-180-mm-cs/


我個人也是覺得M系統最經典目前還是在底片的部份.......

如果說M有出全片幅且電子系統還可以的話,我倒是想使用M機......

並非我愛名牌,而是操作上手的話,對焦不是問題...

街拍非常的安靜,而且非常的低調。

放一張M6 TTL 黑白拍.....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