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Leica M System - Summitar 5cm f2



自從決定玩 Leica 之後,我屬意的一機一鏡組合就是 M 機配上 50mm 的標準鏡,因為 50mm 的視角還是比較適合自己的取景習慣。
 

50 的 n 次方

話說的簡單,殊不知 Leica 在 50mm 這個焦段出了許許多多不同的版本,從最大光圈 f1.0/f1.2 的 Noctilux、f1.4 的 Summilux、f1.5 的 Summarit 到 f2.0 的 Summicron…等,f2.0 以上的鏡頭和老鏡就不提了,光是這樣就讓人不知從何下手才好。

後來因為經濟上的考量鎖定了 Summicron,可單單 Summicron 就有六代,從最早的縮頭鏡(1954-1987, ver.1)、Rigid(1956-1968, ver.2)、DR(1956-1968, ver.3)、到 1969 年後生產的三代比較接近現代設計的鏡頭。

這麼多 version 對一個剛接觸 Leica 的新手來說實在是不知要怎麼選擇才好,於是又花了一段時間作功課,發現許多人一致推薦五代鏡,一來是表現中規中矩、二來是因為產量大所以二手市場價格低且穩定。

但世事難料,誰知後來卻意外入手了 Summicron-M 35 ASPH,讓自己預算控制一整個亂了套。
 

老鏡的春天

雖然說 Summicron-M 35 ASPH 也算是銘鏡一枚,但 50mm 這焦段對我來說還是充滿了吸引力。於是山不轉路轉,預算有限之下的情況下尋找物美價廉的 Leica 老鏡成了我的新目標。

內外兼修的 Summicron Rigid 是第一優先的選擇,但卻苦苦找不到品相 OK 的;有近攝功能的 Summicron DR 是第二優先,本來都約好要面交了,但見面前半小時賣家卻一直不接電話,最後才以簡訊通知說他又不賣了…。

唉,世風日下,現代人連什麼是一諾千金都不懂得了!

但皇天不負苦心人,後來因緣際會下,讓我在二手市場找到這顆古色古香、品相超優的 Summitar,當場就連絡買家,隔天就順利試鏡面交了。
 
 

 
 
 
 


這是一顆 1950 年出廠的鏡頭,詳細的 Leica 鏡頭出序號與出廠年對照表可以參考《Leica 鏡頭序號與出廠年代對應表》這篇文章。

雖然這顆 Summitar 是個將近六十年的老骨頭了,但因為保養得宜,前後鏡片完全沒有任何刮痕、鍍膜也十分完美,連光圈環及對焦環都一整個滑順好轉。
 
 

 
 
 
 
 
 
 
 

鏡頭外觀上可見的歲月痕跡只有鏡身上有幾處小小無傷大雅的露銅痕,也別有另一種老鏡獨特的風味啦!
 

縮頭?沉筒?

第一次看到這鏡頭的人一定會覺得怎麼這麼小巧,其實是因為這鏡頭是顆沉筒式鏡頭,也就是人家常說的縮頭。
 
 


什麼是縮頭呢?

這種鏡頭的設計是讓鏡筒可以伸縮,我猜是為了增進攜帶的方便性吧!因為這幾天用下來我覺得超方便的,只要頭一縮,輕輕鬆鬆就可以放進包包裡帶著走,省下了拆裝鏡頭的時間。
 
 


注意看,鏡筒上有個 L 形的溝槽,當要拍照時只要沿著這個溝槽拉開鏡筒,然後旋轉固定就行了。鏡頭整個拉開之後就會長的像這樣。
 
 


是不是很有趣呢? :D
 

LTM 轉接環

這老鏡因為有一定年紀了,用的並不是現代 M 機的 Leica M Mount,而是所謂的 Leica Screw Mount (L39)。所以想要把這類老鏡接上 M 機必須透過一個 LTM 的轉接環才能辦到。
 
 


上面這個就是我從同一個賣家接手過來的 Leica 原廠 LTM 轉接環。這個轉接環原本是設計給 M2 or M3 的 50mm 框線用的,接在 M6 上框線撥桿自動就變成 50mm/75mm 那一組。

接下來就來看看這鏡頭接上 M6 的樣子吧!
 
 

 
 
 
 
 
 
 
 
 
 
 
 

一整個就是超有 fu 的組合,因為縮頭的特性讓 M6 隨身的機動性更強了,加上它不同於現代的鏡頭設計,讓拍出來的照片別有一番難以言喻的味道。

現在 Summitar 已經取代 Summicron-M 35 ASPH 成了 M6 的機身蓋。 :D
 

實拍照片

前面提到,以前鏡頭在設計上可能是技術上的問題會因為像差的關係導致拍出來的照片散景會旋轉。入手時間尚短,只拍了一卷彩色(Fujifilm NATURA 1600)及一卷黑白(ROLLEI RETRO 400),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實際拍攝的照片吧!
 
 

[ 旋轉散景 ]
 
 
 
 
[ 普渡 ]
 
 
 
 
[ 爛車的大鎖 ]
 
 
 
 
[ ]
 
 
 
 
[ 路旁的小花 ]
 
 
 
 
[ k 書中 ]
 
 
 
 
[ 大雨 ]
 
 
 
 
[ 午后的光線 ]
 
 
 
 
[ 廚房一隅 ]
 
 
 
 
[ 窗邊 ]
 
 
 
 
[ 迷濛的盆栽 ]
 
 
 
 
[ 對話 ]
 
 
 
 
[ 米國回來支援的同事 ]
 
 
 
 
[ 聚餐 ]
 
 
 
 
[ 水杯 ]
 
 
 
 
[ 會議進行中 ]
 
 
 
 
[ 玻璃上的光影 ]
 
 
 
 
[ 我、Leica、台北城 ]

**此篇文章所有鏡頭的照片皆由 GX200 所拍攝,光源是一盞日光檯燈。
http://www.flickr.com/photos/chandler_chou/ + http://notingmylife.blogspot.com/
2008-09-06 16:03 發佈
我也是超愛 Leica 50mm 老鏡,不知道該追哪一顆好。錢兄的照片又勾起我的慾望啦~~~~~~
世風日下,現代人連什麼是一諾千金都不懂得了!


說的真好還記得上次跟某位網友約買GRD
小弟早上有空結果這位老兄說早上有颱風太危險了
我說那明天喔
雙方都說好啦
結果隔天小弟下班
這位賣家才說他早上已經賣出了
你要賣之前如果打各電話問我一下
我想我也會說沒關係啦你先賣他
但...這位網友也沒有說
哈...真的是世風日下
被放鴿子的感覺真的超不好的
Summitar 5cm f2 表現很有特色
我也很喜歡~~
http://www.wretch.cc/user/OPTIK
adids wrote:
世風日下,現代人連什...(恕刪)

是不是回錯版
我也有一枝, 是比Summitar更早一期的1937年Summar :)













今天不小心又看到樓主這一篇文章,記得你剛po的時候有看過一次

因為當時沒有M機,所以看過就忘了

最進我買了一台M8

所以一直很努力的在文章

尤其是看大家都買那些鏡頭

在樓主這一篇,我才了解,同一級的光圈大小,就會配同樣的名子

不過本文有提到Leica Summicron-M 35mm F/2 ASPH Lens

這一系列到目前為止總共有六代,其中五代因為產量多一點,所以價格比較平易近人

我的問題是,請問代數之間,該如何分辨呢?

如圖,Leica Summicron-M 35mm F/2 ASPH Lens

我在Ebay有看到好幾個賣家拿出來賣,價錢都是我可以接受的範圍

請問這是那一代呢?覺得這一顆鏡好嗎?




購買是成為達人前的陣痛!
aminiboy wrote:
Leica Summicron-M 35mm F/2 ASPH Lens

這一系列到目前為止總共有六代...(恕刪)


看這篇很久沒人回應, 來插花一下.

不知你所謂的 "系列" 有沒有包含 "ASPH" 四個字? 因為印象中是先有summilux 35mm/f1.4ASPH (1990年開始生產, 我手上有一顆), 後來才有 summicron f2/ASPH(因為f1.4比較貴), summilux 35mm/f1.4則於1961開始生產, 我個人的記錄是到1996年停產, 現在Leica目錄上那顆summilux f1.4不知是不是新版的. 不到20年ASPH有6代, 好像不是Lecia的做風. 如果你指的是summicorn 35mm/f2, 則有:
1. 1958-1963/Screw-mount
2. 1958-1969/M-mount, version 1
3. 1969-1973/M-mount, version 2
4. 1973-1979/M-mount, version 3
5. 1980- /M-Mount, version 4 (1988以後手上沒現成資料, 但Lecia現在的catalog說現在的這顆有40年歷史, 所以應該還是這顆)
你說的第6代會不會就是指f2 ASPH這顆? (我買f1.4ASPH時, 好像f2 ASPH還沒出來)

Lecia的機身跟鏡頭都是不分型號以年代來連續編號, 這顆編號#3768082鏡頭, 可能是1994年左右生產的 (我手上資料只到1988, #3455871, 依當時每年編號跳動速度估計), 應該是最早出來的那一批 ASPH f2.
1990年東西德合併之時, 聽說有許多東德工人跑到西德leica, 那一陣子做的鏡頭, 鏡片是沒問題, 組裝上有很多毛病, 我就買過一顆28mm/f2.8, 拍起來相片OK, 但是對焦環上面的點位置不對, 例如明明是對到無限遠, 那個點卻對在在1m的數字上.
另外, 鏡頭並不是用光圈大小來分名稱, 而是設計的方式(有另一說法是以設計人來命名區分, 因為同一名稱仍有不同的design), 例如早期的50mm/f3.5, 有Anastigmat(1924年)與ElMax, 50mm/f2則有summar(1933-1940),Summitar(1939-1955),Summicron(1953以後, 有多個版本, 符合同一人設計的說法).,Elcan(1970).

請參考以下這本書: Leica Collector's Guide (這是第2版, 我手上的是第1版, 新版的資料應該會更清楚)

http://www.hkbookcity.com/showbook2.php?serial_no=117922
請問各位大大 因為我也是來卡新手 請問每個交段都有不同命名 比如說LEICA 50MM F2 SUMMICRON 有分好幾年代 請問每個年代拍出來效果有差嗎 請問差在哪裡 因為新品都超貴 但是有些老鏡都蠻便宜的 不知道拍出來效果差在哪 謝謝各位大大幫我解答
就光學設計的像差矯正、反差還原能力、色還原能力而言,新的設計(大約從1980年代)都達成極高水準,相較與舊款鏡頭,的確比較『好』。

然而,上面所說的『好』來自於客觀光學能力的比較,而不代表許多攝影者(無論用leica多久)的主觀喜好,因此每個時代的鏡頭都有其擁護者,並沒有高下之別。

給新手的建議是:LEICA的每個鏡頭都夠好了,只看自己的主觀愛好與經濟能力,就以此為前提,磨練自己的攝影技巧與增進影像處理流程的知識才更重要。

高品質的影像來自於:攝影技術+光學鏡頭+優秀底片+沖洗暗房處理(或數位後製)與承載媒體,每個環節缺一不可,從來沒有買了好鏡頭或是只懂其中一部份就能達成的。

LFC首頁,有篇很棒的文章可以參考,請參閱:
http://www.leicafanclub.org/institute/leicafaq-1.htm
以上,請參考。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