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Leica M System - M6 TTL



2008 年 8 月,我的 Leica M System 成軍了。
 

Leica 的怨念

其實想玩 Leica 已經想很久了,三不五時就會上網溫習一下 Leica 的功課,把各式 Leica M 機 + M 鏡的底細摸得一清二楚,並以此為樂。

這股『肖想』Leica 的怨念積存許久之後,終於在最近爆發了。斷然的把手上器材轉手,開始架構我的 Leica M System。仔細考慮過預算與功能上的需求之後,在機身方面鎖定的機型是 M6 Classic,也就是 M6 Non TTL 的版本。雖然最後入手的是 M6 TTL,但使用幾天下來,並不覺得有什麼遺憾,也是一部值得信賴的好機器啦!

為什麼最後選擇了 M6?因為 M8 太鳥(不如買 R-D1s)、MP 太貴、M7 太沒感覺、M3 雖然經典卻又太不方便,所以多方取捨之下還是投向了 M6 的懷抱。

對各式 M 機有興趣、想知道不同版本差別何在的人,Leica Fan Club 裡有專文《徠卡的榮耀:LEICA M 型相機全系列介紹》介紹,國外也有許多網站介紹這些 M 機的歴史與特性,只要 google 一下,Leica 的資訊在網路上多到讓人看也看不完。

這篇文章主要是介紹 M6 TTL 這部讓我魂瑩夢牽許久的 RF 相機(其實是自 high 文),接下來就從各個不同的部份來仔細講解一下這台機器。
 

M6 TTL 各部介紹:對焦系統

首先是整台機器的靈魂所在,也就是機頂的 RF(Rangefinder) 對焦系統。我們先大概看一下三大觀景窗的相對位置,再粗淺的(真的是十分粗淺的…)解釋一下所謂的連動測距對焦系統是如何運作的。
 
 
 


大大的 LEICA M6 字樣下方的小桿是迴片鈕,它的功用是在一卷底片拍完後,要迴片之前,必須先把這個鈕往 R 的方向扳,然後才能開始迴片;M6 字樣右手邊的小窗則是測距觀景窗RF, Rangefinder.)。
 
 
 


Leica 可樂標右手邊那個柵欄狀的半透明窗的是框線觀景窗,是為了照亮機頂內部的框線而設的。
 
 
 


標著 0.72 的是鍍銀觀景窗VF, Viewfinder. 取景用)。

大概了解這三個觀景窗的相對位置之後,透過下面這張圖(圖是之前在網路上找的,原文在:L i N K)可以就清楚的說明 RF 相機的疊影對焦是如何被實現的。
 
 
 


首先,光線透過框線觀景窗以一定的角度被反射到刻有取景框線的玻璃板上,玻璃板中間有個矩形的小孔用來投射疊影對焦的影像;經由測距觀景窗的光線(紅色線)會走一定的光路穿過矩形小孔,只有在對焦正確時,兩束光線才會以同樣的角度投影在矩形小孔上。於是,拍攝者就可以在取景窗藍色線)看到兩個完全重疊的影像。

其實我也剛接觸不久,懂的也不多,也不好在這邊講太多,多講多錯嘛。

對 RF 原理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 Leica Fan Club 的文章《LEICA M 型相機測距儀的精確度》,裡頭對有效基線、和觀景窗放大倍率的關係…等,有詳細的說明。(警告:對數學,尤其是三角函數深惡痛絕的人請勿入,因為你看了會想殺我… XD
 

M6 TTL 各部介紹:機身正面

講解完艱澀的對焦系統之後,接著就來看機身上的其他構造吧!
 
 
 


照片中央那個長得像個齒輪的東西是電池室外蓋。還沒接觸過 M6 之前,光看網路上的照片我還以為這是自拍定時器之類的,後來才知道原來 M6 沒有自拍器,而這個精緻的東西竟只是個蓋子。
 
 
 


把蓋子旋開之後,就會看到電池室,用的是一顆 3V 的鋰電池或兩顆 1.55V 的水銀鈕扣型電池。由於電池的用途是供給測光系統電源用,所以就算沒電了也不會影響到拍攝,只是無法測光而已。
 
 
 


Viewfinder 下的是框線預選撥桿。框線的功用是方便構圖用的,因為 RF 相機不像單眼一樣會因為裝上不同鏡頭就有不同的視角,不管裝上哪個焦段的鏡頭,拍攝者透過 Viewfinder 看到的都是一樣的,所以必須有框線來輔助構圖。

M6 共有三組框線可供選擇,撥桿往外撥時是 35mm + 135mm 框線;撥桿置中時是 50mm + 75mm 框線;撥桿往內撥時是 28mm + 90mm 框線。
 
 
 


有著一個小紅點的機構是鏡頭釋放鈕
 
 
 


以上大概就是相機正面所有的構造了,最後來一張正面的全身照,然後我們就開始來介紹 M6 背面的東西。
 

M6 TTL 各部介紹:機身背部
 
 


轉過機身後,M6 簡單明快的線條與風格還是不變,在右上角處刻著 Leica 字樣,低調的宣告著純正的德國血統。
 
 
 


在機身背面有個大大的 ISO 選擇撥盤,你必須手動設定底片的 ISO 值,好讓測光系統可以正確的判斷曝光值。
 
 
 


中央上方,位於閃燈座下寫著 Leica 字樣的小蓋子,蓋著的是閃燈同步線孔,我想我應該是不太有機會用到這東西。
 
 
 


左上方的就是 Viewfinder 啦(上面指紋忘了擦掉… XD),這個取景窗十分明亮,投影過來框線也十分清楚,不論是構圖或對焦都還滿輕鬆的。
 

M6 TTL 各部介紹:機頂
 
 


M6 的機頂十分簡潔,從這個角度看 Leica 是不是有點像俯瞰一艘艦艇呢?所以又有人把這個部份稱為是軍艦部
 
 
 


機頂最右手邊的是自動底片計數器。這個計數器不但外觀精緻,實際運作起來也十分精確,指針一格一格的指在標著數字的黑線上,一丁點也不會有所偏差。
 
 
 


在機頂操作部這裡由右而左看到的分別是快門鈕上片桿快門速度轉盤 以及標著 TTL 的閃燈座

這個快門速度轉盤是 M6 TTL 和 M6 Classic 在外觀上明顯不同的地方,M6 TTL 的快門速度轉盤比較大,且撥動的方向和測光指示燈號的方向一致,操作來起比較方便省力。
 
 
 


賣家另外附了一顆金色快門鈕給我,半透明的材質下包著一個浮刻的 L 字樣。老婆覺得這個很有質感,我自己倒是覺得除了快門比較好按之外,外觀其實還好,不過既然老婆大人喜歡,就把它裝上囉!
 
 
 


機頂左手邊的小圓柱體是迴片桿。拍完一卷底片要取出時,就必須先把迴片鈕轉到 R 的位置,然後才可以用這個迴片桿開始迴片。個人覺得拍完照後慢慢的迴片,這過程還滿優雅(又在自 high 了… :p)。
 
 
 


在軍艦部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個黑色塑膠材質的保護墊片,主要是為了保護機頂的銀漆不要讓背帶的金屬部位給磨損到。
 

M6 TTL 各部介紹:底座與底片室
 
 


首先看到的是 M6 的底座,賣家在買進機器時就另外買了個保護貼給貼上。
 
 
 


左手邊的是腳架孔
 
 
 


右手邊的是底部開關
 
 
 


旋開底座開關之後,就可以把底座取下。
 
 
 


取下底座後,會看到一個簡單的圖示教導你如何安裝底片。
 
 
 


掀開背板就是底片室了,可以看得出來這台 M6 的底片室乾淨如新啊!

那個金色接點是測光表的電子線路,M6 TTL 用的是 16bit 的測光晶片,有人說優點是較為準確,缺點則是耗電較兇。不過我自己是覺得就算秏電再兇也可以拍個幾十卷沒問題,一點都不會造成困擾。
 
 
 


接下來我們就來示範一下要如何裝底片。就如同機身上的圖示所示,首先要把片頭拉到如上面的照片所示的三叉捲軸處。
 
 
 


裝的時候大概就是像這樣,把底片拉開,片頭拉到一定位置後,就可以循著縫隙把底片塞到底片室裡。
 
 
 


最後確認一下底片齒孔是不是有和底片室裡的齒輪有卡到,然後就可以把背板蓋上,再將底座鎖回去,接著拉動上片桿、釋放快門,重覆這兩個動作直到底片計數器指向零的位置,就可以放心拍攝了。
 

M6 TTL 配件介紹:手把
 
 


這個 Leica 原廠手把 Handrip M 也包含在這次賣家整批出售的器材裡。
 
 
 


由於這個手把是固定在機身的腳架孔上的,所以在手把的底板上另外提供有一個腳架孔。
 
 
 


裝上手把之後是真的有比較好握,但看起來實在不是很好看,失去了 M6 該有的俐落線條,被朋友嫌到沒一塊好,後來就拆下放在防潮箱啦!其實如果有上背帶,是真的不太需要再裝上這個手把啦!



以上是機身 M6 TTL 的介紹,這幾天使用下來覺得它真的是台不可多得的好機器,輕巧的快門讓我就算手持 1/4 秒也可以拍下成像銳利的照片,經典的外型拿在手上心情就不自覺的變好,拍照自此成為一種享受,一種生活態度。

下一篇將介紹這次一併入手的 SUMMICRON-M 1:2/35mm ASPH 這顆鏡頭,另外也會放上幾張這幾天試拍的照片給大家參考。

*此篇文章所有照片皆由 GX200 所拍攝,光源是一盞日光檯燈。
http://www.flickr.com/photos/chandler_chou/ + http://notingmylife.blogspot.com/
2008-08-23 12:17 發佈
錢得樂 wrote:
其實如果有上背帶,是真的不太需要再裝上這個手把啦!...(恕刪)


勸您還是乖乖將手把裝回去,真的很好用
http://www.flickr.com/photos/austin1962/
想當初把 Leica M6 TTL 賣了去換了台二手 1D ........ 經過數年後 1D 的二手價格只夠買台 DC 了 ,若當初沒賣 M6 ,現在價格可能不掉反漲吧 ,把我的 M6 還來~~~
ccjackmobile01 wrote:
想當初把 Leica...(恕刪)

數位跟底片的價值不一樣,千萬不要這樣比,拍過數年後 1D,雖然價錢很低,但是換算同張數量的沖片費,應該夠你上LEICA M8了吧!
老哥寫的介紹真詳細... 照片也拍的很有質感呢.
Sony Nex-3, Voigtlander Bessa R2A, Nikon FM2
奧斯汀0857 wrote:
勸您還是乖乖將手把裝...(恕刪)


原來奧大也有用手把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perahia wrote:
原來奧大也有用手把...(恕刪)


我的M6,MP若沒裝手把的話,我還真的不會拍照呢
http://www.flickr.com/photos/austin1962/
奧斯汀0857 wrote:
我的M6,MP若沒裝手把的話,我還真的不會拍照呢...(恕刪)



牽拖一下
這下會不會引起搶購手把的小風潮啊???
難怪我還不大會拍......

小把手還是裝吧
的確好握許多
不好看?

尊重別人的看法就好

這是勸敗文嗎?不過真的把我勸動了!
謝謝錢兄!介紹的真是詳細! 不過到底該買M6還是MP?
另外可以請錢兄將入手價私下PM給小弟參考參考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