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說,Q2確實很有自己的成像風格,既是跟M系列不同,也跟X1, X 113不同,花了一些時間才慢慢熟悉它的調性。因為沒有Leica Q,所以無法比較它跟前一代的差異。如果真的要類比的話,個人覺得它倒是蠻接近TL2的成像。(PS: TL2其實是一台相當優異的APS-C相機,過高的價格讓它顯得曲高和寡!)綜合4700萬畫素、14 Bit的色彩深度、超強的暗部雜訊控制、微距,以及優異的鏡頭素質等條件,不論是在風景或人文紀實的領域,都足以讓Q2發揮最佳的成像。如果要談缺點的話,JPG直出似乎平淡了些,不像X 113或M系列相機的JPG直出那麼有味道,也正是因為如此,比較建議拍DNG檔,然後再透過LR調整,會得出令人驚豔的成果。因為個人已經習慣後製,所以JPG反而不是關心的重點。
這趟德國行不是以旅遊為目的,所以拍照地點大致上都集中在每天通勤會經過的地點,例如火車站,大學周遭環境等。另外,以下照片沒有特別註明的話,均是設定ISO 100或50 (建議使用ISO 100,可獲得最佳的動態範圍,色彩與細節),DNG檔,進LR後製。

慕尼黑大學一隅

早晨的慕尼黑車站 (這張照片的色調讓我想起TL2)

慕尼黑車站南站

小試一下相機的紅色表現
















受惠於電子快門,即使再亮的環境,最大光圈儘管開下去!

















尤其是天空的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