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分享&比較】Leica Q + 5D3,阿爾卑斯山冬雪的呼喚

每年入冬初雪,我都會獨自去阿爾卑斯山下小住幾天:熟睡,進餐,出門踏雪、攀山、遊湖、逛城,再回來享受Spa、晚餐,最後夜讀,入睡。這樣的節奏,使得身心徹底舒緩,只需四天,就足以蓄滿能量來應對年尾的繁忙。對於我的需求而言,奧地利小鎮Kitzbühel附近這間Hotel堪稱一時之選,今年也是第三次入住:遠離喧囂,內外建築裝飾皆不帶絲毫商業氣息,套房寬敞舒適,醒來便放眼美景,夫復何求!幾日間,竟會時常想到東坡居士那闕詞:「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冗長的序言。在器材版,還是開始介紹相機使用心得吧。考量到焦段,我這次帶了 Leica Q (26-50mm) 以及 Canon 5D3 + 小小白IS (70-200mm),從26-200就全部覆蓋了。另外也帶了100L,因為非常喜歡它對樹木質感的詮釋和微距功能。器材一應俱全,而拍攝環境卻頗具挑戰:那幾天氣溫徘徊在 -17°C ~ -5°C,陰、晴、小雪、大雪兼具。另外,白天有雪地、晚餐有微光,對機身的對焦和白平衡也是考驗。於是兩台機身的表現,差異很大。因主力算是小Q,所以放在Leica版。

首先,放一組"自拍",Canon 5D3和Leica Q的最大差別(並非焦段差別)就不言而喻了:





(金黃色的防水布,是給小Q披的偌大雨衣)

因此,兩台相機的最大差異就是"耐用度"。5D3十分耐用,颳風下雪都不用管它,機身夠厚實,戴著手套抓起來就拍。而小Q卻很嬌貴:不防滴,所以要披雨衣,尤其被5D3完敗的是它的工作效率--出門10分鐘不到,機身溫度降到零下,寫入甚至關機時間都會明顯延長,-17°C那天後面小紅燈亮了近1分鐘仍無法關機,無奈我只好直接取出電池、把它摟入懷中,待回暖之後又一切正常了。欸,比起5D3這位英勇騎士來,Q根本是個嬌滴滴的小公主啊。

然而,有失必有得。Q的自動白平衡、對雪景色澤的詮釋、微光下的暗部細節和色階過渡,都勝過5D3!尤其是自動白平衡,我從不曉得拍雪景還可以用機身自動白平衡:在5D3身上要自定義很久,但Q的自動色溫就很準了,只需+1/3到2/3EV,便可以使用直出JPG。下面這張是我最喜歡的照片,雖然是全自動的傻瓜照(全景功能使用心得詳述),因為光圈是f/4,所以請不要深究細節,只看這發色和質感,真的讓我很驚艷:




下面這張5D3+100L拍的,有參照Q的發色調過:




兩台相機的對比到此為止,以下就分享一些實拍,相片大多有後製,直出的在相片下都有註釋(orig. JPG)。基於天氣狀況,我只把相機帶出飯店兩次,因此飯店四週景緻居多。一趟旅程一共只拍了一百多張照片,很好整理,選出49張上傳Flickr並和同好們分享至此。


這間飯店四面環山,前方還修建了高爾夫球場,是人工建築與自然風景的絕佳融合



進入飯店,要先通過一條隧道



隧道拱門傍水,格外怡人



下車,走到水邊,試試小Q的星芒(不很好看)



飯店大廳全無商務氣息,內部有點country house的感覺



現在還掛上了聖誕燈飾



我訂的套房位置最靠邊(想要安靜),途中經過這樣的庭院



小盆栽亦覆輕雪



站在院中眺望遠山夕陽



最愛長焦壓縮感:「狂野帝王山」被披上了金輝



走進套房,先是陽台



陽台上看的景色



這裡是客廳



客廳窗子不大,但窗外風景如畫



臥房,直通浴室,轉右則是洗手間



這間飯店以Wellness著稱,有多間不同的Sauna和蒸汽房,室內泳池反而沒人使用



自助式早餐在主樓(要走好長一段路),雖然種類繁多,但我也只吃得下"老三樣"



晚餐要穿過地下停車場,去到水邊的Steak House,這是日間景貌



坐在藤椅上,披上紅毯,看到是這般風景



從Steak House回望飯店,和水中倒影交相輝映,如歌似畫



Steak House的正門入口



若有興致餐後散步,也有通幽曲徑



到了晚餐時分。很喜歡裡面壁爐、燭火這種Country Club氛圍



飲食也完全是Country Club風格(全部Leica Q直出JPG)








餐後回到主樓,小Q會把正紅色拍得有些偏洋紅



帶上相機出遊,朝這座Hahnenkamm山行進,山路噴雪,在準備今年ski racing的跑道



步行20分鐘就進了小鎮 Kitzbühel 的downtown(笑)



城裡已然掛上了聖誕裝飾



只需10分鐘,就走出了"市中心",繼續向「黑湖」行進



途中有這兩位好麻吉相伴






黑湖邊真都是黑色耶XD



換回彩色照



湖面如鏡,且未曾結冰,倒影十分迷人



天色陰霾,但正適合拍些明朗雪景



森林中松木的面北樹幹,小小白IS的望遠端很好用



但我還是最喜歡100L拍出的樹木質感,細節、對比都很棒



最後一顆孤零零的蘋果



歸途路上,僅攀至1000公尺的高度,遠眺飯店



阿爾卑斯山腳下的小鎮也盡收眼底



但論及雪色,還是放晴時最美



最後,以陽台上看到初晴乍暖的碧水、雲霓、青山收尾



感謝看到這裡的同好,也祝願大家都有一個舒適的冬季、並可拍到許多美麗景色。
2015-11-29 22:54 發佈
好漂亮的小鎮…多謝分享美照!
沒想到小Q 會有怕冷的問題,M240倒是不怕,今年三月在芬蘭使用全程正常,負 15-17度都沒什麼問題。

烏巴巴 wrote:
好漂亮的小鎮…多謝...(恕刪)


鳥巴巴大的芬蘭相簿我有仔細觀賞過,構圖、畫質和景色都非常棒!

可以說小Q和Leica本家的M240不在同一等級嗎?M240也有防塵防滴吧,畢竟價格高了快一倍。但是為了獲得Panasonic電子的快速AF、高速連拍和觸控技術,犧牲一點低溫耐用度,以及機身不防水以降低售價,就C/P值而論也無話可說了。
真得是美圖啊,感謝分享
不知道是不是空氣的關係,覺得每位前輩歐洲拍的照片的感覺都很通透
令人不得不屏息而看的美圖! 您是仙女下凡嗎? 為什麼一切都這麼的完美

dos1976 wrote:
真得是美圖啊,感謝分...(恕刪)


也感謝您的留言。

我覺得所謂"通透感",是憑藉前期篩選和後期調製的吧?譬如天氣晦暗,就不拍大景而拍局部(如黑湖倒影那幾張),或者氣氛陰霾就+1.3EV(如雪中枯樹那張)。至於真正迷濛一片的相片,我也沒有分享過來,特地上傳一張給您看--這樣還能說"通透"了嗎XD

snowing by L. D.W., on Flickr

打鐵匠 wrote:
令人不得不屏息而看...(恕刪)


多謝兄台來訪。

彼時放眼四下,皆如畫卷,看素雪點妝、雲霓曼舞,讓我也錯覺如在仙境一般呢。

至於攝影天氣的完美... 我是很想擁有"通天法術",可以請天公今日下雪、明日放晴,但是做不到,就只能靠一半事前規劃、一半好運囉。:b
哇 初雪過後太陽升起的陽光灑落在雪地上真美,小Q要爭氣點啊!不過溫度如此低時要帶著手套按下快門也是一大挑戰~

感謝Lindwurm帶回的美圖美景啊!
Lindwurm wrote:
每年入冬初雪,我都會...(恕刪)
明年初要帶小Q到北海道, 希望不要 罷工。師姐可說說確實地點嗎?真的美如仙境。
Lindwurm wrote:
每年入冬初雪,我都會...(恕刪)
拍得真好,看雪景的照片好像都有股冷冽感傳過來了 XD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