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魚眼
之前小弟我也有在SIGMA版發問一篇..如下
想買Sigma 10mm F2.8 EX DC Fisheye HSM
不過反應有點冷清


應該和大家不常用魚眼有關吧
這次我就回自己老家的富士版來發
造福自己富士家的同好吧....

本文開始:
最近小弟我在挑魚眼鏡
看上不外乎是
Nikon AF-S DX FISHYEY 10.5mm F2.8
Tokina AT-X 107 Fish Eye 10-17mm F3.5-4.5
在比較之後
發現還是大光圈的NIKON鏡的畫質好
如下比較..光圈全開

100%

畫質好…一個字….利…不過感覺有點暗

但是Tokina AT-X 107 Fish Eye 10-17mm F=3.5 S=1/10

100%

有點糊..

好…縮光圈 F=4..有好一些


100%

再縮..F=5.6…

100%

這下畫質就跟上了….不過光圈就小兩級啦

兩支要選那一支呢???心裡傾向NIKON一點
不過對於那焦段少了0.5MM.拍攝範圍縮小了一圈有點耿耿於懷
別說魚眼都是視角180度所以沒差
還是有差的….而且真正入景成像的角度並沒有180度
這點後面再說明
後來又發現SIGMA有出一顆大光圈的魚眼鏡頭
Sigma 10mm F2.8 EX DC Fisheye HSM
於是就加入比較的行列
但就如小弟我發的前文所問
因為是新鏡
版上好像沒有人有分享過的文章或比較
看DCPREVIEW的英文說明
只說一些鏡頭特性
還是沒說用起來如何
畫質如何等等我想知道的資訊
所以就決定當一次白老鼠看看..

下手敗了第一顆魚眼鏡
Sigma 10mm F2.8 EX DC Fisheye HSM
主角登場…….

什麼..沒有開箱過程…

裡面的說明書…連我都不想看..就別浪費各位看倌的眼力吧
實體鏡頭和測試才重要啦……(謎之聲:明明就是自己懶…)

當然是恆伸的公司貨


驗明正身…10MM F2.8 看起來很高對不對…


正宗SIGMA的啦


(謎之聲:副廠鏡不必這麼得意吧!!)

最近對焦距離0.135M…不過我試了卻能達到約3CM

當場把我其他MACRO鏡給比下去了
最遠對焦無限遠..還有SIGMA一貫的黑底白顆粒塗裝


雖然很多人都說會掉漆..不過目前我買許多SIGMA的鏡頭都還沒掉就是
拆下鏡頭蓋….你你你這有詐欺嫌疑喔..


明明這麼矮還戴這麼高的帽子
不過這顆弧線型的大眼睛還真是好看


至於這個鏡頭蓋..反而有點像轉接環..前面還有個67MM的前鏡身蓋

上面還有螺紋可以裝濾鏡..

但是我不會去裝..原因是:
1.這接環是很像塑膠材質(不過實際是金屬的)..可能很快就將牙磨掉了
2.接上這套環會有成像圈就像這樣


難不成要騙別人說我的S5-PRO是全幅機身嗎??

好…試鏡一下吧…在店家的試拍結果
F=2.8….利…


100%

和NIKON原廠鏡的比較…毫不遜色啊…


價錢…也是毫不遜色啊…

順便比一下成像的紫邊
Nikon AF-S DX FISHYEY 10.5mm F2.8…

100%有一點

Tokina AT-X 107 Fish Eye 10-17mm F3.5-4.5….

100%一整圈

Sigma 10mm F2.8 EX DC Fisheye HSM…..

100%也有一點

客串一下SIGMA 10-20mm F4-5.6 EX DC HSM….

100%沒看到紫邊唷

好啦…這顆不是魚眼..參考就好
先來試各級光圈成像和散景
請HELLO KITTY小姐當一下MD
ISO 200 S=1/60 上閃燈自動模式
F=2.8

F=4.0

F=5.6

F=8.0

F=11.0….有點暗


F=16.0…光圈太小了…閃燈也無作用


因為都是超近拍..光圈縮小還是有一定的散景
不過清晰銳利度都算很好了
來和一般廣角與超廣角鏡PK一下吧
再度請出我的兩支鏡頭
Sigma 18-50mm F2.8 EX DC MACRO
SIGMA 10-20mm F4-5.6 EX DC HSM來比較一下
場景一
一般廣角(等效焦段27MM)

超廣角(等效焦段15MM)

魚眼(等效焦段15MM)

魚眼用Capture NX校正後…可以當特廣角用


場景二
一般廣角(等效焦段27MM)

超廣角(等效焦段15MM)

魚眼(等效焦段15MM)

這張如果要我校正成特廣角..我自動放棄..

場景三
超廣角(等效焦段15MM)

魚眼(等效焦段15MM)

可以發現使用魚眼在取景時讓景物約在畫面水平中央範圍
那不必較正也能直接當特廣角用
場景四…這是在拍什麼??


這是木造房子的屋頂版,由下往上看
超廣角(等效焦段15MM)

因為距離近..所以拍的範圍還是不大
改用魚眼(等效焦段15MM)

魚眼較正後

就能連牆壁一起出現
當然代價就是四週的變形

不過看了上面的比較
可能很多人覺得超廣角鏡的成像效果就很好用了
這點小弟我也不反對,論一般的實用性
超廣角應該還是高些
畢竟比起魚眼的四週桶狀變形
超廣角的兩側拉伸變形
還是較容易接受的
但是魚眼在一般人常玩的變形大頭貼
就不是超廣角辦的到的


這點就可以選焦段更長一點的魚眼鏡
視野範圍小但是桶狀變形弧度更大
變形特效就更明顯
不過要校正變形為特廣角的難度就更高
魚眼的視角有幾度??
很多人都會說就180度嘛!!
180度??可以試一下
把頭轉向右邊90度的視野中央
再把頭轉向左邊90度的視野中央
這樣涵蓋的範圍是180度
但是魚眼能實體成像的角度可沒這麼大
小弟我用個簡單測試
先說..我本來要找個半圓的弧面來測試的
不過手邊暫時沒有適合的東西可用
所以就用直尺來測試計算

就像這樣擺

計算整支直尺剛好入鏡時
鏡頭到尺的距離
就能算拍攝視角了
魚眼鏡先來吧…

拍這光圈要縮到小小小
不然中間好清楚…旁邊好模糊啊…

這支尺刻度到60CM,加上前端空白是63CM
剛好全尺入鏡時,鏡頭距離約是11CM

這時可以用三角形邊長與三角函數中的正弦函數來計算角度….
(謎之聲:你這麼閒啊…還三角函數勒...直接畫到電腦去量就好啦)


是是是..畫出來…攝影成像角是142度

和180度有不小差別啊


當然這並不是十分的精確
移動相機的距離是概估的
結果也可能差個幾度
但是相去不遠
魚眼鏡如是180度
那理論上在我的鏡頭貼到尺之前
整支尺都應該入鏡..當然事實上並沒有
也許這和FF與APS之間的片幅有關
不過小弟試的這幾支都是APS專用鏡
接上FF在四週也是暗角黑邊
不能成像也沒意義
所以還是繼續探討實體成像角度
順便試試SIGMA 10-20mm F4-5.6 EX DC HSM
這顆超廣角的角度
官網說明這顆廣角端視角是102.4度
試試看就知有沒有
量出來..試角約93度


還是有差..不過在角度93與102.4
這種角度之間的視野差異
也可能是我用眼概估入鏡時的位置
所量測的距離計算的誤差形成的
不像30度與45度那樣好辨識
我再拿Sigma 18-50mm F2.8 EX DC MACRO這顆來試
官網說明這顆廣角端視角是69.3度


在18MM端(等效27MM)成像視角約70度..有準
超廣角看起來就比一般廣角再多約1/3的視野
魚眼看起來就比一般廣角再多一倍的視野
好啦..總算是試的差不多了
全體機絲集合..準備下台一鞠躬了…

全都是SIGMA的鏡頭啦…
嗯..沒錯:我是SIGMA的愛好者啦
(謎之聲:明明就是不願意花錢買原廠)
讓我們一起來向原廠說不
(謎之聲:又不是反毒,還說不勒..要不要比手勢啊!!)
啊..說錯了..大家一起來..向原廠的品質看齊啦..
感謝賞文賞圖..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