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底富士帶給用戶們的 X-M5 直到現在還是炙手可熱的 APS-C 無反,溢價的網路賣場依舊處處可見,不過在六月發表的 Fujifilm X-E5 人氣似乎有超越 X-M5 的趨勢,其中幾個賣點包括了 40.2MP 高畫素、內建五軸 IBIS、軟片模擬轉盤、內建 EVF 電子觀景窗,還有對拍照玩家更友善的下翻螢幕。

除了之外 X-E5 的影像核心及對焦系統,與 X-T5 相比幾乎是平起平坐,電子連拍最高也有 20fps 的性能,以上都可以看出富士的誠意,也難怪開賣以來一直處於一機難求的情況,當然也成為相機黃牛的目標!

這回吉姆跟原廠借到的是 Kit 鏡組,所以也包括了 XF23mmF2.8 R WR 這顆餅乾鏡,也是本篇評測唯一搭配的鏡頭,因此想單獨入手 XF23mmF2.8 R WR 的富家子弟也可以納入參考,吉姆除了內文會有鏡頭的光學測試之外,文末還會有大量的實拍原圖可參考。
/// Fujifilm X-E5 vs. X-M5 外觀比較
- 正面

- 機頂

X-E5 的體積124.9 x 72.9 x 39.1(mm)、重量 445 公克,X-M5 的體積 111.9 x 66.6 x 38.0 (mm)、重量 355 公克,擺一起比較就能看出 X-M5 的尺碼更緊湊,整體質感還是 X-E5 略勝一籌,機身是採用鋁合金一體加工,比 X-M5 的鎂合金更優。
此外這次借到的 X-E5 為黑機身,其質感比我想像中還要好,過去銀機肯定是我的首選,但在親手玩到黑機後我就改觀了,在此推薦給還在排單或有選擇障礙的同學們!
/// Fujifilm X-E5 外觀與特色介紹
- X-E5

- 感光元件

X-E5 發表距離 X-E4 約 4 年 4 個月的時間,已經超越了 X-Pro2 與 X-Pro 3 的 3 年 9 個月,這段期間我想玩家們想必都認為 X-E4 已成絕響,應該不再會更新了吧?想不到富士就是喜歡搞驚喜!X-E5 帶來 4020 萬畫素 X-Trans CMOS 5 HR 感光元件與 X-Processor 5 影像處理引擎,這規格可說是 X-mount 相機中的一時之選,同時內建五軸 IBIS 防手震系統,最高支援 7 級中央防手震和 6 級邊緣防手震。
Fujifilm X-E5 的對焦系統是其最大升級亮點,它直接採用了與旗艦機 X-T5 相同的核心技術,具備頂尖的精準度和速度,允許使用者在選單中切換選擇 425 個或 117 個對焦點;搭載先進的 AI 智慧主體偵測功能,能精準快速地識別並穩定追蹤人眼、動物、鳥類、汽車、飛機和火車等多種移動主體,大幅提高了在動態場景下的拍攝成功率。即使在極為昏暗的環境下,其相位檢測自動對焦的最低工作亮度可達 -7.0 EV,確保 X-E5 具備旗艦級的弱光對焦能力。

X-E5 在前滾輪旁新增了一個「撥桿/按鍵」,頗有 X-PRO 系列的味道,我將它自訂為「裁切」快捷撥桿,不論左撥還是右撥都能執行裁切功能,至於按鍵則自訂為「Q」選單,這樣的組合用起來很順手,推薦給 X-E5 的用戶們!
再來 X-E5 的裸機握感比 X-E4 甚至也比 X-M5 還要好,因為 X-E4 的握把是完全平整的、X-M5 的握把雖有隆起但機身高度不足尾指會懸空,整體來說 X-E5 如果再搭個副廠握把底座就 Perfect 啦!

這次跟 XF23mmF2.8 R WR 同步發表的這顆餅乾鏡絕對是亮點,重量僅為 90 公克,厚度也不過 23 mm,同時具備防風雨的特性,別看它的焦段及光圈不起眼,但卻是吉姆感到最實用也最想帶出門的組合;等效 35mm f/2.8 由此可見淺景深絕非它的賣點,而是操控感及出色的解像力,搭配 X-E5 的裁切功能後另外可獲得等效 50mm 及 70mm 的中長焦段,雖然畫素會變少但實用性卻大大提升!
- 機頂一覽

- 快門增高鍵

X-E5 的機頂設計應該稱得上是 X-Mount 近代的顛峰之作,機身拉寬的同時加入「軟片模擬轉盤」,右肩的配置是富士用戶熟悉的「快門速度」及「曝光補償」轉盤,快門可安裝增高鍵來增加手感,至於旁邊的獨立鍵我將它設為「播放鍵」,方便單手快速回放剛拍的照片,與剛剛吉姆曾提到的前撥盤自訂方案組合起來,讓我在多數情況下可自在的用單手拍攝及控制選單。
- 軟片模擬轉盤

- 它牌SLR

左肩特別導入了「全新軟片模擬轉盤」,透過視窗來檢視當前設定,既不會破壞機頂的線條又能保有軟片轉盤的樂趣,充滿濃厚的復古氛圍;說也奇怪我就一直覺得 X-E5 這個軟片模擬轉盤很眼熟,但一時又想不起來到底像啥!
翻了一下防潮箱原來是向傳統單眼致敬,過去 Nikkormat FT3 的這個視窗是用來顯示已拍攝的張數;而 X-E5 就是用來切換不同的軟片,另外還提供 FS1、FS2 和 FS3 檔位,讓用戶可以自訂並儲存自己的底片模擬配方。
- 機背一覽

- 電子觀景窗

- Q選單

吉姆翻了過去的評測才發現 X-E4 當初居然只有前轉盤,後轉盤是 X-E5 開始才加入的,至於「驅動、播放、AEL/AFL」獨立鍵則維持前代配置,移到邊角的「Q 選單」我將它自訂為「人臉辨識開關」,因為當人臉辨識開啟時要拍人物以外的單品較容易被干擾,所以我會特別指定一顆按鍵作為快捷鍵。

X-E5 的電子觀景窗為 0.39 吋 236 萬點的 OLED,放大倍率為 0.62x,一旁附有屈光度調節器與紅外線感應器,其規格與前代相同並未進步讓我覺得比較可惜,說穿了 X-E5、X-T50、X-S20 都是同樣規格。

差點忘了提到 X-E5 的小彩蛋!就是在 EVF 模式下透過 DISP 鍵,可以切換成 SLR 底片機時代的測光表 OVF 顯示,下方還會有紅色的類液晶面板顯示,看上去真的超有 FU~滿滿的復古氛圍,特別是那個測光表的類比顯示我覺得比現代的數位顯示更直覺。
- 自拍

- 低角度

- 機背一覽

過去 X-M5 長時間體驗下來我給予它極高的評價,但美中不足的就是側翻螢幕對拍照佔比較高的用戶不是那麼友善,畢竟側翻後的取景就不在光軸上,較容易影響構圖的判斷(我對我來說);因此 X-T5 的三軸螢幕還是我的首選,但折衷的選擇就像是 X-T50 的上下翻螢幕,不過 X-E5 的 3 吋 104 萬點 LCD 不僅支援上下翻,還可以向上折作為自拍使用,如此一來錄影也能掌握構圖,這時就不適合裝配件在熱靴上了。
- 對焦驅動

- 傳輸埠

X-E5 這裡有獨立的對焦模式切換撥桿,也是過去 X-E4 所缺少的,更有向中高階機型看齊的意味,說實在我覺得它就像是旁軸版本的 X-T50。其外接埠均位於機身左側,包括 3.5mm 麥克風接孔、Type-C 傳輸接孔(支援機身充電)、Micro HDMI 輸出,監聽耳機孔必須透過 Type-C 轉接 3.5mm,這個配件原廠會隨盒附上無須加購。
- 機底一覽

- 藍牙鍵

- 記憶卡/電池

X-E5 在機底新增一顆藍牙鍵,藉此快速與手機 APP 連接傳檔,如果是我的話會選擇將它自訂成其它快捷,「邊拍邊傳」這行為我還是不太能適應就是了...再來 X-E5 相容 SDXC UHS-II 高速卡,採用 NP-W126S 鋰電池,在一般模式下的續航力約 310 張,支援 Type-C 充電。
/// 動態範圍測試
以下分別是透過 LR 拉回後與原始 JPG 的表現,測試期間的感光度固定在 ISO 125,X-E5 在「+2~-3」 可視為工作值,「+3」要拉回時天空的階調已不存在,-3EV 透過軟體將亮度拉回後的雜訊抑制表現也很不錯,這也是為什麼老玩家都會建議新手在拍照時,曝光寧願 under 也不要 over。- 拉回|-3

- -2

- -1

- 0

- +1

- +2

- +3

- 原始|-3

- -2

- -1

- 0

- +1

- +2

- +3

/// 各級感光度測試
X-E5 的標準感光度為 ISO 125~12800,可擴展至 ISO 64~51200,吉姆以下僅提供標準感光度的測試,X-E5 感光度在 ISO 400~800 之間時畫面中的細節皆能完整被保留,ISO 1600 起開始有輕微的抹除感,堪用值大概在 ISO 3200左右。- 400

- 800

- 1600

- 3200

- 6400

- 12800

/// 裁切功能|1.4x & 2.0x
這個裁切功能之所以在 X-E5 上表現出色,是因為其 40.2MP 的高解析度提供了充足的緩衝,即使在 2.0x 裁切下最終解析度,依然能保持在 10MP 以上;功能通常只適用於 JPEG 檔案。如果您同時拍攝 RAW 檔,RAW 檔會保留未裁切前的完整 40.2MP 畫面,裁切資訊只會寫入 JPEG 檔中,以下測試均搭配全新 XF23mmF2.8 R WR 餅乾鏡!- 35mm原始(40.2MP)

- 50mm|1.4x(20MP)

- 70mm|2.0x(10MP)

/// 6.2K 30p 錄影實拍
X-E5 具備 6.2K/30P 與4K/60P 影片(有裁切)錄製,在色彩深度方面 X-E5 可內錄 10-bit 4:2:2 的高質量色彩資訊,並提供 F-Log 曲線用於後期調色,同時支援透過 HDMI 輸出 12-bit RAW 影片,足以應對專業製作需求。此外內建的 7.0 級機身防震 (IBIS) 讓您即使手持拍攝,也能獲得相對穩定的畫面,不像 X-M5 只能藉由數位防手震穩定且同時會犧牲掉廣角端。
/// XF23mmF2.8 R WR|畫質測試

XF23mmF2.8 R WR 光學配置為 8 群 6 枚(包括 2 枚非球面鏡片),在光圈全開(f/2.8)時影像中央的銳利度就相當出色,足以滿足大多數日常需求,當光圈縮小到 f/5.6 或 f/8 時,整個畫面的銳利度會達到最高峰;不過在 f/2.8 全開光圈時,邊緣和角落的畫質會明顯偏軟,這在拍攝風景時可能較為明顯,但在拍攝人物特寫時則可以無視。
- 中|2.8

- 4

- 5.6

- 8

- 11

- 16

- 邊|2.8

- 4

- 5.6

- 8

- 11

- 16

/// XF23mmF2.8 R WR|色散測試
儘管 XF23mmF2.8 R WR 是一顆主打體積輕巧的餅乾鏡頭,不過在光學設計上,它並沒有因為體積而犧牲應有的色散控制,特別是在完全沒有任何低色散鏡片的加持下!首先看到影像中央的部分,f/2.8 雖有輕微的紫邊但控制的還不錯,f/4 開始便可有效的被抑制;再來影像邊緣的部分,橫向色差幾乎不存在。- 中|2.8

- 4

- 5.6

- 8

- 11

- 16

- 邊|2.8

- 4

- 5.6

- 8

- 11

- 16

/// XF23mmF2.8 R WR|抗耀光測試
XF23mmF2.8 R WR 搭載自家常見的 Super EBC 鍍膜技術,從實測結果來看即使光圈縮到 f/16 也未有明顯的耀光現象,這方面控制的還是相當不錯,可惜並未拍出星芒,不然就可以看到 11 枚光圈葉片的效果了。- 2.8

- 4

- 5.6

- 8

- 11

- 16

/// Fujifilm X-E5 + XF23mmF2.8 R WR 使用心得與結語

各位是否還記得當年的 X-E4 建議售價是多少嗎?答案是 NT$23,800 元!甚至比 X-M5 的建議售價還要便宜近 3K,可以見得 X-E4 當初的價格有多麼的佛~而且當年似乎也沒有太多的炒作跡象;四年多過去 X-E5 現今的建議售價為 NT$43,990 元,幾乎已經是翻倍在賣...如果說是通路的真實入手價的話,說翻倍可能還太客氣,畢竟單機 50K 以上的報價也是有,誰叫 X-E5 全球熱賣導致供貨量不足呢!

從硬體及影像核心看,其實 X-E5 的產品定位比當年高上一階,算是與 X-T50 同級但僅次於 X-T5,明明 X-T50 的握感更好但旁軸造型就是銷量保證,這就是直接反應在市場上!吉姆近期在工作上使用的富士機身主力是 X-M5,在與 X-E5 交叉使用後能感受到幾點比較明顯的差異。

首先 X-E5 的畫素較高,事後裁切二次構圖的彈性較大,但畫素量高對記憶卡及修圖也都是個負擔;內建 5 軸防手震對我來說超有感,單手拍照的穩定度也大大增加了;再來有 EVF 拍照還是比較習慣,有人機一體的感覺大太陽底下作業也不怕;上下翻的螢幕我覺得比側翻更好用,自訂鍵及轉盤的數量較多,更重要的是握感明顯提升!

至於感光度、動態範圍、對焦性能及連拍這些性能與表現,其實跟當年的 X-T5 幾乎是一模一樣,畢竟就是出自於同一套影像核心,這也是富士厲害的地方!明明就同一招但稍微換個包裝就能賦予全新的情緒價值,重點是消費者居然還會買單~這就厲害了!軟片濾鏡自然是功不可沒,同時 X-E5 獨有的「軟片模擬轉盤」更是逼人掏錢的關鍵。

最後來快速聊聊 XF23mmF2.8 R WR 這顆餅乾鏡!首先它的光圈環手感超棒~印象富士過去 X-mount 鏡頭的光圈環都超鬆,這應該是回饋感最明顯也最優的一顆,有事沒事就會想玩轉一下。可靠的畫質加上輕巧的特性,我會建議有計畫入手 X-E5 的同學一定要選 Kit 鏡組,因為這樣換算下來等同 XF23mmF2.8 R WR 只花 6K 就能入手,不過鏡頭單售的話牌價可是翻倍唷...聰明的就懂!

至於能否將「Fujifilm X-E5 + XF23mmF2.8 R WR」視為 X100VI 的可換鏡版本?我覺得見仁見智欸,論規格 X100VI 肯定更漂亮,且建議售價也只小貴了 2K 左右,不過 X-E5 的優勢就在於可換鏡的彈性,所以也沒有誰取代誰的論點,還是得先問問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值得讚賞的部份:
◎ 40.2MP 加上內建的 1.4x / 2.0x 裁切功能相當實用
◎ 內建五軸 IBIS 機身防手震,拍照或錄影都能派上用場
◎ 擁有 6.2K 30p 的錄影規格,除此之外還有 4K 60p 的選擇
◎ 內建富士軟片模擬高達 20 種,同時加入帶有「視窗顯示」的軟片模擬轉盤
◎ AFC 電子連拍高達 20fps
◎ 機背螢幕採上下翻轉,還可以上掀作為自拍螢幕使用
可以改進的部份:
◎ 電子觀景窗與機背螢幕的規格都普普,有點不符合它的身價
◎ 機背螢幕的支架過緊,要拉出時不是那麼容易
|
|

X-E5 23mm ISO500 f/2.8 1/100s

X-E5 23mm ISO2000 f/2.8 1/180s

X-E5 23mm ISO800 f/2.8 1/45s

X-E5 23mm ISO800 f/5.6 1/45s

X-E5 23mm ISO1600 f/2.8 1/80s

X-E5 23mm ISO125 f/2.8 1/1600s

X-E5 23mm ISO1000 f/2.8 1/125s

X-E5 23mm ISO2500 f/2.8 1/1600s

X-E5 23mm ISO1250 f/2.8 1/125s

X-E5 23mm ISO125 f/2.8 1/1400s

X-E5 23mm ISO1600 f/2.8 1/80s

X-E5 23mm ISO125 f/2.8 1/2500s

X-E5 23mm ISO640 f/2.8 1/80s

X-E5 23mm ISO1000 f/2.8 1/125s

X-E5 23mm ISO125 f/2.8 1/340s

X-E5 23mm ISO1250 f/2.8 1/125s

X-E5 23mm ISO125 f/2.8 1/1900s

X-E5 23mm ISO1600 f/2.8 1/100s

X-E5 23mm ISO200 f/2.8 1/100s

X-E5 23mm ISO1250 f/2.8 1/125s

X-E5 23mm ISO125 f/2.8 1/350s

X-E5 23mm ISO125 f/5.6 1/1700s

X-E5 23mm ISO1250 f/2.8 1/125s

X-E5 23mm ISO125 f/2.8 1/280s

X-E5 23mm ISO125 f/2.8 1/850s

X-E5 23mm ISO1600 f/2.8 1/80s

X-E5 23mm ISO125 f/5.6 1/480s

X-E5 23mm ISO1000 f/2.8 1/125s

X-E5 23mm ISO125 f/5.6 1/500s

X-E5 23mm ISO1250 f/2.8 1/125s

X-E5 23mm ISO125 f/2.8 1/850s

X-E5 23mm ISO1600 f/2.8 1/80s

X-E5 23mm ISO125 f/5.6 1/350s

X-E5 23mm ISO1000 f/2.8 1/125s

X-E5 23mm ISO125 f/2.8 1/480s

X-E5 23mm ISO200 f/2.8 1/100s

X-E5 23mm ISO1250 f/2.8 1/125s

X-E5 23mm ISO125 f/5.6 1/320s

X-E5 23mm ISO1600 f/2.8 1/80s

X-E5 23mm ISO125 f/2.8 1/180s

X-E5 23mm ISO1600 f/2.8 1/125s

X-E5 23mm ISO125 f/5.6 1/220s

X-E5 23mm ISO400 f/2.8 1/100s

X-E5 23mm ISO1250 f/2.8 1/125s

X-E5 23mm ISO3200 f/2.8 1/80s

X-E5 23mm ISO1600 f/2.8 1/100s

X-E5 23mm ISO125 f/2.8 1/600s

X-E5 23mm ISO1600 f/2.8 1/125s

X-E5 23mm ISO250 f/16.0 1/100s

X-E5 23mm ISO1250 f/2.8 1/125s

X-E5 23mm ISO125 f/2.8 1/105s

X-E5 23mm ISO400 f/2.8 1/100s

X-E5 23mm ISO1600 f/2.8 1/80s

X-E5 23mm ISO125 f/2.8 1/210s

X-E5 23mm ISO1250 f/2.8 1/125s

X-E5 23mm ISO250 f/2.8 1/100s

X-E5 23mm ISO1250 f/2.8 1/125s

X-E5 23mm ISO125 f/2.8 1/1600s

X-E5 23mm ISO1600 f/2.8 1/100s

X-E5 23mm ISO800 f/2.8 1/90s

X-E5 23mm ISO1600 f/2.8 1/125s

X-E5 23mm ISO640 f/2.8 1/100s

X-E5 23mm ISO1250 f/2.8 1/125s

X-E5 23mm ISO125 f/2.8 1/125s

X-E5 23mm ISO1600 f/2.8 1/80s

X-E5 23mm ISO320 f/2.8 1/100s

X-E5 23mm ISO1000 f/2.8 1/125s

X-E5 23mm ISO125 f/2.8 1/750s

X-E5 23mm ISO1600 f/2.8 1/100s

X-E5 23mm ISO125 f/2.8 1/1300s

X-E5 23mm ISO125 f/2.8 1/320s

感謝分享&介紹,產品跟MD都很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