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由於太多人以為這是評測,在那邊評論什麼色調如何、對比不公平等等,
我先強調這是我的主觀體驗,
寫的是我以一個真正使用者對於使用這兩台相機的感想跟差異。
要評論色調怎麼樣的人建議去看01的專業評測才是最準確的,
這篇也並非志在比較同級產品,這兩台花的都是我的錢,
所以我在購入之前很明顯是知道它們的等級跟定位是在哪裏。
先說一聲抱歉,請大家不要誤會。
-----------------------------------------------------------------------------------------------------
上個星期購入了一台X-H1想替代我原本用了兩年的索尼A7II,
購入至今沒碰到什麼能一直拍一整天的機會,
因此這次週末跟好友們露營就剛好成為我試新相機的最佳場合。
我這次搭配的鏡頭是XF 35mm F2,因為我在索尼系統也有50mm F1.8,
算是蠻熟悉這個焦段的,也正好可以比較一下兩者之間的差異。
且我本來是擔心從全幅回到APS-C也許在高iso還是寬容度上面會比較差,
可是這次露營的時候晚上偶爾會用到iso8000,
回家在電腦上看顆粒依舊抑制得非常不錯,噪點也不會骯髒,
這點是蠻讓我驚訝跟欣喜的!必須給X-H1一個讚!
就連我同行露營的專業攝影師朋友用著A7III都說這個高iso真的很不錯。
(我本來就喜歡加顆粒,因此噪點骯不骯髒是我比較在乎的評比關鍵)
-----------------------------------------------------------------------------------------------------
避免長篇大論,下面我就用重點來敘述我的主觀體驗好了。
對焦:
X-H1勝 (以我有的鏡頭來說),臉部對焦眼部對焦都迅速準確,
A7II沒有AF-C眼部追蹤對焦,而臉部對焦時常會自動增加曝光造成過曝所以我都關掉不用
手感:
手感這方面很主觀,紮實度來說X-H1是比較佔上風的,而且小指能穩固地握在機身上,
但由於A7II的機身較輕,因此對手腕終究是比較小的負擔,但是X-H1的手感的確一流
(重量我是以不接鏡頭來說,接了鏡頭A7II可能略為佔下風因為全幅鏡頭偏大)
防手震:
我平時都不會不捨得用高iso所以對於照片來說無感,可是對於拍攝影片,
我試拍了一些4k影片,IBIS的手持穩定性在電腦觀看上比A7II的SteadyShot要來得穩定不少。
高iso
噪點抑制不相伯仲,但是考量到片幅差距的情況下我給X-H1一分。
且X-H1在iso設定上比較彈性,像是一些iso8000我印象中A7II就沒辦法做到,
會直接從iso6400跳到12800(有錯請指正,因為我A7II通常是不會讓它iso設定高過6400)。
且X-H1的自動iso還能設定最低快門速度,
這點相比A7II的1/60s來得彈性不少,對於我在家裡要拍寵物方便不少。
色彩
色彩方面我的體驗是非常主觀的,
因為我不喜好jpeg直出而是喜好拍raw調色的人,
因此這點我必須先說明一下。
使用下來我不得不說如果你是一個jpeg直出的人,富士的色彩真的名不虛傳。
但是!很多人說索尼色彩很差,老實說這五六年間我一直都是用索尼的機身,
對我來說沒有什麼色彩差不差的,會調的話索尼的顏色一樣可以很好看。
因此我認為X-H1跟A7II的差異就在於,如果你用A7II的話你需要調很多參數才能調到一個很好看的色調,
而X-H1僅需要調整小部分且某些參數歸零即可調到類似的色調。
還有就是富士在人像膚色的演繹上面是偏粉紅色的,尤其在中片幅GFX那些更為明顯,
這個粉紅調的膚色據我身邊的專業時尚攝影師說很難在後期調出來,
因此有些攝影師會為了達到這個膚色而去用富士底片拍雜誌大片。
有點扯遠,不過我這次拍下來的確膚色是有呈現出我想要的富士粉紅調,這點我非常喜歡!
電力消耗
以我的使用情況,A7II跟X-H1差別不大但是A7II獲勝,X-H1感覺消耗得比較快,
而且用行動電源透過usb充電非常慢,這點索尼的速度大勝。
話說了那麼多,上圖。























喜歡我的照片不要忘記關注我的IG和其他帳號喔!
| Instagram || Facebook || Medium | | Flick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