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4 16-80MM F4 KIT PART.1 開箱初印象


a) X-T4 , 1680F4 , ISO400 , F5.6 , 1/125


回到家踢到箱子!?不不,是預謀訂好久了~


其實不只在期待X-T4。因之前常出差常旅遊的關係,原本就對XF18-135mm的使用很有好感。所以自從在XF1680F4剛推出時稍微測試過就對這支鏡頭興趣很大。一直想購入但又一直忍著想等KIT組出來的時候一次購入。


非常好,終於讓我等到了。


這次KIT組的大小不論是1680或是1855的箱子大小都跟原本X-T3 KIT組差不多大,重量也很沉。


重量來說X-T4(607g) + XF1680F4(440g) = 1047g,跟原本的X-T3(539g) + XF18-135(490g) = 1029g 總重差不多都是一公斤,實際重量並沒有什麼增加,主要改變的是捨棄了通常比較少用的135mm焦段,保留到80mm。並且廣角端從原本的18mm拓展到更有實用性的16mm焦段。


其實以旅遊鏡實用的萬用性質來說,我覺得XF16-80mm新鏡的改變比原本的XF18-135mm更好用,不用說畫質上也是好上一階。以以前旅遊鏡以方便性為優先的概念相比,XF1680F4整體算是新一世代的鏡頭。當然這邊不是指XF18-135mm的畫質不好,只是它到了135mm焦段的時後畫質會有點點偏軟,但這在旅遊的需求而言而不是在拍完美風景照的情況下其實也是能夠接受的取捨。



b) X-T4 , 50140F2.8 , ISO3200 , F5.6 , 1/100


這次開箱一些簡單零配件就跳過不拍了。內含Type-C充電線.旅充(座充聽說近期會推出).背帶轉接環等等。


重要的主要就醬:X-T4機身、XF16-80mmF4、和這次比較特別的加寬加厚的背帶。背帶加厚加寬能有效減壓降低長時間背著相機的重量負擔。只是我個人總習慣想要俐落些,所以除了轉換成出國觀光客模式外,通常是沒有使用背帶的。



c) X-T4 , 50140F2.8 , ISO3200 , F8 , 1/100


背帶增厚增寬不少。



d) X-T4 , 50140F2.8 , ISO3200 , F8 , 1/100



e) X-T4 , 50140F2.8 , ISO3200 , F8 , 1/60


X-T4機身本體其實大致上也與原本的X-T3乍看下差異不大。聽說研究團隊自豪之一的就是這次把防手震模組塞進去但沒增加太多的體積。這點從與X-H1的比較之下就能看出個大概。不只重量比X-H1的673g輕些,也還要薄些。



g) X-T4 , 50140F2.8 , ISO3200 , F8 , 1/60


X-T4的背面上也直接承襲X-T系列的風格,有一些小改變,但原本使用X-T系列的玩家一定是可以直接無痛上手的。



h) X-T4 , 50140F2.8 , ISO3200 , F8 , 1/125



i) X-T4 , 50140F2.8 , ISO3200 , F8 , 1/60



j) X-T4 , 50140F2.8 , ISO3200 , F8 , 1/80


簡單的來說X-T4的握感介於X-T3與X-H1之間。其實以把手的厚度來說就是這個樣子,越厚當然就是越好符合一些男生較大的手掌握感。不過我倒是不讚成直接把把手的設計直接加厚,我個人是皮套掛的,比較傾向自己買皮套增加握感。畢竟每個人的握感其實也有點點不一樣,自己搞自己喜歡的皮套或L型把手,個人美觀.個人握感一次客製滿足XD



k) X-T4 , 1680F4 , ISO3200 , F8 , 1/80


機頂上所有配置也承襲X-T3的同樣位置,ISO轉盤、快門轉盤、重要的EV轉盤。但是開關旋鈕右邊的FN紐原本好像是在開關旋鈕下方(!?)這應該是有考慮手指頭太粗的人會較容易按到的方便性吧XD


題外話,這顆扭我拿來設置人眼辨識對焦的開與關。畢竟沒拍人的時候出現自動辨識人臉還滿..嚇人的XD



l) X-T4 , 1680F4 , ISO3200 , F8 , 1/80


左邊的旋鈕改變的是多了個HDR,這新功能真要拿來實用的話確實要這樣弄在實體轉盤或按鈕上才能顯得出他的實戰性。



m) X-T4 , 1680F4 , ISO3200 , F8 , 1/80


右邊的Q快速鍵從蒙皮上被移到了上方。應該從上次X-T30用戶有反應到Q鍵容易誤按之後,富士就有在思考這塊所做出來的改良了吧。



n) X-T4 , 1680F4 , ISO3200 , F8 , 1/60


若說X-T4被補足的其中一大重點功能是防手震,那另外的另一大重點就是翻轉螢幕的改變。老實說剛拿到機子的時候還滿不習慣的,畢竟X-T3之前的翻轉螢幕用的太習慣了。但用幾天後也是能習慣些啦,不過這種側翻式的設計我認為比較符合有錄影需求的玩家,我在純拍照的需求下是比較沒有感啦~有得翻有得看就有低標了,不用一定要自拍的到自己啦XD



o) X-T4 , 50140F2.8 , ISO3200 , F11 , 1/125



p) X-T4 , 50140F2.8 , ISO3200 , F10 , 1/125


—————機子開箱結束開始拍妹分隔線————-—


天氣熱洗車去~底下幾張照片是之前拿別人的X-T4相機試拍的照片,鏡頭只用了XF23mmF1.4。當作初印象大家就先加減參考吧~~



1) X-T4 , 23mmF1.4 , ISO160 , F2 , 1/250

2) X-T4 , 23mmF1.4 , ISO160 , F2.2 , 1/250

3) X-T4 , 23mmF1.4 , ISO160 , F2.2 , 1/250

4) X-T4 , 23mmF1.4 , ISO160 , F2 , 1/250

5) X-T4 , 23mmF1.4 , ISO160 , F2.8 , 1/250

6) X-T4 , 23mmF1.4 , ISO160 , F2.8 , 1/250

7) X-T4 , 23mmF1.4 , ISO160 , F3.2 , 1/250

8) X-T4 , 23mmF1.4 , ISO160 , F3.2 , 1/250

9) X-T4 , 23mmF1.4 , ISO160 , F3.2 , 1/250

10) X-T4 , 23mmF1.4 , ISO160 , F3.2 , 1/250

11) X-T4 , 23mmF1.4 , ISO160 , F3.2 , 1/250

12) X-T4 , 23mmF1.4 , ISO160 , F3.6 , 1/250

13) X-T4 , 23mmF1.4 , ISO160 , F3.6 , 1/250

14) X-T4 , 23mmF1.4 , ISO160 , F3.2 , 1/250

15) X-T4 , 23mmF1.4 , ISO160 , F2.8 , 1/250


目前我使用起來配上拍MD和拍小朋友的人眼對焦都還滿順暢的~我設定成AF-C, 人眼對焦, 配上快門釋放優先,整體拍照流程既能保持順暢且準確度也非常高。白平衡也承襲著富士的傳統非常穩定。而且我看了下選單跟X-T3比較起來自動白平衡還有一般,環境優先,白色優先可以選。這邊可能還要找時間多摸摸才能比較有心得。


不過有一點我發現好像在高於1/125或1/250快門下拍日光燈源的橫條閃爍紋消失了,不知道是不是工程師有針對這點去做改進,解決掉了這個情況。



z) X-T4 , 1680F4 , ISO3200 , F8 , 1/15


以上。初開箱印象~


PS.最後一張照片的翻轉螢幕上是XPRO3的照片剪下貼的,非原機。



另提供網誌好讀版 https://tinyurl.com/y8tk9xeg
2020-05-09 16:24 發佈
我前幾天,也敗入同型机,同型鏡頭...
沒用過富士,,是生手..請多指教
說明書厚厚一本...還沒時間看完...
等週日,,有排行程出遊...試机...
用過 Nikon, Canon.Olympus,Richo.Sony...數位机,,,底片机用了卅年...
老鳥新手...
業餘..旅遊為主.隨手拍...23定焦,過些天再買! 先把基本玩熟!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