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然天成的美景早在數年前知道這個國家後,就刻印在我腦海中無法忘卻。終於在今年,有幸踏上這塊土地,圓了當時的夢。
此次規畫了冬季環島一周的公路旅行,人生難得的壯遊,攝影器材的搭配自然不能草草了事。
好在從學生時代起就一腳踩進這個大坑,跌跌撞撞幾年下來也對自己的拍攝習慣及器材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與經驗。
在評估了自己的習慣及需求後,這次的冰島旅行我選擇了fujifilm的-
機身:
X-H1
X-T3
鏡頭:
XF 8-16mm f/2.8
XF 16-55mm f/2.8
XF 50-140mm f/2.8

主要的考量有以下幾點
1.耐候性
幾年前旅遊時,曾因下雨,不得不收起相機,因而錯失了許多畫面。
或是晚上回到旅館後要檢視今天拍攝的照片,卻出現記憶卡錯誤。
在這幾次經驗之後,器材的耐候性在我的評估上就成了第一順位。
是否具有防滴、防塵、防低溫功能?是否有雙卡槽即時備份?
我完全不想要再體驗一次記憶卡錯誤的痛,或被氣候中斷我的拍攝。
2. 以旅遊為主,但對畫質又有一定程度的要求
剛接觸攝影時,只以定焦鏡拍攝,求的自然是完美的成像品質。
幾年過去了,開始對旅遊時頻繁更換鏡頭感到厭煩,且雖然有沖印實體照片的習慣,但頂多到B4大小,並沒有放大到整面牆的需求。
故大三元鏡頭對我個人就是最佳的解決方案,兼顧便利性及畫質。
3. 發色
80年的底片開發歷史,富士對顏色的校正有非常深厚的經驗。
機身經典的軟片模擬功能可以在不同底片間隨時切換,就好像早期攝影師為了拍攝環境而選擇各種不同的底片一樣。
富士對色彩的堅持,讓使用者有機會參與他們不曾走過的年代,也是因為這點,讓我最後選擇使用富士的相機。
--------
旅途中身上幾乎都是掛著兩機兩鏡(第三顆放在後背包),視當天行程預先選好鏡頭,盡量減少戶外換鏡的次數。
攜帶兩機的另一個好處是若一台掛了,還有一台備機。
這篇是發在以器材為主的版面上,照片就以鏡頭分類來做排序,跟大家分享這次旅遊下來對富士鏡頭的使用經驗。
以下的照片皆無經過大程度的後製,僅小幅調整亮暗或裁切。
--------
首先登場的是大三元內的超廣角焦段 XF 8-16mm f/2.8
超廣角鏡頭因為能容納更多景物,非常適合表現冰島風景的壯闊或建築內的空間感。


《 冰河湖》

《 極光》

《 鑽石沙灘》

《 黃金瀑布》

《間歇泉噴泉》

《黑沙灘玄武岩洞》

《飛機殘骸》

《教堂山瀑布》

《ION冒險酒店的極光酒吧》

《雷克雅維克內的Harpa音樂廳》

--------
再來登場的是大三元內的望遠焦段 XF 50-140mm f/2.8
與超廣角對空間的演繹不同,望遠鏡頭強烈的壓縮感拉近了主體與背景的距離,相當適合用來呈現冰島的孤寂與寧靜氛圍。

《冰島南部的維克小鎮》

《冰河湖》

《平原上的住家》

《飛機殘骸》

《荒野中的ION冒險酒店》

《議會遺跡》

《孤單的冰島馬》

《北部平原上的住家》

《西部斯奈山半島海畔的海鷗》

《北部最大的湖泊-米湖》

--------
最後是大三元內的標準焦段 XF 16-55mm f/2.8

相較前兩根鏡頭,16-55mm在焦段上屬中規中矩,但卻是我認為最不可或缺的一支鏡頭。
在有些場合只適合背單機的狀況下(比如室內用餐、開始趕行程前的早晨戶外散步、攀爬冰川.....等),16-55mm無疑是最佳選擇,涵蓋小廣角到中望遠,其實已能處理超過70%的場景。
《某天晚餐的羔羊排》

《白日夢冒險王,米提滑下93號公路後遇到的阿爾丹飯店》

《阿爾丹飯店早餐》

《彩虹瀑布》

《瓦特那冰川》

《東南部的金字塔山》

《賽里雅蘭瀑布》

《北部的眾神瀑布》

《背景是北部的阿克雷里大教堂》

《白日夢冒險王內的靴子酒吧》

--------
順利的挺過充滿危機的冬季冰島,成功的環島一周,也拍攝了不少充滿回憶的照片,簡單分享一下這次使用富士的感想。
1.耐候性相當值得信賴
在均溫0度上下且陰雨不斷的天氣裡,相機很常被淋得整身濕,在沒對相機及電池做額外保護的情況下,完全沒有出現問題,連暖暖包幫電池保溫都不用。

2.大三元方便的焦段及恆定2.8光圈
大三元三顆共等效全片幅 12~210mm的方便焦段及全時最大2.8光圈,便利性、大光圈、畫質都有了。
3.重量
大三元最為人詬病的大概就是重量跟體積了吧,這點我倒也不可否認,但對於我自己而言,在方便性及畫質的考量下,重量及體積所帶來負面效益反倒沒那麼嚴重,至少在整趟旅途中並沒有出現肩頸痠痛的不適感。
以上是我使用富士相機在冰島的旅遊經驗,祝大家都能拍到自己心目中的好照片。
謝謝觀看~
以上文章的網誌版本,有興趣的板友歡迎前往觀看↓
fujifilm & 冰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