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練習攝影的經驗是小時候(二十年前)玩老爸的30年古董CANON SLR+50mm kit開始
十年前第一台DC是NIKON CP950
五年前換Minolta A2,主要是拍M mode(無外閃與外掛鏡頭)
現在慢慢覺得A2的ISO、光圈、與顏色飽和度開始有所不足。
(小弟都是拍RAW再去調,但已經被女王念花在後製的時間比拍照久了)
數個月後預計要去歐洲兩個星期(蜜月),可能會跟半自助團逛古蹟。
想在這之前先轉入DSLR加以練習,因為女王對S5pro JPG直出的人像超滿意,
所以小弟決定無視600MP、慢速的連拍,以S5pro 開始建立起N系列鏡頭群
原本想敗入的第一顆鏡頭是N 24-70/2.8,不過因為奇貨可居(也許等到我都回國了),又不適合當旅遊鏡。
所以經過在N版爬文之後,決定先入手兩顆鏡頭:
1. N 18-200 VR + UV/CPL (要遠有遠,要近有近,VR在手,一鏡到底)
2. T 12-24 +UV/CPL (偶爾對付超大景)
(如果敗N 14-24/2.8 出去玩,下雨大概不敢出來拍)
3. SB 800 or SB 400 (SB 800優點不需贅述,遲早會買;但SB 400卻又甚為迷你,似乎更適合出國之用)
4. 不要太重卻又穩的腳架
5. 不要太招搖的背包
6. 盡可能多的原廠/副廠電池 配雙充電器
7. 盡可能多的CF卡 8*2 or 16*2 (直上32G? 價格約是8G的4倍少一點)
8. OTG+120G HDD (女王要挑有數位相簿功能可以看照片的)
不知道大家對上述的配備有沒有什麼樣的建議呢? 比如35/F2 拍食物真的有優很多嗎?
(小弟不會去外拍會<--會被女王追殺,拍照絕大部分是拍家人出遊照,家裡寵物,以後再拍小朋友)
整體的預算只要壓在150k以內就可以了,謝謝大家的指教~
1. N 18-200 VR + UV/CPL (要遠有遠,要近有近,VR在手,一鏡到底)
很 OK 啊, 我也是帶這顆鏡頭, 只要對畫質不要太苛求, 真的很方便,
特別是旅遊為主,照相為輔,不要忙著照相壞了遊興,倒是保護鏡要不要三合一啊 ? (加 ND)
2. T 12-24 +UV/CPL (偶爾對付超大景, 如果敗N 14-24/2.8 出去玩,下雨大概不敢出來拍)
OK啊
3. SB 800 or SB 400 (SB 800優點不需贅述,遲早會買;但SB 400卻又甚為迷你,似乎更適合出國之用)
建議 SB-800 或 SB-600, SB-400 雖然輕巧, 但是遇到太長的鏡頭, 會遮到
4. 不要太重卻又穩的腳架
推 Velbon 445A 腳架 + QHD-72Q 雲台
5. 不要太招搖的背包
我是帶 Billingham 包包, 只有一個重字, 建議用雙肩背包, 可以放很多東西和腳架的,
但請備一個簡便的小野人, 有時晚餐後去散步, 可以簡單一機一鏡的
6. 盡可能多的原廠/副廠電池 配雙充電器
OK
7. 盡可能多的CF卡 8*2 or 16*2 (直上32G? 價格約是8G的4倍少一點)
OK, 我是用 8G x 2, 4G x 2
8. OTG+120G HDD (女王要挑有數位相簿功能可以看照片的)
我是用 EPSON P5000, 但是只去四天, 所以沒有帶出國, 選可以看照片的 OTG, 可以少帶筆電
歡迎加入 Fuji 家, 新婚愉快啊 !!
1. 記得OSMBOY大有篇文章提到S5pro和EPSON P5000有相容上的問題? http://www.wretch.cc/blog/GSMBOY&article_id=6841662
(順便請教大家在OTG上看照片的機會高嗎? 還是都回來看? 出國躲在房間看照片好像有點小浪費時間?)
2. 小弟心中亦覺得12-24與18-200重覆了許多焦段,會考慮加帶T12-24的原因(爬文來的)
A.有時候在退無可退時12跟18還是有差
B.18-200在18mm段的變形似乎蠻明顯的(從許多前輩分享的文章)
C.不算重也不算貴 相較於N 14-24帶出國使用也比較不用提心吊膽 (被偷、淋雨、風沙)
3.小地知道S5並不銳利,所以同交段的鏡頭選擇時應開?
A.所以要更銳利?
B.所以不用太銳利?
4.小野人是?
PS: 50/1.4, N 14-24/2.8以後一定會陸續補上的,不過目前主要是針對出國2星期的情況下,先選適當的鏡頭好好磨練上幾個月~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4&t=523269
另外, 雖然大容量記憶卡不怕拍到暴掉, 不過當不幸記憶卡掛點時, 也代表著有著更多
相片陪葬..

我是覺得 4G 就很夠用, 拍個三四百張 raw 都沒問題, 何況還有帶 OTG...

18-200 廣角端變形問題...我想, 不要用 18 焦段去拍女王...應該還 ok 啦~~

另外, 說到焦段重複...現在手頭上只有 18-200vr 跟 A16 ... 只有 17mm 沒重複到..

不過, 通常是看場合帶鏡頭, 主打小空間室內, 需要大光圈又用不到長焦段, 當然帶 A16..
戶外的話, 會先看看主題...有用長焦段又貪方便時 18-200 就上場了...

appetent wrote:
小弟練習攝影的經驗是...(恕刪)
我的出國裝備
S5pro
P5100
Tokina 16-50 F2.8 (16廣度還夠)
Tokina 50-135 F2.8 (135稍嫌不遠,畫質比起18-200VR好多了)
Sigma 30 F1.4 (晚上逛街專用鏡頭)
SB800
8G CF*3
4G*2 (CF*1,SDHC*1)
電池七顆(S5pro*5,P5100*2)
變壓器兩個
IBM(Lenovo)X60一台(我習慣從國外就上傳照片回 Flickr,這樣省事多了)
Manfrotto 055MF4碳腳
Manftotto 460MG雲台
雜七雜八一大堆,我的習慣是大背包一個,然後一個一機一鏡包,
每天從飯店出發去玩的時候,看情況帶不同的機絲出門,
因為出去玩嘛,太多東西很麻煩,重點是給女王一部P5100,讓他隨手亂拍~
我用S5pro發現心臺灣~ Future的放送未來
通常我不使用 USB, 而是把 CF card 插到 P5000上去看,所以沒問題
2. 小弟心中亦覺得12-24與18-200重覆了許多焦段,會考慮加帶T12-24的原因(爬文來的)
A.有時候在退無可退時12跟18還是有差
B.18-200在18mm段的變形似乎蠻明顯的(從許多前輩分享的文章)
C.不算重也不算貴 相較於N 14-24帶出國使用也比較不用提心吊膽 (被偷、淋雨、風沙)
所以我的選擇是D, 只帶 N18-200 免換鏡頭, 有網友稱它為晴天鏡, 光源夠時縮個光圈還可以啦
換句話閃燈要帶,以應付各種場合
3.小地知道S5並不銳利,所以同交段的鏡頭選擇時應開?
A.所以要更銳利?
B.所以不用太銳利?
根據網友意見, 銳利 +1 或 +2
4.小野人是?
Crumpler 包包, 有很多系列, 但有時候不需要把所有傢私帶走, 買個小包包供一機一鏡用
1.RAW檔上了!
2.用M/fine拍
不用加銳,洗照片放網路綽綽有餘
有帶OTG當然就第一個方案
只不過傳很久也很傷腦筋
去歐洲是一定要備超廣角的啊
若錢不是大問題,請再備顆魚眼吧!
除原廠定焦10.5外,何不考慮T 107?
點我看Tokina 10-17 FishEy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