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至台北新光山越A9店法雅客試用X-T2(店員很nice還讓我玩了不少鏡頭)但沒有機會玩到X-T20光從規格上知道他們的差異但還是實際玩過才比較能體會...不知道是否有大大能分享在哪邊可以試用X-T20 呢?另外已經入手X-T2 or X-T20 的板上大大們可不可以分享一下入手的心得及購買的門路、價錢?感謝
Kuogary37 wrote:日前至台北新光山越A9...(恕刪) 剛好我兩台都有,先入手X-T20後再入手X-T2我認為最明顯的差異在於:1.EVF尺寸(X-T2 0.5吋/ X-T20 0.39吋)2.在X-T20上要先用快捷鍵進入對焦點,再用方向鍵選擇,而X-T2有Joystick,方便拍攝者更快選擇對焦點3.X-T2可以錄製F-log 4K影片,X-T20則無法4.X-T2的握把比X-T20更好握,而X-T20加上手把後的握感和X-T2相似5.X-T2的螢幕可以三向翻轉(上下+向右),X-T20只能上下翻轉,低角度取景時X-T2較方便6.X-T2做工比X-T20扎實,按鍵不會太鬆或太緊,回饋感十足X-T2和X-T20都是好相機,但是取向不同,X-T2適合進階/商業使用,X-T20適合入門/業餘使用或是用DSLR工作者的旅遊機-------------------------------------------------------補充:7.X-T20有機頂閃燈,X-T2需外接(原廠有附),不過兩者出力都不大,屬於應急用8.X-T20的腳架孔不在光軸上,上腳架取景時比較不方便,但可以買副廠把手改善9.X-T2有兩個SD卡槽,可分別存RAW+JPEG或備份,X-T20只有一個10.X-T2支援USB3.0,X-T20支援USB2.0價格部分,我買的兩台都是二手公司貨,X-T20銀色+18-55mm kit組36k(2017/3出廠),X-T2黑色單機身43k(2016/12出廠)預算夠的話,我會推薦一次攻頂買X-T2碳晶銀,省得換換病發作X-T2+18-55mm / D750+24-120mm / X-T20
Marcos5 wrote:剛好我兩台都有,先入...(恕刪) 上面大大說的很仔細了我選X-T20最大的原因是因為他有螢幕觸控(X-T2沒有)有時請人幫忙拍照時就直接叫他點螢幕中人物的頭就好了~~我是每天去幾大網路商店逛有發適合的折價卷(要看運氣),覺得便宜就可以出手那時買折了3千
X-t20 的優點是輕如果不考慮重量,就不用想太多了,衝 x-t2 就對了,不然買了x-t20 又想升級更麻煩。X-t2 最大優點是 EVF 比較大, 有搖桿對焦,手把比較穩。如果習慣用EVF 拍照,那x-t20 的觸控對焦可有可無, x-t2 的搖桿比較有用。
Marcos5 wrote:剛好我兩台都有,先...(恕刪) 真的非常感謝大大精闢的分析!!不過您之前以43K入手X-T2也太划算了吧!目前各大購物網站看幾乎都是50900均一價而且還一堆缺貨...另外從您的照片發現您也有D750,這也是我考慮非常非常久的一部機子(老實說目前還在D750與X-T2中抉擇)可以請您分享一下日常使用D750與X-T2哪部出勤率比較高嗎?以及您的個人偏好?另外想再請問大大目前富士鏡頭群有哪些出勤率較高的啊?非常感謝您!
Kuogary37 wrote:真的非常感謝大大...(恕刪) D750是全片幅,X-T2是APSC,以兩者都搭Kit鏡來說,要畫質選D750,要輕便選X-T2,而這並不代表X-T2的畫質不好,我認為用X-T2拍出的照片比較接近底片機拍出的感覺。D750是我在2015年去俄羅斯前買的,24-120mm焦段作為旅遊鏡非常好用,拍了很多滿意的照片,之後很少帶出門使用,原因無他——重量。入手富士相機之後,就再也沒帶D750出門。我目前只有18-55mm這顆富士鏡頭,這顆鏡頭焦段好用(等效全幅27-82.5mm),有防手震,而且價格也便宜(二手/拆鏡8000~9000)。以後有機會去歐洲玩的話,我會考慮10-24mm或Voigtländer 15mm。如同多數富士人所說:富士鏡頭是專為APSC機身所設計,所以富士無爛鏡。鏡頭選擇並不容易,我建議新手可以先入18-55mm或18-135mm練習,過幾個月後再回頭檢視自己常用的焦段,再入手定焦鏡。
借這篇文章,想問XT20的觸控對焦,請問可以設定使用 點對焦+連動測光嗎?也就是同步點對焦與測光。我的需求希望是在 廣域對焦+高速連拍+AFC連續對焦下,可以做點對焦連動測光。主要目的是要拍好動的小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