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ISO感光度包圍的原理?

小弟最近開始研究起HDR
注意到手上的XE2在包圍曝光中有兩種設定:
1. 自動曝光包圍
2. ISO感光度包圍

第一種很容易了解...就是用三種快門速度拍3張(聲音聽起來有點落漆)
第二種就比較特別了,只有拍一張之後就能產生三張照片,三張只有ISO不同
多拍了幾次對照後,感覺上ISO感光度包圍應該是拍一張然後靠機身拉亮拉暗產生三張
(我對著手機的碼表拍,出來的三張確定是一模一樣的)

若真是如此,機身上顯示的ISO是否就不對了呢?
我在ISO320 快門1/30 F2.8的環境下開啟ISO感光度包圍
出現的三張圖ISO分別顯示640 320 160
但這三張其實是用ISO320的圖拉出來的 那剛剛顯示的ISO似乎不太對吧?
2016-12-10 20:48 發佈
數位相機的感光度
本來就是從基礎 ISO(富士的 X 單眼是 ISO200)去「拉」出來的

光圈快門相同的情況下
直接用 ISO800 拍,跟用 ISO200 拍再用 RAW 去 +2EV 出來的雜訊也差不多

那為什麼拍照還要設定 ISO
是因為這邊還牽涉到 CMOS 動態範圍的問題
所以 dpreview 之類的網站評測
就會故意去設定幾組不同的 ISO 再去 +EV
考驗感光元件的動態範圍
Kotaro wrote:
數位相機的感光度本...(恕刪)


不是這樣的 哪有那麼簡單
第一次聽到這樣的理論 從哪聽來的?

ISO是跟靠通電流來判定的
所以才會ISO越高 雜訊越多
若都是最低ISO來拉 那ISO在數位時代,就沒有存在意義了

若有依從向右曝光的原理
那ISO800拍的照片
絕對比ISO200再+2EV後製
來的清晰精緻 雜訊也更少
貍貓小胖 wrote:
小弟最近開始研究起HDR...(恕刪)


看不出來哪裡不對?
+1EV , 0EV ,-1EV
機內後製做出來的假HDR照片
顯示的ISO值是正確的呀

貍貓小胖 wrote:
第二種就比較特別了,只有拍一張之後就能產生三張照片,三張只有ISO不同
多拍了幾次對照後,感覺上ISO感光度包圍應該是拍一張然後靠機身拉亮拉暗產生三張
(我對著手機的碼表拍,出來的三張確定是一模一樣的)..(恕刪)

曝完後, 光電轉換出來電荷 不會一下子漏光光.. (若電荷會太快漏光, 那長曝豈不無法累積)

A/D 取完一次, 再改變 A/D 的 vref 再 A/D 一次, 就可以取得硬體 ISO 不一樣的數照了..


Leonarka wrote:
看不出來哪裡不對?...(恕刪)


這樣說好像是也沒錯...
只是如果先手動拍一張RAW然後再用機身調亮1EV
出來的圖顯示的ISO還是會跟原本的RAW相同,不會跟著上升

如果真的是用同一張圖靠機身修出來的,這個顯示方法算不算是某種偷吃步啊

其實小弟只是想了解ISO感光度包圍跟RAW自己調亮度差在哪而已...
如果沒差的話平常改拍RAW+Fine,好像會比ISO包圍開開關關方便些(因為進Drive調整常常忘了調回來就繼續拍了)
貍貓小胖 wrote:
這樣說好像是也沒錯...(恕刪)


若是照樓上宅大的說法
那iso包圍倒也是不錯的方式

比起假的機內後製
若真的是靠電荷來做3種不同的iso
那非常方便! 畫質也有相當保證
手持的時候 很好用
拍一些高反差 又不能連拍(例如運動、賽馬),也好用

上腳架拍風景的話 就忘了這些吧
拍多張絕對是最好用的方式
樓主你確定ISO包圍曝光實際只拍1張嗎??

這太奇怪了,其他家應該都是拍3張,用3組不同ISO值設定

所以不會有你這種奇怪問題

建議把照片貼上來,看看EXIF資訊
宅男乙 wrote:
曝完後, 光電轉換出來電荷 不會一下子漏光光.. (若電荷會太快漏光, 那長曝豈不無法累積)

A/D 取完一次, 再改變 A/D 的 vref 再 A/D 一次, 就可以取得硬體 ISO 不一樣的數照了.....(恕刪)

太厲害了,完全搞不懂宅男大大是什麼專業,什麼都可以懂得那麼深,

SKAP wrote:
樓主你確定ISO包...(恕刪)


非常確定...快門聲只有一聲,而且對著碼表拍或刻意晃動機身,三張都是完全一樣


Leonarka wrote:
若是照樓上宅大的說法...(恕刪)


能的話我也想立腳架拍...不過腳架收收拿拿好麻煩


打鐵匠 wrote:
太厲害了,完全搞不懂宅男大大是什麼專業,什麼都可以懂得那麼深,


我也看不懂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