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熱心的各位可以幫我解惑嗎?當曝光超過30秒時...

請問光圈固定,用T快門點測光,如果場景所需曝光超過30秒時,我如何得知這場景我所需用B快門總共需要曝光多少秒?
2013-01-03 2:0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30

JollyBoy wrote:
請問光圈固定,用T快...(恕刪)


簡單舉例,
Iso 100, 10分鐘, F8 是最終設定的話,
ISO6400, F2.8, 2秒就差不多可以舖一張測光.


換句話說,就是先用最大光圈(光圈值最小)及高感光度取得一個參考的快門值A,再將光圈及感光度設成想要的值,由A推出最後的快門值即可。借用樓上的例子,假設以最大光圈2.8及高感光度6400測光所得的快門值為兩秒,然後將光圈設成想要的8(減了三格),感光度設成想要的100(減了六格),快門就要升3+6=9格才能達到相同的曝光結果,2的10次方為1024秒,故B快門大約需要17分鐘。

fu3 wrote:
換句話說,就是先用最...(恕刪)


學到了: )
原來可以這樣換算~

我都只敢動一個參數,如iso6400--->200 就換算差了幾格
然後在快門時間增加幾格的方式

如果遇到 光圈 快門 iso都變化的情況下,就不會計算
真希望有轉換的App XD

fu3 wrote:
換句話說,就是先用最...(恕刪)
太感謝了!講的好詳細喔,學到了攝影非常重要的一課我了解了,那可以再舉手發問一個問題嗎?

如果拍風景長曝的話先用"點"做測光,那開始正式拍攝時需要設回"平均測光"嗎?還有多重測光及平均測光差別在哪裡?(說明書上寫的我還是不懂),謝謝!
點測完就知到曝光參數 (快門, 光圈大小), 可設到 快門, 光圈大小 for M mode or
按下曝光鎖( for Av mode ) 重新構圖

當然按下快門前不必再切換到其它測光 mode (多此一舉)

p.s. 若Av/ P/ Sv mode, 也可半按快門完成測光, 對焦, 直接按到底完成拍照
JollyBoy wrote:
那可以再舉手發問一個問題嗎?
如果拍風景長曝的話先用"點"做測光,那開始正式拍攝時需要設回"平均測光"嗎?還有多重測光及平均測光差別在哪裡?(說明書上寫的我還是不懂),謝謝!


一般而言會有長曝的情形多發生於夜景或晨昏,否則就要用減光鏡使快門拉長。至於測光方式端看個人喜好,沒有什麼對錯之分,但是一次曝光的完成多會用同一種測光方式。

我大部分是用3D矩陣測光,拍完後對LCD檢視(講究一點時就會用到直方圖)如果太亮或太暗就稍作曝光修正再拍一張。

我只有在搖黑卡時會用到點測光, 在明暗反差過大的長曝時,如果暗部曝光正常亮部就過曝,如果亮部曝光正常暗部就一片漆黑沒有細節,如果明暗區隔明顯時,就可考慮對亮部搖黑卡,至於要搖多久? 我會採用點測光,對亮部及暗部分別點測光得到答案。舉例而言,若以光圈8及感光度100對亮部點測光得到的快門為2秒,同以光圈8及感光度100對暗部點測光得到的快門為8秒,此時可將快門設成8秒,先保證暗部曝光正常,按下快門後再用黑卡對亮部遮住8-2=6秒,同時在明暗區隔處小小搖晃使成像時明暗區隔處看起來更自然。

手上沒有說明書可能無法對你的問題完全解答,希望小有幫助。
tommy06 wrote:
如果遇到 光圈 快門 iso都變化的情況下,就不會計算
真希望有轉換的App XD


沒有App就只能自己算快一點了。我只背了光圈值的格數變化(如2.8->4->5.6->8等)。感光度格數變化的確認也可以很快,如100到6400,如果除以一百,64為2的6次方(1為2的零次方),故加了六格,如感光度100到25600,256為為2的8次方,故加了八格。iso6400到200則可先減六格(64為2的6次方)再加一格(2為2的1次方)得出減五格。同理快門一秒(2的零次方)加十格為1024秒(2的十次方),兩秒(2的一次方)加九格亦為1024秒,1/4秒(2的負二次方)加九格為128秒(2的七次方) ,依此類推。前提是2的幾次方和它對應的值要熟悉。(希望不要困擾到你)
我記得之前有大大在板上分享EV表可以看

附上我亂亂找的EV表教學連結
http://tw.myblog.yahoo.com/jw!mtbxfimGGQUxWqLHgkIK/article?mid=14086

而就我自己在使用,ios有出一個叫作EV對照表的APP,安卓我就不知道哩
我提供的這個方法,
只要記住光圈值的級數變化(A.1.),
以及會扳手指頭就行!
----------------------------------


長曝測光的簡易換算方法:
A.基本常識:
1.
光圈:1.4, 2.0, 2.8, 4.0, 5.6, 8.0, 11, 16, 22, 32...etc
由左往右,每移一格 -1,左移則 +1
2.
ISO:100, 200, 400, 800, 1600, 3200, 6400, 12800...etc
由左往右,每移一格 +1,左移則 -1
3.
快門:1/8000, 1/4000, 1/2000, 1/1000, 1/500, 1/250, 1/125, 1/60, 1/30, 1/15, 1/8, 1/4, 1/2, 1”,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etc
由左往右,每移一格 +1,左移則 -1

B.相機測光:
1.
相機先設定為光圈先決模式
並使用鏡頭的最大光圈
2.
請用相機的最高 ISO
3.
用這種方法先測光測得初始快門值

C.換算:
1.
用B.相機測光測得的光圈、ISO、快門為初始值
2.
使用者想要使用的光圈及 ISO 值定好
3.
先比較『相機測光測得的光圈』及『使用者想要用的光圈』,
應加減幾格?
4.
再比較『相機測光時使用的 ISO』及『使用者想要用的 ISO』,
應加減幾格?
5.
換算『相機測光測得的快門』及『使用者需要調整的快門』,
讓 3. 4. 5. 三者的格數加減到最後變成 0 即可。
6.
視現場情況及自己需要作快門值(秒數)的補償。

舉例:
相機先用 ISO 3200 及 F2.0 測光,測得快門為 4秒......測光初始值
實際拍照時的,想要設定成 光圈 F8.0,ISO 100,
根據 A.1.,光圈 2.0→8.0 右移 4格 -4,
根據 A.2.,ISO 3200→100 左移 5格 -5,
根據 A.3. 及 C.5.
快門必須右移 9格 +9 才能抵銷光圈及 ISO 的總格數加減值,
原始快門從 4秒右移 9格則變成應調整為 2048秒 or 34分8秒,
自己再酌量加減快門秒數即可。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