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用新百微?因為小弟想找一顆與X-PRO1鏡頭相近的L鏡。18mm(等效27mm)跟24L,光圈似乎有差別。35mm(等效52mm)跟50L,但朋友中沒人有50L可以借。只剩下新百微跟60mm(等效90mm)這一顆同樣是微距鏡可以同等對打了吧,畢竟光圈只差1/3級。
接下來就為各位介紹5D2 與 X-PRO1 的畫質大對決!
首先先為各位介紹PK規則。由於盡量讓外在因素減少影響畫質的程度,一切皆在室內PK,雙方皆以JPG直出,皆上腳架,無鋭化、後製,不參雜個人喜好因素,完全呈獻給觀眾最坦白的一場比賽。保證清白對決,沒有組頭簽賭

首先是5D2選手的戰鬥力分析:
白平衡:自動
相片風格:中性 銳利度5 , 對比度 飽和度 色調皆為0
首先是X-PRO1選手的戰鬥力分析:
白平衡:自動
軟片:柔和
雜訊抑制 色彩 銳利度 明亮與暗部色調皆為0
---------------------------------------------------------
1.絲瓜的對決

↑5D2,光圈8 快門1秒 ISO-100 曝光值0

↑X-PRO1,光圈8 快門1.9秒 ISO-100 曝光值0

↑5D2的放大裁切

↑X-PRO1的放大裁切
2.喬巴的對決

↑5D2,光圈4 快門0.8秒 ISO-100 曝光值0

↑X-PRO1,光圈4 快門1.6秒 ISO-100 曝光值0

↑5D2的放大裁切

↑X-PRO1的放大裁切
3.咖啡袋的對決

↑5D2,光圈4 快門0.6秒 ISO-100 曝光值0

↑X-PRO1,光圈4 快門1.9秒 ISO-100 曝光值0

↑5D2的放大裁切

↑X-PRO1的放大裁切
因為這裡是01,好壞評比就看各位觀眾如何抉擇,小弟這裡也不敢妄下定論。各有各的好也是各有各的差。小弟只是手頭上剛好都有這兩台可以提供比較而已。畢竟當初富士宣稱這片新開發的CMOS可以媲美全片幅,而所指的便是賣得火紅的5D2。
-------------------2012.05.30 更新---------------------
由於昨日小弟疏失的測試,讓昨天的比較文稍嫌不公,其眾多版友的指正與指導,小弟在此重新PK。還望各位大哥能夠重新檢視。
此次光圈、快門、ISO皆以數值相同為前題,一切皆在室內PK,雙方皆以JPG直出,皆上腳架,無鋭化、後製,承蒙ttlinker大大的要求將以ISO1600以上為主。兩顆鏡頭皆無UV鏡,此刻新百微將會關閉IS防手震力求最完美的畫質。
首先是5D2選手的戰鬥力分析:
白平衡:自動
相片風格:標準 銳利度5 , 對比度 飽和度 色調皆為0
雜訊抑制:標準
首先是X-PRO1選手的戰鬥力分析:
白平衡:自動
軟片:標準
雜訊抑制 色彩 銳利度 明亮與暗部色調皆為0
1.愛文芒果的對決

↑ 5D2:ISO3200,光圈4,快門1/30

↑ X-PRO1:ISO3200,光圈4,快門1/30

↑ 5D2的放大裁切

↑ X-PRO1的放大裁切
2.葉子的對決

↑ 5D2:ISO3200,光圈4,快門1/30

↑ X-PRO1:ISO3200,光圈4,快門1/30

↑5D2的放大裁切

↑ X-PRO1的放大裁切
3.玩偶的對決
應seanh1218大大的要求,對焦距離拉長至6mm。(抱歉!我家坪數不夠大嘿)

↑ 5D2:ISO3200,光圈4,快門1/60

↑ X-PRO1:ISO3200,光圈4,快門1/60

↑5D2的放大裁切。中央。

↑X-PRO1的放大裁切。中央。

↑5D2的放大裁切。邊緣。請比較芒果之處。

↑X-PRO1的放大裁切。邊緣。請比較芒果之處。
----------------------------------------------------------------------
小弟之前有發言說過假使5D2有90的畫質,那麼X-PRO1就有80分。APS-C或許先天上比不上全幅。但是能在體積、重量佔優勢,畫質也不會差距太多的情況之下,這就是我選擇X-PRO1當我的第二台相機的主要原因。恆昶沒有付我稿費(PS:我還真希望能多賺點外快),寫這比較文只是想給更多朋友有所認識,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同時擁有這兩台。感謝各位大哥的觀賞,如果小弟還有其他鏡頭可供評比將會不定期PO上以資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