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遲來的PK。5D2 VS X-PRO1(二次PK)

之前答應過版上朋友要來一場5D2 VS X-PRO1的畫質對決,終於再跟朋友借來新百微之後才得以如願。
為什麼用新百微?因為小弟想找一顆與X-PRO1鏡頭相近的L鏡。18mm(等效27mm)跟24L,光圈似乎有差別。35mm(等效52mm)跟50L,但朋友中沒人有50L可以借。只剩下新百微跟60mm(等效90mm)這一顆同樣是微距鏡可以同等對打了吧,畢竟光圈只差1/3級。

接下來就為各位介紹5D2 與 X-PRO1 的畫質大對決!

首先先為各位介紹PK規則。由於盡量讓外在因素減少影響畫質的程度,一切皆在室內PK,雙方皆以JPG直出,皆上腳架,無鋭化、後製,不參雜個人喜好因素,完全呈獻給觀眾最坦白的一場比賽。保證清白對決,沒有組頭簽賭

首先是5D2選手的戰鬥力分析:

白平衡:自動
相片風格:中性 銳利度5 , 對比度 飽和度 色調皆為0

首先是X-PRO1選手的戰鬥力分析:

白平衡:自動
軟片:柔和
雜訊抑制 色彩 銳利度 明亮與暗部色調皆為0

---------------------------------------------------------

1.絲瓜的對決


↑5D2,光圈8 快門1秒 ISO-100 曝光值0



↑X-PRO1,光圈8 快門1.9秒 ISO-100 曝光值0



↑5D2的放大裁切



↑X-PRO1的放大裁切


2.喬巴的對決


↑5D2,光圈4 快門0.8秒 ISO-100 曝光值0



↑X-PRO1,光圈4 快門1.6秒 ISO-100 曝光值0



↑5D2的放大裁切



↑X-PRO1的放大裁切


3.咖啡袋的對決


↑5D2,光圈4 快門0.6秒 ISO-100 曝光值0



↑X-PRO1,光圈4 快門1.9秒 ISO-100 曝光值0



↑5D2的放大裁切



↑X-PRO1的放大裁切


因為這裡是01,好壞評比就看各位觀眾如何抉擇,小弟這裡也不敢妄下定論。各有各的好也是各有各的差。小弟只是手頭上剛好都有這兩台可以提供比較而已。畢竟當初富士宣稱這片新開發的CMOS可以媲美全片幅,而所指的便是賣得火紅的5D2。

-------------------2012.05.30 更新---------------------

由於昨日小弟疏失的測試,讓昨天的比較文稍嫌不公,其眾多版友的指正與指導,小弟在此重新PK。還望各位大哥能夠重新檢視。

此次光圈、快門、ISO皆以數值相同為前題,一切皆在室內PK,雙方皆以JPG直出,皆上腳架,無鋭化、後製,承蒙ttlinker大大的要求將以ISO1600以上為主。兩顆鏡頭皆無UV鏡,此刻新百微將會關閉IS防手震力求最完美的畫質。

首先是5D2選手的戰鬥力分析:

白平衡:自動
相片風格:標準 銳利度5 , 對比度 飽和度 色調皆為0
雜訊抑制:標準
首先是X-PRO1選手的戰鬥力分析:

白平衡:自動
軟片:標準
雜訊抑制 色彩 銳利度 明亮與暗部色調皆為0

1.愛文芒果的對決

↑ 5D2:ISO3200,光圈4,快門1/30


↑ X-PRO1:ISO3200,光圈4,快門1/30


↑ 5D2的放大裁切


↑ X-PRO1的放大裁切

2.葉子的對決

↑ 5D2:ISO3200,光圈4,快門1/30


↑ X-PRO1:ISO3200,光圈4,快門1/30


↑5D2的放大裁切


↑ X-PRO1的放大裁切

3.玩偶的對決

應seanh1218大大的要求,對焦距離拉長至6mm。(抱歉!我家坪數不夠大嘿)


↑ 5D2:ISO3200,光圈4,快門1/60


↑ X-PRO1:ISO3200,光圈4,快門1/60


↑5D2的放大裁切。中央。


↑X-PRO1的放大裁切。中央。


↑5D2的放大裁切。邊緣。請比較芒果之處。


↑X-PRO1的放大裁切。邊緣。請比較芒果之處。

----------------------------------------------------------------------

小弟之前有發言說過假使5D2有90的畫質,那麼X-PRO1就有80分。APS-C或許先天上比不上全幅。但是能在體積、重量佔優勢,畫質也不會差距太多的情況之下,這就是我選擇X-PRO1當我的第二台相機的主要原因。恆昶沒有付我稿費(PS:我還真希望能多賺點外快),寫這比較文只是想給更多朋友有所認識,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同時擁有這兩台。感謝各位大哥的觀賞,如果小弟還有其他鏡頭可供評比將會不定期PO上以資參考。
2012-05-29 21:1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PK.5D2 VS X-PRO1 PK
感謝您的測試分享。
但小弟有一事不解,
為何不以M模式固定光圈、快門、ISO值測試呢?
如此一來要看出誰ISO灌水就比較容易了......
navy044 wrote:
之前答應過版上朋友要...(恕刪)



要測,好歹等效焦長和曝光值也要一樣!
5D2沒有借到50L,不會拿最便宜的50MM F1.8 II喔!


低ISO可以省略,直接跳到高ISO部份好嗎,請從ISO 1600開始比!
兩者的雜訊抑制都要開標準!
銳利度都要一樣!
我要看X-PRO1的高ISO表現!
MOUSE73 wrote:
但小弟有一事不解,
為何不以M模式固定光圈、快門、ISO值測試呢?
如此一來要看出誰ISO灌水就比較容易了......
imaging-resource測試照的exif看起來是少0.7ev左右

navy044 wrote:
首先是5D2選手的戰鬥力分析:
白平衡:自動
相片風格:中性 銳利度5 , 對比度 飽和度 色調皆為0

首先是X-PRO1選手的戰鬥力分析:
白平衡:自動
軟片:柔和
雜訊抑制 色彩 銳利度 明亮與暗部色調皆為0
雖然字面上叫做"柔和"(Astia)
但其實Fuji的"柔和"軟片模式並不是中性色調
而是比較偏向一般廠商的"標準"色調(對比、彩度都會比較高)
所以拿5D2的中性模式去比對X Pro1的Astia模式
視覺效果上一定是X Pro1比較討喜

在X Pro1的軟片模式中
Provia跟Pro Neg. Std比較接近所謂的中性模式
我覺得要比應該用一樣的鏡頭相同的曝光值,這樣來比才有意義。
看起來X PRO1實力不可小看哦!
xpro 1的畫質看起來很驚人
雖然價位也是
那感光元件的設計似乎讓這種單一層的感光元件大解放
展現過人的解析度
不知道對邊角的畫質有沒有幫助
少一層低通濾鏡的話
"Shawn Liu Studio" shawnliustudio.com

navy044 wrote:
之前答應過版上朋友要...(恕刪)

總之~~~就是X-PRO1也很讚啦!!先聲明...我目前現役機種是5D2,而在考慮一台生活機

MOUSE73 wrote:
感謝您的測試分享。但...(恕刪)


應該說是X-pro1的測光偏亮吧
這篇測試裡的X-pro1的快門都比較慢
不過整體畫面看起來的亮度也比較高.
我也覺得應該用M模式設定同樣條件再PK一次.

PS: X-pro1的絲瓜看起來比較好吃
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