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th0101 wrote:容我先賣個關子, ...(恕刪) 三組照片,我猜上下上是底片其實各家店掃描風格不同,數位跟底片放在一起比,一個是原始檔案,一個是經過轉換的數位檔,變數多,不一定能得出什麼來。或者說,普通的底掃,也不一定能呈現出底片的全貌、優點,更進階嚴謹的底掃,成本太高,大概也只剩下個人、工作室在玩。我曾經無聊拿同一卷底片,送去給不同的店家掃,我只能說結果天差地遠,要從中去看出什麼調性也不容易,總歸還是「某家店的調性」,凌駕該底片的本性。既然類比經過數位轉換變數如此多,那麼在數位時代,富士公司自己重新定義的色彩詮釋,應該也沒有人可以說它是錯的,然後過去變數大的那個才是對的。以上僅表示個人的想法。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總歸還是「某家店的調性」,凌駕該底片的本性。(恕刪) 中肯!你還沒用"過期底片+街邊爛衝"那差異就不用說了,哈哈有些底片po上網就只能看看而已,拿掃描後的照片來談發色,和底片味都是扯蛋!現在沖掃店能夠按嚴格沖掃流程來走,都鳳毛麟角了一些廉價沖洗,根本達不到底片鮮豔亮麗的最基本的要求...
death0101 wrote:中肯!你還沒用"過期...(恕刪) 現在還有在沖洗的店家,應該都是用機器新鮮的底片沖洗完,色調應該會接近一致不新鮮或是手動沖洗的照片就不好說了再來的差別應該就是掃底的方法了掃底的機器判定可能都不太一樣。除了機器掃底,其實還有底片翻拍nikon es1 es2這些東西還是可以玩,不過翻拍後的東西要進軟體調。其實這篇要拿xtra400來比較,但是底片影像的建立就比較困難,或許有沖洗店願意用同樣是富士的底片沖洗機沖洗,然後再用富士自己的掃底機器去建立,才能比較出classic neg跟X-tra400的差異吧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三組照片,我猜...(恕刪) 認同 曾經想拍底片 想到以後沖印高手肯定鳳毛鱗角 自己又不可能花時間從頭學 就算了 反正可以用的 可以接受的 拿來玩 就是了 何必想那麼多 接受的人就接受 不能接受的就路過 何必用力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