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apsc(400D,50D)-->FF(6D2)-->M43(GF2,GM1,GX9,E-M11 II),整個過程也有十幾年,最終,手邊只留下M43了,其他全出清了。
原因就是輕便性的問題對我而言比畫質重要許多,再說,畫質的差異是建立在差不多同一時期的機子上,M43從1600畫素開始,畫質已經比老aps-c好,老aps-c已經夠用了,那在畫質上還有什麼需要執著的呢?至於什麼立體感,我是覺得鏡頭影響大於片幅,Leica 42.5這顆,立體感就是感覺比較好。M43用到現在最令我訝異的是每顆鏡頭開放光圈就是可用光圈,從中央到邊緣畫質都可用,而且都具有一定的近拍能力,另外要投資鏡頭的花費也低許多。小片幅有他的好,FF有他的優點,看哪個是你需要的。
之前5D3和5D4搭配A6000,GF9,D3300,D5500,晚上回飯店放下行李輕裝簡便出去逛逛或喝杯當地的咖啡就帶APS-C,絕對完勝將近2公斤的全幅,偶爾帶M43還會覺得更輕鬆
現在是Z6搭配X-T2和A6300,最常用的是三台比較起來畫質,性能和重量最平衡的X-T2,還特別搭配很難操作的XC15-45mm減少重量和體積
對我來講各有優點,沒有誰完勝的問題,左5D3右D5500

順便講個笑話,出發之前做功課可能找錯網站,說名古屋星巴克的馬克杯要去JR站那邊的星巴克買,住在名古屋希爾頓離車站有點距離,走了二十幾分鐘到車站人超多排了10分鐘終於買到杯子,買完走回希爾頓想說在飯店隔壁的星巴克喝杯咖啡,結果飯店隔壁的星巴克就有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