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Fujifilm XT2]數位底片的創作實驗《ISO51200》ch.2

jill1124,讓他繼續回文硬拗拉東扯西,估計不久他就差不多要裸奔了………

ps:你覺得要不要推薦他買一本哲學123之類的啟蒙書來看。

jill1124 wrote:
笛卡兒什麼時候跟沙...(恕刪)
這個討論真的好複雜啊,必須偷做功課研究一下
理性主義-笛卡兒-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
存在主義-沙特-我在故我思-(雖有中文資料,查無原典)
存在主義-海德格-我在故我思-(同樣有資料,查無原典)

以下提出假說:笛卡兒我思故我在思想是明確且被普遍接受的,也就是思考懷疑的主體本身存在,這也是被歸類於理性主義的部份性質。沙特或海德格所提我在故我思,因查無原典推論為後人由存在主義所做引申義,這邊不談沙特我沒讀過,也不談海德格我讀不懂。重點在兩段話同時提出如何可能,深究兩者已於前篇回文中提過論述基礎是不同的,應當著眼在後者所代表的存在主義做為理性主義的批評者,舉例來說如同並陳雞的羽毛與整隻兔子來說一個是雞一個是兔子,雖然略微牽強但是可以接受。由此結論樓主所談有理可循,但是同時又一再提到的存在論,對我來說實在過於含混而無法理解,可以告訴我這個指的是海德格的存有、沙特的存在還是形上學的實體論嗎,或者其實真正要表達的只是某種心理學所指的存在感?

PS.我思論證一般理解應指向為前篇回文所說懷疑論,得出事物必須由經驗去認識,存在則是次要。而存在主義則由存在做為核心,導出樓主所引我在故我思,立論基礎和方向如同前者為起跑後者為終點線,難以在同一層面對比。
jill1124 wrote:
不是存在主義你扯海德格做什麼
存在論又是什麼?
你花名滴逆...

建議回去一個字一個字讀,海德格是針對Rorty Richard所說存在感恐怕只能是過程或軌跡,倘若仍要區分「創作者與評論者」、「觀看者與被觀看」,則仍陷入傳統主客二元的思維中。

「存在論是什麼」?不知道可以去查google。



jill1124 wrote:
你的「我在,故我思」又是什麼?
你發明一個不存在的名詞,
然後又要批判人家不懂“不存在的名詞”的涵意,
又要人家思考你莫名其妙生出來的“不存在的名詞”,
你誰啊…

你認真?我發明「我在,故我思」?你確定這名詞?



jill1124 wrote:
笛卡兒什麼時候跟沙特咧我在我思了?
沙特什麼時候引用過笛卡兒的數理邏輯了?
從沙特入手可以得到什麼我思故我在了

您46樓的回覆「存在主義跟我思我在的一點關係都沒有係好嗎」是針對樓主44樓的回文「基本上我認識多數人不能直接判讀『我思,故我在』與『我在,故我思』的真正意義,與其他類似此類哲學論述」,故推論您所說「我思我在」涵蓋「我思,故我在」與「我在,故我思」(而且其實你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什麼),建議您google「我在,故我思」。



Rorty Richard wrote:
版主,你知道「被打臉」是啥意思嗎?顯然你似乎把「打臉」和「被打臉」的意思搞反了,看來你的中文程度真的有問題。
不過能像你這樣,硬要談論自己不熟悉的領域,然後自曝其短被大家炮翻,還能夠以為自己是正確的……真的不多見。衷心的建議你,被批評就別氣pu pu地還要硬拗,自己發文要大家上來給意見討論,然後被批評了又開始顧左右言他,要別人談又不許人談,何必呢?
ps:你好像把我和別人搞混了。

不錯喔,這句話還你「被批評就別氣pu pu地還要硬拗」。
Rorty Richard wrote:
jill1124,讓他繼續回文硬拗拉東扯西,估計不久他就差不多要裸奔了………
ps:你覺得要不要推薦他買一本哲學123之類的啟蒙書來看。

我是蠻推薦你們兩個一起讀,想必能在學界創造高峰。



C.楊 wrote:
這個討論真的好複雜啊,必須偷做功課研究一下
理性主義-笛卡兒-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
存在主義-沙特-我在故我思-(雖有中文資料,查無原典)
存在主義-海德格-我在故我思-(同樣有資料,查無原典)
以下提出假說:笛卡兒我思故我在思想是明確且被普遍接受的,也就是思考懷疑的主體本身存在,這也是被歸類於理性主義的部份性質。沙特或海德格所提我在故我思,因查無原典推論為後人由存在主義所做引申義,這邊不談沙特我沒讀過,也不談海德格我讀不懂。重點在兩段話同時提出如何可能,深究兩者已於前篇回文中提過論述基礎是不同的,應當著眼在後者所代表的存在主義做為理性主義的批評者,舉例來說如同並陳雞的羽毛與整隻兔子來說一個是雞一個是兔子,雖然略微牽強但是可以接受。由此結論樓主所談有理可循,但是同時又一再提到的存在論,對我來說實在過於含混而無法理解,可以告訴我這個指的是海德格的存有、沙特的存在還是形上學的實體論嗎,或者其實真正要表達的只是某種心理學所指的存在感?
PS.我思論證一般理解應指向為前篇回文所說懷疑論,得出事物必須由經驗去認識,存在則是次要。而存在主義則由存在做為核心,導出樓主所引我在故我思,立論基礎和方向如同前者為起跑後者為終點線,難以在同一層面對比。

所以44樓:「基本上我認識多數人不能直接判讀『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的真正意義,其他類似此類哲學論述,那麼如果是對這種已知的有完整討論的哲學命題有興趣,大可自己去深究其奧秘,因為這類討論不是本作品最後會節錄的。」

也就是說A『我思,故我在』、B『我在,故我思』、C其他類似此類哲學論述
看來版主是無意認真回覆了(開始裸奔了),連語氣都和初始發文時有很大的落差……

我想一定是大家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問題,才會讓他聽不懂我們想說啥……

不如我們來談點有用的………

昨天經一位版友回文告知,我才知道原來過去對四神湯的認知有誤,顯然自己尚未真正品嚐過好喝的四神湯,不知諸位版友有無好喝的四神湯店家可以推薦?

最好可以是台北的店家,因為我比較容易去,目前有找到一些關於四神湯的論述提供參考(如下),大家若有其他資料亦請不吝提供,感恩!


-----------------------------------
[四神湯的功效]
「四神湯」原本的名稱是「四臣湯」,是芡實、蓮子、淮山、茯苓這四味中藥(四臣)搭配豬肚一起燉煮的中醫藥方,這「四臣」有互相加乘的作用,具有溫脾、健胃、補腎、利濕的效果。 為了使這道藥膳更加美味,一般常加入當歸;而為了加強利濕的作用,則增加薏苡仁。 另外,豬肚本身就有顧脾胃的效用,所以豬肚也可以增強四神湯的功效。(資料來源: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client=ms-android-om-lge&q=四神湯功效&sa=X&ved=2ahUKEwiYuazwp-jdAhUKabwKHUFFD3MQ1QIoBXoECA0QBg&biw=360&bih=616)

---------------------
[四神湯的基本做法]
「四神湯」民間傳統的藥膳,原本被稱「四臣湯」,是由四味中藥(芡實、蓮子、淮山、茯苓)燉煮豬肚的藥方,這「四臣」具有加乘的作用,有溫脾、健胃、補腎、利濕的效果,在民間為了使四神湯更加美味可口,常加入當歸,另外也增加了薏苡仁來加強利濕的效果。

執業中醫師賴睿昕表示,通常四神湯的藥材含有大量澱粉,若單獨燉煮,口感較澀,素食者可加入豆類製品,而葷食者可加入排骨、豬肚等食物,以增添滑潤的口感。

賴睿昕指出正規四神湯的做法需準備的食材有,芡實、蓮子、淮山(山藥)和茯苓,四者均量,豬小腸和米酒適量。

做法是先將豬小腸處理乾淨,整條川燙後不要剪開備用;在將芡實、蓮子、淮山(山藥)及茯苓用水洗淨後,加水浸泡20分鐘,然後把主食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大火煮滾後,撈掉浮沫後改為小火,煮至豬小腸熟爛,再放入當歸煮出香味即完成,在食用前,再將豬小腸剪成一小段、一小段,再滴幾點米酒提香即可。

由於四神的的四味藥材具有抗癌的功效,因此十分適合癌症患者食用,若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建議平日也可食用四神湯來保健,另外像是血糖過高的民眾,也可將四神湯可當飯食用,來達到減輕血糖,並可漸漸恢復體力。
(資料來源:https://tw.mobi.yahoo.com/news/正規四神湯-中醫師教你煮-160000727.html)
h l a l o wrote:
故推論您所說「我思我在」涵蓋「我思,故我在」與「我在,故我思」(而且其實你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什麼),建議您google「我在,故我思」...(恕刪)


還在“我在故我思”
是海德格講的還是沙特講的?
哪一本著作寫的?
反駁“我思故我在”的作用是什麼?
為了證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嗎?

笛卡兒為什麼講 Cogito, ergo sum,
難道他發現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了嗎?

笛卡兒講的是推理邏輯上的方法論,
(大前提)正在思考的東西存在…
(小前提)存在的東西正在思考…
(結論)所以,存在正在存在…

因此…
Cogito 和 sum之間就會建立在幾種關係上:
1,假設我思考,那麼我必然存在…
2,假設我不思考,那麼我存在或不存在,無法確定…
3,假設我存在,那麼我思考或不思考,無法確定…
4,假設我不存在,那麼我必然不在思考…

笛卡兒在講的是這種東西,
海德格和沙特能用存在主義的社會思想去推翻數理邏輯嗎?

“查無原典”,
就是一堆像你這樣的人在那邊自己補腦吊書袋兒啦!
h l a l o wrote:
「存在論是什麼」?不知道可以去查google...(恕刪)


“存在”很多人講,
意義大不同,
啊你的存在是那種存在?
你要自己講啊…
大家別吵了,就讓這帖子沉到深處吧,這版主很明顯就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了,已經沉溺在自己的「藝術」裡面了,多說多討論根本無益。

對付這種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漠視
h l a l o wrote:
「尤以現代 藝術而言...(恕刪)


真是精彩的實驗創作
期待看到更多的分享
所以為什麼數位底片=ISO51200
無法理解
我自己的想法啦
以前相機的感光元件就是底片
後來發明了CCD和CMOS之後取代了底片
那CCD和CMOS不就是數位底片了嗎
問題是那個ISO51200到底?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