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重拾攝影樂趣 Fujifilm X-Pro2

我從X-Pro1剛上市沒多久就買用到現在
也沒有換pro2的打算
體積這種東西見仁見智
不是越小就越好
當初就是想要換有質感體積又比單眼小一些的相機
那時候那些GF1等相機對我而言太小台了,又輕又沒質感
剛好出了pro1,我立馬把D700賣掉
至於重量,這點重量對男人而言真的沒甚麼
影像的捕捉 eternalray1987.blogspot.tw
那個...我只有看到Eli...有相機評測嗎!!!在哪?
攝上了影 https://www.facebook.com/jlogitech
雷小少 wrote:
Iso跟快門速度做...(恕刪)


那個過片撥桿的設計還真有趣
連快門鈕都在那塊盤上,是3合一
所以嚴格上來說,和X-PRO2的2合一不一樣

很好奇那塊盤要怎麼操作?曝光補償要如何調整?如果再加上AE補償調整是四合一了吔
那個指針的指示窗真的是滿滿的機械感啊
要EV 補償只能在 AE時用

所以要嘛自選快門 1/2000~B, 要嘛 AE, AE+2 ~ AE-2

是的,那個指針儀表真的是太黯然太銷魂了

DannyHwang wrote:
單PEN-F發表後...(恕刪)


體積不是重點
重點是外型
老天可以許一台PEN-F的外型
然後X-Pro2的色彩
D5的對焦系統與pana的4k錄影
然後只賣我三萬元就好~~

effo wrote:
要EV 補償只能在...(恕刪)


明白,感謝E大的解說

很小心 wrote:
我從X-Pro1剛...(恕刪)

註記一下。
那個曝光時間/感光度轉盤讓我有看到Nikon FE2的錯覺,
Pentax SP和Praktica LTL3也是二合一但風格更不一樣.

話說為什麼ISO 3200的表現比ISO 1600還要好、ISO 12800的表現比ISO 6400還要好?
-
感覺樓主偷裱SONY耶..
沒有語言,不代表沒有意見.

雷小少 wrote:
Iso跟快門速度做在同一個轉盤,Xpro2並不是第一台

第一台應該是Epson rd1


底片機的話很久以前就有這樣的作法了 ...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