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錐 wrote:
大大的簡單分享可是一...(恕刪)
感謝,底片拍到現在有超過10年囉....
Fujifilm的色彩還原其實私下覺得與“真實”有一段距離,每個色相在軟片模擬下似乎都有Fujifilm自己的詮釋手法
即便是標誌著STD 的軟片模擬 PROVIA也帶點底片的色調..
不像一般品牌的相機,有“中性”或是“標準”這種寫實為主的“安全”色調
當然不愛Fujifilm這樣潤飾的色彩的用戶(如果有的話),也可用RAW 檔拍攝,當作一般的高畫質APS-C相機使用也可....
如JPG直出如下

X-E2 + XF 35mm f1.4R, ISO 200, JPG直出, Film Simulation: Pro Neg. Std , Shadow +1

X-E2 + XF 35mm f1.4R, ISO 200, JPG直出, Film Simulation: Astia , Shadow 0
原廠設定的軟片模擬有相當鮮明的特性, Pro Neg Std有良好的層次/寬容度與色溫容錯能力,Astia 較高的反差與彩度也很順眼,暖色調也明顯加強。
如果不滿意“富士色調”也可用RAW檔調整

X-E2 + XF 35mm f1.4R, ISO 200, RAW > Apple Aperture 高光拉回 >Adobe Photoshop 去除皮膚瑕疵
用RAW 檔可以發現高光可以找回完整細節,讓誇張的RAW檔體積發揮點作用:)
不過膚色陰影的黃色雙色溫就稍微浮現,不像Pro Neg Std那樣乾淨
若需要大規模多圖層編修還是建議使用 RAW,Fujifilm 的JPG的壓縮率稍高(檔案都在4MB左右),漸層色調較容易在複雜調整中損失連續階調(當然其他相機也是如此)
amytpc wrote:
真的是最值得推薦的好...(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