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

FUJIFILM X系列轉接手動鏡蓋大樓


yorumask wrote:
1952年1月~11月生產,271公克,VER 2版本
距今62年的老鏡~~


有神快拜!!

我只感覺有夠沉的,一點都不覺得只有271g耶...這棵的散景我不太會說明,但是就是看了頗舒服的...
下面是X-Pro1拍的:

DSCF1106 by 陽光宅爸, on Flickr

DSCF1105 by 陽光宅爸, on Flickr

DSCF1109 by 陽光宅爸, on Flickr
CANON L39鏡頭
鏡身的用料其實都很講究札實

畢竟那個年代鏡頭還是一種高檔的工藝品

271公克算是輕了,135MM/F3.5,淨重437與577公克(不同版本)

帶那管出門總笑說,拿了一台斤負重
============================
CANON L39鏡頭
他的散景我自己用過的感覺是

不會很硬、不會過分銳利、散景也不是很醒目的突出,溫溫的散開

一種細緻優雅的味道,對人眼很友善

以L39卡口50MM標準鏡來說

這顆50/F1.8雖然價位的C/P比不上蘇聯頭

但是整體表現而言C/P值是還是很高的
(誰叫他上面還有0.95、1.2、1.4、1.5這四顆壓著)

yorumask wrote:
CANON L39鏡頭
他的散景我自己用過的感覺是
不會很硬、不會過分銳利、散景也不是很醒目的突出,溫溫的散開
一種細緻優雅的味道,對人眼很友善


沒錯~沒錯~就是這樣的感覺~


yorumask wrote:
以L39卡口50MM標準鏡來說
這顆50/F1.8雖然價位的C/P比不上蘇聯頭
但是整體表現而言C/P值是還是很高的
(誰叫他上面還有0.95、1.2、1.4、1.5這四顆壓著)


我當初是為了找個M口的小標頭來當75用,因為DSLR的轉接下來都太大顆,結果就看到這棵神奇的觀音牌...
價位上前手給了一個頗優惠的價錢,不用Contax 50/1.4的一半價,甚至連50/1.7的三分之二都不到...
Otakuchen wrote:
(恕刪)


恭喜收入了一顆好頭

L39轉接到富士,尾巴多了10MM(27.7 VS 17.7)
其實以50MM這個焦段老鏡頭跟現代自動鏡頭相比,就算是各家SLR(單反相機)老鏡頭轉接到富士,也不會太大顆

我自己是因為已經有了兩顆
RICOH P RIKENON 50/F1.4(傳聞中蔡司設計與代工,與CONTAX 50/1.4是攣生兄弟)
CARL ZEISS ICAREX ULTRON 50/F1.8(現役主力APSC 75MM焦段鏡)
為了避免防潮箱【自體繁殖】,所以這個焦段只好暫停

不然 觀音L39是值得收藏與使用的鏡頭
小弟最近從M4/3跳槽XE1
目前主力是Konica家的鏡頭
目前有28 50 35-100 135
請多多指教

附上我家小女兒~
Sigma AR 28mm f2.8 macro

X-Pro1夜間拍出來的感覺有點底片味耶~
不過光圈開F2真的難對焦...







今天去朋友車店拍單車~Canon CERENAR 50/1.8 L39










X-E2 + M42 Fujica 135mm f2.5



X-E2 + M42 Fujica 135mm f2.5


X-E2 + M42 Fujica 135mm f2.5



X-E2 + M42 Pentax Super Takumar 28mm f3.5
http://www.flickr.com/photos/sammifang/
XE1轉接NIKON 28-80mm









XT-1 + Contax CY VS2870:









XT-1 + Canon SERENAR 50/1.8 L39:






  • 1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