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準[騙人布] wrote:竟然有人在嘴每種片幅(恕刪) 又一個腦補別人說同光圈的所以你也拿手機鏡頭放上4433試試呀窮苦人 wrote:因為你很明顯沒搞清楚...(恕刪) 所以就不能說等效景深這概念了?你引用的文章就是計算彌散圓尺寸,莫非他不是談景深關係?至於你說的系統概念我當然明白,也正因為系概念,我才說等效景深下快門速度增加,這系統確實就是讓人放三腳架上慢慢拍的,莫非不是?
flody wrote:又一個腦補別人說同光(恕刪) 所謂“概念”就是放在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解釋,我很認同等效焦段/光圈/景深的“概念”,他并不是真理也不是定律,有些人就喜歡拿數學/物理公式去證實你的概念是錯誤的從而得到成就感。不同片幅要不然就別比較,可是如果要告訴新手怎麽去理解相同焦段/光圈在不同片幅拍出來的效果,就一定要用等效概念解釋,講那些物理專有名詞和公式只會讓新手聼不下去。全幅相機35mm鏡頭光圈f2 / 快門1/400 / ISO 100 拍出來的要用APSC得到類似景深/焦段的照片就要用23mm鏡頭光圈 f1.4,這時有人就會説可是APSC快門會比較快,然後開始講入光量,但全幅ISO比APSC好,你可以提升全幅的ISO去得到一樣的快門,所以結論上還是一樣。真的沒什麽好吵的,重點是要用什麽角度去理解這件事情,從科學物理角度,還是從爲了得到一樣的成品的角度。
神準[騙人布] wrote:竟然有人在嘴每種片幅(恕刪) 路人經過.....其實他們不是吵這個!例如 : 這張散景!中幅怎樣的焦段 光圈 距離能拍出來 , 全幅怎樣的焦段 光圈 距離能拍出來 !!!!當能拍出來後 , 快門速度一定不同焦段 光圈 距離 快門速度全都不同,設法把它們儘量等效!!!
銀★Club wrote:路人經過.....其(恕刪) 不,我的出發點其實比較接近騙人布...你說的才是趨近flody因為他要說的是,不同片幅下相同散景要改變的曝光參數。而我說的是不同片幅下相同光圈下的曝光參數所以我後面根本就沒回,因為根本沒有共識,而且就算真的有共識,這東西後面討論的又是一個問題因為拿景深的表現去衡量一個系統值得與否,那是值得商確的。鏡頭這東西也不是只看景深來決定價格合理與否...研發成本、產地.、鏡頭本身用料、WR表現,都會影響最後價格。
窮苦人 wrote:不,我的出發點其實比(恕刪) 11樓 12樓都在講等效了........也就是,相同的畫面中幅 全幅儘量弄成一樣!!!理論 公式不用管,算出來不可能一樣騙人布那個,是同距離 同鏡頭比較,不是以拍出來的畫面相同為前題,跟"等效"關係不大
銀★Club wrote:11樓 12樓都在講(恕刪) 對....我知道等效光圈是指景深。但我想到的是,他在講曝光。事實上他在講的是,要把兩個不同的片幅相同景深下,改變了光圈後,快門或ISO會有什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