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富士 X-T20 輕旗艦蓋小樓 (誠邀)

sympholin wrote:...獨立的光圈、快門、ISO旋鈕,除了特立獨行、別樹一格,有什麼實際好處?大家用這種相機不是都眼睛貼著觀景窗,直接用泛用旋鈕來調整光圈、快門不會比較方便?

很多人是衝著實體操控而買的(包括我在內),你用不習慣就趕快退貨吧!

至於如此設計"有什麼實際好處"!?不用開機浪費電力,曝光三要素一目了然
算不算其中之一!?凡事都得透過LCD(EVF or OVF)不嫌麻煩!?
即使單眼機皇要調參數一樣得開機吧!?

拍照過程中你的相機是一直黏在眼睛上不拿下來的嗎!?

更何況...,每個實體轉盤(環)都有個紅A(Auto)檔位,轉過去就自動了!

富士讓你有得選結果你氣到想摔機,還特地浪費時間發一大篇抱怨文,

這些時間用來翻一下說明書不是更好!?
+1

我也是衝著有實體鍵才跳槽fujifilm的,色彩反而不是我選富士的考量

之前用其它牌無反apsc常常要進選單選老半天才真的讓我想摔機

至於那1~4點缺點,除了第3點我沒用過之外,1,2項在x-t10都可以,沒道理x-t20不行,

第4項不是都選擇觸控對焦拍攝,當然就觸控就拍攝了,這算是問題嗎?

chinghuiw wrote:
用久一點再上來開槍。你說的這些都是可以調整的,


感覺某人有點像是故意來亂的,和某些在ptt單眼版一樣,看到fuji就抓狂,鏡頭亂批評一通

只取一瓢飲 wrote:
很多人是衝著實體操控而買的(包括我在內),你用不習慣就趕快退貨吧!
至於如此設計"有什麼實際好處"!?不用開機浪費電力,曝光三要素一目了然
算不算其中之一!?凡事都得透過LCD(EVF or OVF)不嫌麻煩!?
tony46 wrote:
+1我也是衝著有實...(恕刪)

現在很多相機有自定義鍵 快速切換基本上不是太大問題
若有此台購買疑慮朋友可以參考以下影片 個人覺得介紹的蠻清楚的 大致上的重點都有說到 大概一個半小時 不過是英文喔 目前還未提供字幕
http://www.flickr.com/photos/92062450@N06/sets/

sympholin wrote:
小弟是OMD EM...(恕刪)


都可以想一個晚上決定不退貨了

那也可以再想一個晚上 決定退貨阿XDDDD


相機品牌那麼多~ 一定有一個你喜歡的吧?

不用執著於富士~ 真的!!!


FUJI趕快更新觸碰螢幕的韌體比較重要QQ

不要學C一樣,一直想擠牙膏好嗎Orz

昨天剛到手X-T20,回到家立刻把玩沒多久
隱隱約約可以聞到一點點的燒焦味
後來靠近一聞,發現是電池插槽那邊
我打開拿起電池一摸,並沒有過熱的情況
但確實有一點點燒焦味
之後將電池充飽電後,再測試看看
還是有同樣的狀況

我之前的X-E1和手上另一台GX7都沒有聞過
想請教有X-T20的各位
你們也有這個問題嗎?這個現象是正常的嗎?
nxwo wrote:
昨天剛到手X-T20...(恕刪)

請問用USB充電並同時開啟機身時會充電嗎
試了一下似乎要關機才行 說明書好像也是這樣寫
如果可以同時使用並充電的話就好了 這樣就可以拍縮時攝影再插個行動電源
這台有個隱藏缺點就是腳架孔就在電池艙蓋旁邊
如果鎖快拆板就會擋到開關 換電池跟記憶卡時稍嫌麻煩
另外wifi傳輸的檔案為JPEG的樣子(似乎不能傳RAW?)
http://www.flickr.com/photos/92062450@N06/sets/
郭紹南 wrote:
請問用USB充電並同時開啟機身時會充電嗎
試了一下似乎要關機才行 說明書好像也是這樣寫

應該可以吧,只是當USB碟,用電很少啊。
但真正的驚喜是,
用USB供電時,可以正常操作,拍照、錄影,通通行。
但,不能接電腦,要用USB充電器或行動電源


也就是說,加買一顆專屬電池備用就夠,以後:
出門有俗又大碗的行動電源就不怕沒電!
棚拍或長錄影不需靠假電池轉市電供電。
(也許值得試試,4K錄影是不是依然有10分鐘的限制)
要注意,手冊有說,USB線長不能超過1.5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順便在這裏一併回覆樓上諸位的圍攻,就此打住,免得樓越來越歪。

先說一點大家會舒服一點的。

私以為,X-T20是市場上畫質最好的高性價比無反。

比起三倍價格的是A7 R2,如果用不到它的高畫素,畫質大概就輸個1.5個stop。
比起A6500,畫質勝一個stop,操控嘛,我是不能接受單滾輪,主要是不想用那個機背轉盤玩碟仙。

比起M43陣營,二倍價格的GH5,EM1-Mark2的畫質都不在同一個檔次,同個價位區間的EM-5,GX-8等更不用說。

為了這個畫質和性價比,我只能逼著自己忍受它許多許多缺點。

第一,手冊我都讀過,但很多層層相扣的細節很少提到。還有就像上面USB充電這麼簡單的事情,手冊可沒明講可以用USB充電(是說你插上用就早晚會自己發現嗎?),甚至是盡信手冊反而會被侷限或誤導。

第二,我特別提出的照片檢視的問題,除了放大只有五倍這一點,其他幾點都是在按下快門拍攝後立即檢視的時候。其中最不能原諒的的(台灣人看日本人),觸控設成對焦拍攝時,點觸螢幕居然卡哧一聲就盲拍,這時的螢幕可沒任何變化,一直只顯示著正在檢視的照片。

第三,機構方面諸多缺失,輸O家的EM-10很大:

首先,它的快門、曝光補償轉盤都太緊,二顆前後滾輪又都太鬆,手感回饋也都不夠明確。後滾輪的位置也太低,不好使。

EM-10就給你二顆金屬滾輪,又大又厚,鬆緊適中,手感明確,質感一流。

我知道,快門、曝光補償轉盤會那麼緊,是因為前代太鬆。但這樣矯枉過正,其實還是機構設計功力不夠。E-M10的模式轉盤就夠緊度合宜,不會進出包包就動到。

另外,幾頂那唯一的一顆功能鍵,又小又幾乎和機頂齊平,難找難按。

再來是手把。
它的手把比前代加厚墊高,但因為隆起的脊頂過於尖峭,好像緊握著一個扁平石頭的周圍,很不舒服。反觀E-M10,機身更短、握把更淺,握感卻好得多。

機背這一面也很糟,單手抓握,十次有三到五次會誤觸十字鍵的右鍵,逼得我忍痛把這個鍵的快捷功能關掉。

播放鍵放在左側,不方便,我現在把A-EL設成播放鍵,但原本播放鍵不能更改功能,只能將就用。
選單
Fuji獨家的分離畫面對焦變成幾乎沒有實際作用的霧面合焦框。

其他還有許多功能應用上的缺失、困擾,講不完。
比如說:
4K錄影時沒有人臉偵測。

快捷功能表只有圖像,沒有輔助文字補註,更沒有進一步說明。

而且在一個功能裡改變選項的方式很幼稚,不會另開一行或疊現另一個小框列出所有選項,讓你一目了然,就只能在那個功能按鈕框裡一個一個往前往後挑。這一點很嚴重,以後即使補上觸控選單也不會方便多少。

還有很多很多,升等X-T2或X-Prp2也不會有什麼改善。

sympholin wrote:
但真正的驚喜是,
用USB供電時,可以正常操作,拍照、錄影,通通行。
但,不能接電腦,要用USB充電器或行動電源。


sympholin wrote:
第一,手冊我都讀過,但很多層層相扣的細節很少提到。還有就像上面USB充電這麼簡單的事情,手冊可沒明講可以用USB充電(是說你插上用就早晚會自己發現嗎?),甚至是盡信手冊反而會被侷限或誤導。


我很確定你根本沒讀說明書
甚至我開始懷疑你到底是不是真的買了 X-T20

手冊 P.35 就有提到 USB 充電一事
上面也明講充電時「請關閉相機」,就是「開機狀態不會充電」的意思
實際上你隨便接個行動電源也知道,開機狀態下充電燈並不會亮
螢幕上的電池圖示也不會閃,當然就是沒在充電

你看不看說明書不干我事
但拜託不要上來誤導大家好嗎




PS.
日本原廠其實不建議用行動電源充電
現在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快充電源跟變壓器
那個都不在富士保固之內(現在充個手機不用原廠線都可能會燒焦了)
所以他手冊只建議你用電腦充電
當然實際上用好一點的變壓器或行動電源
一般不會有問題就是
我道歉,這裏確定是我弄錯了。

我還沒開封附的手冊,一來還在鑑賞期,二來我從不看中文手冊,各種3C設備的語言也都設成英文,iPhone除外,相機如果有多國語文則一向設成英文,因為國外的資訊比較豐富,詞語對照比較方便。

總之,我看的是英文的線上手冊,我從目錄直接翻到 Connections那一章裡面的Connecting to Computer via USB,這裡面就只講接電腦傳檔,我壓根沒想到,Connections裡的USB這樣的章節裡,會隻字未提USB充電。

至於用變壓器充電那一章,有幾個人會去看?英文手冊裡是放在First Steps裡的Charging the Battery,我還是有稍微看了一下,但前面落落長都是講用充電器充電池,接電腦充電放在最後面一小塊,前面還放了有一大段小字的警語框,我那時大概認為這一節就這麼結束了,後面就略過了。

至於我有沒有買X-T20,有圖有真相:
旁邊那一台是我一直拿來比的E-M10。
白色那一塊是行動電源,正在測試2.1A供電時能否開機時充電(關掉相機的節能功能),快一個鐘頭了,看來是不行,機身比正常使用更熱一些。
稍早試過1A的,確定不行,電力還會繼續往下降。
等一下會再試試iPad和iPhone的充電器。

我不知道01是什麼生態,會很多人沒事上來亂入嗎?人與人之間這麼缺乏信賴。


sympholin wrote:
為了這個畫質和性價比,我只能逼著自己忍受它許多許多缺點。


或許嫌貨人才是買貨人,但S大您得逼著自己去忍受的幾個問題,對已經習慣富士功能Layout的人來說真的不是啥問題,甚至習慣後比起雙滾輪更為直覺...

就像單反裡面Nikon跟Canon的layout還有邏輯可以說是完全不同,快門感覺更是軟到一個不行,對已經習慣nikon的小弟來說,每每拿到canon就想摔機器(可這是別人的又摔不得),這樣小弟就可以認為canon的的layaout跟機構有很大的問題嘛?

有道是有愛無礙,如果真心喜歡(或是不得不喜歡),於其用負面的想法一邊用一邊忍受,不如腦袋放空重新接受新事物新邏輯,這樣用起來不是會快樂一些嘛??XD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