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久等了!X Pro2


WADE_KENNETH wrote:
我知道 X100T 已經解決
一般拍攝問題對焦問題
但是不是連近拍時 ( 離主體近 )
對焦問題一樣已經解決?
因為沒太多接觸 X100T
二代混合式觀景窗解決對焦問題的方式
是在觀景窗右下角開啟一個電子取景畫面區塊

既然已經是電子取景畫面,
當然就沒有視角差造成無法正確對焦於主體上的問題
所以跟距離遠近沒有關係

zakkwang wrote:
取景偏移還算小事, 比較嚴重的問題是在大光圈下景深淺, OVF模式無法判斷主體是否有正確合焦
這個問題讓它的OVF實用性不高(雖然爽度很高)


小弟只有X100一代, 我的想法供參考(先說我是老用家從底片機開始, 所以思維不一定一樣)

OVF 越近誤差越大, 特別近的時候是無法彌補, 只能憑感覺或回放那時來確認是否照到你要的

OVF 對焦, 因為他會自動平移, 但根據經驗還是偏差或錯誤機率很高, 我都是用對焦尺來瞄一眼, 看是否有誤(常常明明照一公尺物體他給你對三公尺外), X100 是 35mm/f2 鏡頭, 如果Xpro 加上 56/1.2 , 90/2 想必會很痛苦

我的習慣是誤差當作無法避免的特性失敗就算了, 近處又認真要拍到時就開 EVF吧

zakkwang wrote:
二代混合式觀景窗解...(恕刪)


謝謝解釋
希望可以解決 X-PRO1 OVF 實用性不足問題

wayne,chien wrote:
最最最重要的恆昶報...(恕刪)



X-Pro2 預計將會在二月份以 US$1,700(約 NT$56,900 / HK$13,000)的單機身售價在海外開賣~我只有看到這則消息,國內目前找不到相關資料~
【X-Pro2:那些規格表上沒寫的事】

今天聽完演唱會,順便繞去富士總部聽最後一場的 X-Pro2 座談,整理幾個印象深刻的點。

・X-Pro2 的「快門/ISO 鈕」總共用了 38 個零件,而為了確保耐用度,其中九成以上的零件是金屬製,而這些精密金屬也採用了新的製程(粉末冶金)

・X-Pro1 機頂部分的金屬非常難塗裝,如果有注意其他機種的鋁鎂合金機身就知道,大家都塗成粗粗的顆粒狀,只有 X-Pro1 做得無比光滑,原因是鋁鎂合金塑型冷卻之後表面會凹凸不平,雖然工廠員工會用砂紙手工磨平,可是只要一上漆,這些凹凸又會通通跑出來,當初實際量產後在生產線才發現這個問題,生產很花時間,但還是硬著頭皮做下去。X-Pro2 在開企劃會議的時候,廠長特地一大早就來說「你們要幹嘛都可以,那個機頂的塗裝拜託改掉」,可是實在很漂亮,所以這次也保留。

・前後兩個轉盤都是前所未有的金屬製,而且這次做到防塵防滴還可以當下壓鈕(主持人吐槽:以前我們在做 X-T1 的時候轉盤要做防塵防滴你們就說辦不到,快門線也說辦不到,果然還是要逼一下才生得出來 XD)

・八向搖桿經過很長時間測試,也參考各家搖桿,才變成現在的形狀。本來覺得做成香菇形狀一定超好推,結果實際做下去完全不好用 XD(照現場談話,感覺八向搖桿也會放到 X-T1 的下一代)

・OVF 為了做屈光度調整,整個重新設計,這次光 OVF 成本都可以做一支鏡頭。X-Pro1 的 OVF 構圖框只能支援到 60mm,X-Pro2 因為 EVF 解析度提升可以到 140mm(主持人又吐槽:我還以爲 X-Pro1 那時是因為鏡頭最遠只出到 60mm 的關係)。而 X-Pro2 這個 OVF 的好處就是,視野率超過 100% ,所以可以看見畫面之外的東西,也方便構圖,裝上望遠鏡頭更可以像別家廠商的「紅點瞄準器」一樣使用,生態攝影非常方便。

・X-Pro2 的詳細規格發表之後,設計團隊看了很多網路上的留言,最多人質疑的就是「換成 2400 萬像素的 CMOS,高 ISO 會不會變差?原來的鏡頭畫質撐得住嗎?」
這次的 CMOS 像素提高,雖然每個像素的受光量變小,但 CMOS 的進步遠超過受光量的影響,所以這次常用 ISO 也拉高了。有些人一定會問「難道高 ISO 的效果不是用處理器抹出來的嗎?」但 X-Pro2 完全是 CMOS 進化,才帶來可用的高 ISO。
至於鏡頭,XF 鏡頭的解析度對於 2400 萬像素 CMOS 可說是游刃有餘,甚至連 XC 鏡頭都沒問題,完全在我們的預料之中。

・這次的新軟片模擬 ACROS 不僅注重黑白對比的呈現,更重視整體的質感細節描繪,而這都要歸功於新的 2400 萬像素 CMOS,所以其他機種無法透過韌體升級獲得這個軟片模擬。

・彩色軟片模擬的部分也有改進,像是 Velvia 的紅色,舊機種的 Velvia 比較無法正確呈現紅色層次,X-Pro2 的 Velvia 在拍紅色物體時的明暗細節明顯多出很多。有些用戶跟我們說「你們的軟片模擬跟以前軟片拍出來的質感還是不一樣」,其實以前我們在做軟片時,常常也會針對軟片的特性進行微調,所以我們提供的是「現在我們認為最漂亮的 Velvia(以及其他軟片模擬模式)」。

・我們在研究相片畫質的時候,雖然也是會進 Photoshop 放大到 400% 之後再來討論,但我們更重視的是整張相片的感覺,所以我們都會把相片印出來,看看相片最後呈現的質感如何。這些都是追求帳面數字所無法辦到的。
Kotaro wrote:
【X-Pro2:那些...(恕刪)

看了改進很多 但是為何不做翻轉影幕,觸控拍照? 現在新機基本配備了 還有觀景窗影幕有跟XT1以樣大 還是更大呢?

ggyy226688 wrote:
看了改進很多 但是為何不做翻轉影幕,觸控拍照? 現在新機基本配備了 還有觀景窗影幕有跟XT1以樣大 還是更大呢?

翻轉跟觸控
今天我有跟富士的人反應

雖然我是真心覺得像 X-Pro2 這種等級的機種
是不需要觸控(都在看觀景窗是要怎麼觸控,搖桿好用一百倍)

翻轉買 X-T1 就有啦…而且我猜 X-T2 會有觸控
富士都是先在不可換鏡機身(比如說 X70)上放新功能,沒問題才抓回中高階用

EVF 的放大倍率還是 X-T1 最大(X-T1 的觀景窗幾乎是無反最大)
如要旗艦 X-PRO系 有觸控 & 反MON
機會可以說極微
因為 FUJI 完全貫徹 RF 理念
如要請用X-T 系即可
雖然大家的印象中,以及網站的編排上,x-pro系列才是富士無反旗艦,但最近看一篇專訪,富士人員表示:xpro和xt系列都是旗艦產品(也就是雙旗艦),但兩者設定的用途和使用者不同。這是官方說法。

danslarue wrote:
xpro和xt系列都是旗艦產品(也就是雙旗艦),


跟小弟想法比較接近, XT是傾向職業用家機能取勝, Xpro是精品用家品味取勝, 私心認為X100也是旗艦(再更少了點功能多了優雅)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