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Fujifilm xm1 v.s. Nikon d3 JPG直出發色

浮立客 wrote:
但對這樓主這一篇的發文,我卻抓不到點
我.....認真了.....
還是...太不認真了!?XD

的確是太認真了! 有過N台單眼機身的我,看了一下,只會說"喔"!

為什麼會有這種反應,因為早已對單眼的白平衡死心了,我用過的每台傻瓜DC都比同時代我擁有的DSLR強。
就發色而言,各家都有各家的特色,即使同一家不同的型號也有微小的差別。看原文僅僅提到發色,並沒有提及其他方面的比較...
想來僅就「發色取向」在高階機和普通機之間比較也不足為奇--總是有些機子表現膚色更白些,有些則更黃些,有些機子在這種環境下有味道,有些在另一種環境下漂亮....並沒有高低之分。
就個人而言,fuji和Nikon的色彩都很棒,都愛!
所以支持W大不要介意論戰,繼續出自己喜歡的比較文,即使不夠精確,對於正要購機的玩家來說,也是相當受用的~
不知道回文中有多少人用過 FUJI S5PRO...

這種三慢機(存檔、讀檔、連拍)實在令人討厭至極。

但用了5年多…

拿他來拍人實在太好用了…

最近也用了D3200,發現新一代的白平衡對我來說,相較以前的NIKON系統接受度高了許多…
(但仍中FUJI毒不解)

每個人都有自己支持的品牌與結果…

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而不是別人比出來的結果…









曝光那麼暗,
拍出來皮膚還能不黃嗎?
大部分評論膚色的論述都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把曝光拍暗再說人像發色不好,
人的膚色不是用顏色決定,
一個人的膚質好不好,
會影響反射環境光的亮度,
這個主體的皮膚就是反射出來的環境光比較少,
雖然你把整體環鏡抓到正確曝光了,
但皮膚的曝光錯誤,就出現暗沉的膚色,
然後再怪給機身,明明就是自己不會拍,
跟拍景一樣,有的人拍白色的建築物,
說奇怪,明明沒有掛CPL,為什麼天空藍到發黑,
因為白色反射太多光阿,
你要拍什麼,那什麼東西就要抓他的正確曝光,
不是說,阿反正我就平均測光,
拍出來黑就是機身發色差,
再加上每台機身,每顆鏡頭得到的入光量也不盡相同,
一樣的曝光數據,這一台拍出來暗,那一台比較亮,
自己要去抓器材的癖性,
每次01的編輯做大亂鬥,
就只會找個媽豆拍自然光,
歐歐,這台好黃喔,這台好髒喔,那一台顏色棒,
這一台白平衡不準,
甚麼跟甚麼,
白平衡不準,曝光不合人眼真實所見,
那是攝影師的責任,
不是機子的問題。
W大開宗名義說只比較發色,就那麼多人發牢騷
我相信那些對這篇比較文很不滿的,都是Nikon粉
多一篇比較文,可給想買機的人作參考,不喜歡的請不要搞破壞

支持w大

wilhelmina wrote:
again..這篇當...(恕刪)


這種比較文一點意義也沒有,
別拿什麼一般人隨性拍照只求直出照片當藉口,
"一般人"不會因為"隨性"就去買D3這種等級的機子好嗎??

要嘛就同樣場景光源、曝光設定(光圈/ISO/快門的組合)相近來比較,
如果只是求按下快門不管設定來比較結果,
那未來版上出現"D800E vs iPhone"、"5D3 vs 行車紀錄器"的文章也不意外了,
這樣根本是在比爽的啊?!!

更別說室外用ISO三千多的設定了.......
先認識機子如何設定再來談比較好嗎XD

說穿了拿D3當話題只是妳吸引人去看的手段罷了!!




wilhelmina wrote:
參數各調各的
主要就看顏色就好了…


hmm ... 完全可以體會 XM1 的強大




wilhelmina wrote:
不過…話說回來,攝影…本身就不是一件真實的事…也無需要求相機要多真實


同意 攝影本身就包含了紀錄與創作 , 像是星軌車軌 人眼哪裡看的到這種軌東西




wilhelmina wrote:
(就好比淺景深好了,眼睛看到的哪來的淺景深?!)


人眼可以分辨景深吧 ?

其實我發這個文當然接受有不同的聲音
只是我有點驚訝有些不認同的發言甚至連我內文都沒看完?
有些人說:d3不適合你,2000元收??
有些人說:這是一篇充滿偏見的文?拿xx設定比xx設定?等等…
有些人說:這d3拍的,只能說真有錢(???與本有何正相關?)

買d3的人也是人,也要生活隨拍呀…由於沒有第二台隨身機當然用d3,不然難道用手機拍?
若是說技術不如人…說真的,或許各位神人在同時吃飯又要聊天又只是隨拍的情況下也不會帶閃燈帶棚燈還全心全力不停調整參數吧?有時候就只是想輕鬆拍照罷了…(今天他又不是收錢來專門拍照的)


重點是,我發文的時候就有說
是「雙人雙機」同時拍攝
所以另一台d3並不是我拍的…
我如何控制別人與我一樣的設定?

室內d3會縮光圈慢快門大概是希望拍攝合照的時候前後排都清楚所以會有這樣的設定
我看雖然快門很慢但多數都準焦也沒糊掉
至於為何沒有加ev,或許是他覺得這樣可以…
或許是因為加了ev,快門會慢到低於他的安全快門,iso又高過他可忍受的上限?
實際上…nikon系統的測光並不偏暗…亮度是實際上肉眼所見的亮度

而戶外的iso3200應該就是他忘了調回來,室內的時候用3200
在大家走出餐廳他大概想說不可能又合照所以沒有馬上調整
大家希望拍攝的時候就沒調到

但…全幅的3200應該只是一片小蛋糕吧?實際上我個人還覺得戶外二台顏色落差不大
大概就是nikon系統早期的設定都希望後製方便
所以讓黑和白階調更順,所以顯得整張好像灰灰的…(這不就是大家追求的寬容度?不然是?)
像富士jpg這種調法很快就會被說是黑色細節馬上不見,白色馬上過曝,先追求寬容度,然後最後大家後製之後還不是狂拉對比…一_一"

最後我要說的還是…這篇並不是非常嚴謹的一篇正式測試文
但它卻道出了生活隨拍的結果

常常在攝影之路,大家都認為比較大台的,比較貴的,一定可以拍得比較好
因此不停的在追求器材,追求升級
感嘆自已不夠有錢不然全包了一定可以拍得跟神一樣
但…現實是,專業級的相機是給專業級的人使用
不修圖,不會修,沒時間修,不會設定,一台專業級的相機得到的效果往往不如預期
((但我承認拿著大台的大家會給予比較多的關注無誤…))

總之,還是要說…今天若有專業用途,我想有太多xm1做不到的而d3輕而易舉
所以請nikon家的不要如此氣憤
若有人說d3的jpg直出發色比富士的漂亮,我也認同也接受
就像某樓s大說的,富士家的顏色沒有吸引到他…這就足夠…每個人的喜好並不相同
我只是提供一個結果給大家比較
前言也說盡了,一張照片的顏色,經過後製,通常能得到近乎相同的結果…只是後製時間的問題

我另一篇sony rx1和fujifilm xe1的膚色比較對富士家的更不公平
那篇的fujifilim的參數也是設錯,同一張比較圖,f家的iso 高至2000而rx1只有800
但我想並不影響顏色的呈現,影響的是100%檢視的細緻度
(一般來說我都會希望比較參數完全一致,但po那篇文時,rx1已經不在我手上,所以無法再來)



viertel wrote:
討戰? 為何不想成參考呢?買個D3也是有可能買台小相機,這時候參考發色應該很有價值不是嗎?
沒人討你的戰,請問W媽有針對你下了戰帖?引你進來挑釁?
不是說願意分享的文愈來愈少~ 連要簡單的分享一下文章的W媽,都會有這種刻意說成討戰的人來討戰!


+1

無限肥大的自尊心真的是妨礙自己進步的最大敵人。

wilhelmina wrote:
again..
這篇...(恕刪)


我想樓主應該是好意分享,也沒有特別的動機

不過必須提醒一下 "雙人雙機" "參數各調"用v.s.的字眼就不是很恰當

角度跟光線也是會影響感光元件對環境顏色的判別

另外也要告訴樓主一個觀念,每個人、每種風格對攝影的理念有所不同這不用說

但攝影這件事情的終極目的就是所見即所得歐,邏輯上應該是要真實是沒錯的歐

不過青菜蘿蔔各有喜好,就不特別論這點了~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