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新鏡頭乳摸:XF16-55mmF2.8 / XF50-140mmF2.8 及更多

這些鏡頭出的愈多
豈不是離FF得愈遠?

tsubameshi wrote:
這些鏡頭出的愈多豈不...(恕刪)

以目前態勢看似如此
會先推出有機感光款, 推測大概2014年底~2015年初
FF就不用想了
出APS-C的鏡頭和會不會出FF系統這兩件事,會有很大的關聯性嘛?

對一家廠商來說:

在計畫內的事情會發生就是會發生,

不會因為什麼事情做了就造成某件事情的停擺。

如果計畫無法順利進行,那代表這家廠商沒有能力同時應付這麼多的產品線。

另外,難道開發新的系統,就不需要照顧舊的用戶?

我想這很明顯也不是各位希望發生的事情吧。

至於Rumor和Roadmap本來就是要用很開放的態度去看待:

Rumor很多只是來源者提供的一些訊息,並未經過官方證實。

而Roadmap也是一個可能的規劃,隨時都有可能更動,

像最近的10-24一直拖到最後一刻才知道今年三月才會鋪貨不就是很好的例子。

如果你要在一個目前現實中並不存在的東西和一個已經存在的東西之間做取捨,個人覺得太辛苦了一點。

何不先好好的掌握你手上的機器,樂觀的看待Fuji放出來的每一個新的資訊,等未來消息更明確了,產品的質量確定符合你的需求了,再來規劃你心中最理想的配置?


23這焦段非常好沒有錯,但是他最近對焦距離和放大倍率有點悲劇。

因為我從X-E1剛出來就在等23 1.4,但是出來後發現這個致命傷~

或許是我比較常拍食物或是桌上的物品,我覺得最近對焦距離和放大倍率是我比較在意的。

不然單純以焦段來說,我也是推23的。

snowmen wrote:
這還是要看個人習慣吧...(恕刪)
我也是覺得富士先把手邊的顧好比較重要,況且機身性能一直到X-E2才有辦法跟其他家比拼。

鏡頭以目前富士我覺得都還算不錯,只是產品定位稍微模糊了些。簡單說就是很會打自家人的臉~

就目前技術來說,FF隨身機的機身做出來都不是問題,問題在於鏡頭...

鏡頭這種光學的東西,不是像機身晶片微小化就可以變小變薄的。

看看A7鏡頭相較微單鏡頭哪個不是大塊頭?就算最小的35那顆也因為體積關係光圈做到2.8而已。

所以,如果鏡頭沒有有效縮小化又保有畫質,那就算出FF也沒啥意義吧!!
XF50-140mmF2.8...
如果出個70-200mm左右這種焦段(等校約100-300mm), 體積夠小或內變焦的話, 那就完美了
現在那兩顆中長鏡, 體積都太大了
ayler wrote:
XF50-140mm...(恕刪)

除非光圈更小,否則這焦段內變焦沒意外的話只會更大
XF23 的最近對焦距離
在 APS-C 專用鏡裡面是有點慘
不過跟 FF 幾顆來比沒有特別差到哪去就是…


XF23→28cm

其他家等效 35mm

APS-C
[Canon] EF-M22mmF2→15cm
[SONY] SEL24F18Z→16cm

FF
[Canon] EF35mmF2 IS USM→24cm
[Nikon] Ai AF Nikkor 35mm f/2D→25cm
[Sigma] 35mm F1.4 DG HSM→30cm
[SONY] Sonnar T* FE 35mm F2.8 ZA→35cm


另外照目前的路線看來,要富士犧牲畫質換體積
可能會要了他們的命,至少 XF 鏡是這樣 XD

Kotaro wrote:
XF23 的最近對焦...(恕刪)



看來18Z真的是很不錯,即使餐廳空間有限也能有很好的發揮


XF的鏡似乎在這塊有普遍偏高的趨勢?


未來那幾隻恆定光圈 除了反應售價 在對焦距離上要進步


比較不會痛心啊
Kotaro wrote:
XF23 的最近對焦...(恕刪)

XF23不是最近距離不近而已,放大倍率也低!放大倍率是只有0.1

你列出來的⋯
[Canon] EF35mmF2 IS USM→24cm. 放大倍率是0.23
[Nikon] Ai AF Nikkor 35mm f/2D→25cm. 放大倍率是0.42
[Sigma] 35mm F1.4 DG HSM→30cm. 放大倍率是0.52
[SONY] Sonnar T* FE 35mm F2.8 ZA→35cm. 放大倍率是0.12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