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flickr.com/photos/wingmanzero/sets/72157634973270922/
上次聽相關人員說,X-A1用的是X100那片感光元件
至於跟X-M1有沒有差,我是覺得還好,FUJI拍起來大致上都是那個調調
至於看現在拍外國人的範例照,我是覺得不準的
因為外國小朋友的膚色,一開始就跟東方小朋友的膚色差很多
本來就是沒辦法拿起來一起比較的~XD
黑麵之路~不由分說! http://www.wretch.cc/blog/wingmanzero
sario716 wrote:
X-Trans
其實難說,X-Trans 一開始都是為了改善低通濾鏡的問題,
http://www.fujifilm.com.hk/products/digital_cameras/x/fujifilm_x_pro1/features/
其他好像沒啥特別提到!
X-A1 質感什麼的也會比較廉價吧。
我個人猜測,X-M1 跟 X-A1 結果應該是畫質有差,只是肉眼很難看出來。
但如果有沒有取消低通濾鏡也沒太大差異的話,那真的自表很大,而且說不太過去...
出招前真的要想想!
eddielu wrote:
糗了~現在滿手的M43鏡頭與機身.
防潮箱已經3台Olympus+6顆鏡頭
還有D800+3顆鏡頭....
但手只有兩隻.
同病相憐...QQ
我也是有一台半的M43機身...為什麼說一台半呢?
E-M5還是很好用,雖然說它有的沒的小問題真的很多,
然後Pana G3因為白平衡亂七八糟的關係已經被我當骨董供起來了,
所以只有一台半...@@
鏡頭也有五顆,要不是不久前脫手12-50,不然我也是六顆鏡頭。

不過說到Fuji X系統,
雖然說高ISO很強發色很棒,
但是操控性好像是真的可以再加強一點。
比如說X-M1人臉對焦就不能自選對焦點,還有AEL功能就被強制關閉,
這兩點真的讓我很不習慣。
還有每個模式都有自己的記憶功能,比如說:
選A模式,也許是自選對焦點;然後M模式可能是人臉對焦。
但是換成M模式我也許不想用人臉對焦啊,就還要自己去手動關掉。
或是A模式是只定自動白平衡,但是P模式式設定陰天白平衡,
但是說不定我從A模式跳P模式的時候並不想調整白平衡啊。
導致不同模式切換的時候免不了又要把所有設定重新檢視一遍。
乍看之下Fuji的機身功能設定很簡潔,
但是用起來竟然比E-M5還更令人覺得困擾。
更別說觸控螢幕這個應該要被加入的功能,到現在還是連個影子都沒有。
反正X-mount鏡頭還沒有齊,就再觀望觀望囉。
題外話,其實我還有一台NEX-5N...

birdpon wrote:
比如說X-M1人臉對焦就不能自選對焦點,還有AEL功能就被強制關閉,這兩點真的讓我很不習慣。
birdpon wrote:
不過說到Fuji X系統,
雖然說高ISO很強發色很棒,
但是操控性好像是真的可以再加強一點。
birdpon wrote:
更別說觸控螢幕這個應該要被加入的功能,到現在還是連個影子都沒有。
反正X-mount鏡頭還沒有齊,就再觀望觀望囉。

一樣是把APS-C CMOS塞到微單眼,NEX就完全沒有Fujiflim
給我的感動.除了乾淨度,我要的是平順的寬容度與飽滿不刺眼
的色彩.
Nikon Capture NX 的Color efex Pro 濾鏡也有底片
模式,從Agfa Optima, Fuji Superia到Kodak Elite....
,但都不如X系列直出給我的感動.
所以要不是還有Bird大所提的那一些遺憾,立馬當下先抱一台
回來再說.現在就先等F社改進的更完美吧!同時至少要減少一些
現有O家的配備才行.
eddielu wrote:
一樣是把APS-C CMOS塞到微單眼,NEX就完全沒有Fujiflim
給我的感動.除了乾淨度,我要的是平順的寬容度與飽滿不刺眼
的色彩.
Nikon Capture NX 的Color efex Pro 濾鏡也有底片
模式,從Agfa Optima, Fuji Superia到Kodak Elite....
,但都不如X系列直出給我的感動.
乾淨度 -> X-tran有較低的LUMINANCE NOISE,但是在特定顏色,形狀的小區塊有串色問題
如果不是放大到100%,並不容易察覺
平順的寬容度和飽滿不刺眼的色彩 -> 富士的TONE MAPPING是下過工夫的,不是老手很難
調出討喜又不俗氣的色彩
相機本身其實就是一個採樣器,同級的機身收集的能力都差不多,
後續的處理功力就看廠商的功力和策略,富士的機內處理不只做了顏色,對比最佳化,還把鏡頭
修正,銳化的資訊都弄好,對於新手懶人很友善,很多人說用了富士相機不用修圖,事實上就算
用RAW檔也只有少數人能處理得比機身還好吧

最後的底片模擬,其實用Color efex Pro這類型的軟體得到的差不多就是INSTAGRAM的感覺而已
還是要以色彩矩陣轉換為基礎的方式,才是最佳作法,比方DXO FILMPACK
但是目前富士機身命名的ASTIA PROVIA VELVIA色彩,其實和以往的這些底片不相同
頂多是走向類似,但口味更為討喜,前世代富士S5 PRO的那種色彩,個人比較喜歡,稍微濃重沒現在
這麼浮,卻有超耐看的味道
mywang wrote:
乾淨度 -> X-tran有較低的LUMINANCE NOISE,但是在特定顏色,形狀的小區塊有串色問題
如果不是放大到100%,並不容易察覺
平順的寬容度和飽滿不刺眼的色彩 -> 富士的TONE MAPPING是下過工夫的,不是老手很難
調出討喜又不俗氣的色彩
相機本身其實就是一個採樣器,同級的機身收集的能力都差不多,
後續的處理功力就看廠商的功力和策略,富士的機內處理不只做了顏色,對比最佳化,還把鏡頭
修正,銳化的資訊都弄好,對於新手懶人很友善,很多人說用了富士相機不用修圖,事實上就算
用RAW檔也只有少數人能處理得比機身還好吧
夭壽~~M大您一定要講得這麼毒嗎? 我還想等它降價一些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