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苦人 wrote:反過來說你覺得你的論(恕刪) 更大感光元件需要更大像場更大像場要更大的成像圈,出瞳直徑,然後你說沒有關聯所以我叫你把手機的f1.4鏡頭放到4433上,看看效果呀而且我最早說的是等效虛化下的快門速度好不好話說你的用詞都由入光量改成光圈(F)了,笑死
F=焦距/入瞳孔直徑所以在鏡頭焦距相同,F值相同下,你的入瞳孔直徑也要相同沒錯吧?P牌20mm F1.7與N牌20mm F1.8理論上他們的入瞳孔也會相近沒錯吧?節錄冼鏡光老師部落格內如果有一片直徑為d焦距為f的凸透鏡,教科書告訢我們這片透鏡的f值是f/d;好比說,一個直徑為50mm焦距是100mm的透鏡的f值就是f/2 = 100/50。於是不少H引伸這個觀念,把一個鏡頭(其實是最大光圈)的f值定義成f/d,此地d變成是鏡頭第一片透鏡的直徑。這個算法有時候還相當準,下左照片是Nikon的105mm f/2.5,最前方透鏡的直徑大約是40mm,因為焦距是105mm,用上面的式子算出來的f值是105/40 = 2.6,相當接近實際的f/2.5!他就是算焦距與第一片透鏡與焦距的比值阿...所以跟片幅沒關聯阿...你就算把手機的鏡頭放到哈蘇上,光圈還是相同阿,只是成像圈不足,會有嚴重暗角。
窮苦人 wrote:F=焦距/入瞳孔直徑(恕刪) 所以你知道入瞳孔是視欄不是孔欄嗎?然後N20和p20視覺等效了?然後你這一段計出光圈值的,和討論的快門速度到底有何關係,你到底反駁了些甚麼,這才真的是我最想了解的
flody wrote:所以你知道入瞳孔是視(恕刪) 決定視角的是感光元件,而非鏡頭....難不成Z 35mm F1.8裝到Z6上DX跟FX模式ISO、快門會不一樣嗎?再來我不知道你是基於什麼原因去說快門速度不同1. CIPA對於ISO計算方式有不同的方案SOS與REI,所以相同ISO相同光圈下,快門會不同。2. 另外一個就是,你想表達要達到相同散景下不同快門速度。你這樣做會有很大的問題,因為光圈代表的不只是景深,還有更重要的曝光。你把它忽略掉了這完全不正確。
flody wrote:等效關係只有0.79比APCS和FF的差異更少另外F2.8的鏡頭很多只是FF鏡擴大像場這簡單方式設計,亦因此價格甚至不如FF的F1.8鏡頭好,重量也不好 告訴大家,你是有說嗎?????flody wrote:還有當然是默認拍出相同視覺照片啦好不好呀 誰跟你默認了?有基本常識的都該知道這東西涵義,你去看看各大廠規格表,會有等效焦段,可沒等效光圈,你就知道問題在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