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FUJIFILM GFX50S中片幅相機 開箱兼蓋大樓


tagahu_123 wrote:
看那個感光元件的大...(恕刪)

今天看到有篇報導說其實這塊感光元件是Sony用特殊的技術將四小片拼接起來的
也因此能將中片幅的價格壓至較能接受的價格範圍




原文請參考 http://fujiaddict.com/2017/03/27/fujifilm-gfx-50s-four-sensors-in-one-and-an-interview-with-dan-bracaglia-of-dpreview/

lowlence wrote:
不管怎麼說…這個是...(恕刪)

樓主的第一張照片是怎麼回事? 為了追GFX得吃泡麵???? 還是吃了泡麵,就能買GFX?
extreme pig wrote:
樓主的第一張照片是...(恕刪)


其實鐘大只是拿GFX來悶泡麵而已

鐘Sir…麵喀完了,更多實拍照快上吧…
感謝鐘大第一時間分享

昨天也拿到機子了,實拍一陣子再來開箱分享~好興奮啊
鳥先生&鳥夫人 http://www.birdcp.com.tw/
這台的出現影響最大的想必是Pentax 645Z的準客群了
重量減低到不到645Z的一半,更別說體積上的大幅縮減,這對於貸出去想輕鬆拍照的消費者來說誘因大非常多
而Pentax對於耕耘中片幅這塊似乎也是少了點誠意,推出至今多年鏡頭群還是吃老本為主,鏡頭群能否完整發揮高解析機身真的很重要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Knights wrote:
其實鐘大只是拿GFX...(恕刪)



Q_Q " 哈…準備中,不過我真的拿來箱子來悶泡麵,猜中了



R6.2 wrote:
這台的出現影響最大的想必是Pentax 645Z的準客群了
重量減低到不到645Z的一半,更別說體積上的大幅縮減,這對於貸出去想輕鬆拍照的消費者來說誘因大非常多
而Pentax對於耕耘中片幅這塊似乎也是少了點誠意,推出至今多年鏡頭群還是吃老本為主,鏡頭群能否完整發揮高解析機身真的很重要



不要加把手,如果只是帶個63mm f2.8定焦其實不會很大一台


加了把手增加握感和續航力,用在工作上也方便


GFX50S只要把鏡頭的打線弄齊,很容易就會擠壓到其他中片幅的用戶,尤其體積上的優勢,這個是無反能做到的。
不知有沒有看漏文章
但一直很好奇為什gfx的背部要凸一塊出來?
X1d都沒這樣說
看一下規格重量單機身重量電池加EVF約1KG,順便看一下"相X王"開箱影片,大概拿起來就和一般高階單反差不多,攜帶性真的不錯加上可搭配旋轉套件的EVF......................
總結_好像要

optim wrote:
但一直很好奇為什gfx的背部要凸一塊出來?


如果要猜...我會猜是散熱無法搞定
很好奇這台轉接的效果!

原廠鏡就不說了 新的數位鏡八萬十萬算是基本售價

能舊鏡通用才是重點,尤其是好的135鏡頭(leica zeiss ......)

請樓主多多分享轉接效果(尤其是135鏡頭)

哪顆成相圈足夠 哪顆不足 邊角解析度如何?再勞煩了。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