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分享】富士頂級類單眼FinePix S200EXR‧長焦段高畫質的體驗

i407 wrote:
鏡頭的口徑過大=>近拍時容易光線不足,或補光不平均??
鏡頭太大又靠被攝物太近, 當然會擋到光囉 (包括自然光、內閃與外閃的光)
DSLR 用定焦微距鏡有時候也會發生相同的事, 所以才會有環閃嘛

vash.stampede wrote:
olympus , panasonic 早就放棄類單這塊了,近二年都拿高倍率DC在魚目混珠,sigma更是從沒做過類單,何來進步之說?
有不少人是把能手動控制曝光與對焦的一律稱為類單...

依閣下的定義, 顯然 SP-590 與 FZ35 之流都是「高倍率DC在魚目混珠」
那 S200EXR 不也一樣? 閣下對類單的定義又是什麼?
我還以為吉姆林拍的人像照 是用人像模式 或是美肌模式呢

原來只用光圈先決而已 模特兒的皮膚真是好的過分了 超幼咪可口的
tinng2007 wrote:
但有單眼製造能力的富士,居然連最基本的轉盤都品質不佳...(恕刪)


其實正確來說其實富士並沒有單眼製造能力..
他強項是SuperCCD的引擎而已...其他東西幾乎不是自己的
5M WMB wrote:
其實正確來說其實富士...(恕刪)


SuperCCD還蠻棒的.不過目前的趨勢是CMOS.
也只能期待富士在CMOS上也有亮眼的表現了.
否則不論是DC、DSLR的高ISO雜訊都很難拼的過其它廠牌.
照這種規格,還是開這種天價,我看要賣得好很難喔@@
かわいい
5M WMB wrote:
其實正確來說其實富士並沒有單眼製造能力..

會說這種話的人大概沒聽過哈蘇

開發機身和鏡頭本身對 Fujifilm 來說並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技術問題
問題在於你得開發全新的接環, 還得說服潛在買主不選已有高市佔率的大廠改選你家的產品
價格要有競爭力才能與C/N拼市佔, 卻又得要有足夠的獲利率才養得起全新的生產線
如果走 APS-C 的規格, 連 Pentax K mount 這麼悠久的接環都被C/N壓縮
F家如果開發新的接環, 市佔率拼不拼得過 Sigma SA mount 都成問題
除非讓 Fujinon 轉型去賣各家鏡頭, 如同 Sigma 一樣
(話說我總覺得 Sigma 搞了個SD系列不知道要幹嘛...X3的顏色很讚, 但那機身實在讓人搖頭)

換作我是 Fujifilm 老闆, 我也不幹
這也是為什麼F家投入 M4/3 的謠言甚囂塵上, 因為F家要開闢新天地也只剩這邊比較合適
dormcat wrote:
鏡頭太大又靠被攝物太近, 當然會擋到光囉 (包括自然光、內閃與外閃的光)...(恕刪)


我知道也有經驗

所以我說不會單單只是因為"鏡頭口徑過大"而近拍時容易"光線不足",或"補光不平均"

才會這樣說......不夠專業
5M WMB wrote:
其實正確來說其實富士...(恕刪)


不知道S200FS 這個機身是接他牌的哪一種機型~
個人認為panasonic 的FZ35該屬類單相機,
O家才是放棄市場,只推高倍變焦相機。
Canon的G10也算,不是只看外型,

個人認為類單就是指超級消費機,手動功能要完整,還要能外接閃燈才夠格。
dormcat wrote:
依閣下的定義, 顯然 SP-590 與 FZ35 之流都是「高倍率DC在魚目混珠」
那 S200EXR 不也一樣? 閣下對類單的定義又是什麼?...(恕刪)


這問題簡單,S200EXR這種的就是類單,上面那二台是來混的 ^^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