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刪文

所謂的富士色彩,說好聽的就是信仰,說難聽的就是盲目
窮苦人

垃圾的定義是無法使用,請告訴大家富士哪個功能是新機買來後無法使用的

2024-04-13 9:29
y1234568b

窮苦人 這串已經變成全幅半幅之爭,看了有點難過[嘆氣]

2024-04-13 10:56
Sony、nikon、富士都擁有,因為對焦慢最後出掉富士,直出色調真的就信仰而已,沒想像中的那麼神,後續出的機款試用感受不到太大的差異,價格又太貴了,你花錢玩了富士一段就會懂的,一開始我也是因為色調入富士,最後從富士畢業🫡
Jia Show Wu

3D透視大大:我對前X-H1+16-55 f2.8重量比Z6+24-70mm F4S略重,當然也得看你的機型跟鏡頭,滿意最重要。

2024-04-21 18:40
3D建築透視圖繪圖人員

Jia Show Wu 我Sigma18-50+T11-20+XT5 1182G N家D750+24-120+16-35 2230G 富士只有全幅一半重量且畫質也還可以。

2024-04-23 0:57
富士相機的特色就是底片色彩模擬
所以將它當成傳統的底片機來用就好,不在乎快速對焦、不在乎快速連拍
一次一張,好好的享受36張底片的美感
換個角度想,它何止可拍36張,多的就算是賺到了

基於不在乎對焦、連拍,那麼剩下的就只在乎顏色,這不就是想用富士的原因嗎
早些年的 x pro 系列及其它型號,色彩是大家公認 勝過現在的富士機種
所以買二手的之前機種,不用跟風買色彩較差的期貨機
價格較實在,玩的也超開心

當富士不在是期貨機,舊機買賣勝過新機,富士的高層及研發,或許才會看清本質,專心在產品的開發裡
y1234568b

白鬼院凜凜蝶 Xh2是旗艦沒錯啊沒有不好,只是大部分富士用戶也是旅遊拍照偶爾錄影,加上一個卡槽是CFB成本比較高,價格就下來了。可能xt5 比較受歡迎也是原因。

2024-04-14 1:24
窮苦人

X-H是旗艦沒錯,但你本身沒錄影,所以她整套ProRes你應該會是無感,其實CFB卡如果你願意做手工的話,會比SDXC高速卡便宜

2024-04-14 16:22
喜歡富士就不要比較CNS
真心見解
這是沒有必要的規格比較

富士堅持底片調色不是沒有技術含量
縱使有些人相當看不起相機直出就使用色調帶來的感受
(結果用RAW調出一個 )
沒有色彩天份或設計專科的人
根本無法分析照片的色溫跟色彩曲線
LR在手給你一天也調不出來

富士最近對焦也進步多了

GR那個才爛
Jk5230

富士拍照時對焦真的有進步非常多,錄影也是有不小的進步,買相機就選自己預算內喜歡的就好,直出色彩優勢倒是不多,因為每家都可以選相片風格, 現在APP很強,很難說富士不能被取代。

2024-04-12 12:55
csking811116 wrote:...建議去了解一下DXO Filmpack...
是啊...底片也有很多品牌, Kodak, Polaroid, ILFORD, Fomapan, Agfa...etc.;還有其他Plug-in, Preset, Action,多到列不完;手機方面也有一些模擬底片或老CCD相機的App;所以...很難對單一品牌的底片模擬(?)產生信仰,或許質疑還更多些;電腦軟體或手機App幾乎都可無限擴充,隨時在變,很難不嫌相機區區幾組實在太陽春(更何況還不見得模擬得"像");

近幾年手機大廠"也"跟傳統鏡頭品牌搞合作拿"認證",雖難免有些削錢&噱頭的成分,但現代人很容易胃口被養大,也是存在的現況;

別太"信任"相機直出,手機照片越來越受歡迎,並非全然毫無道理地無腦;
Your Phone is More Powerful Than You Think
13TH ANNUAL MPA WINNERS & HONORABLE MENTIONS
https://mobilephotoawards.com/13th-annual-mpa-winners-honorable-mentions/

當年(2013)入富士無反...主要還不是為了什麼底片模擬,而是實體操作;當時富士可算是最像相機的相機(平價首選),有別於其他品牌戰鬥機種所講究的信賴感與效率,所以性能爛就爛吧,操作慢就慢啦,不會在乎的;

只是"玩味"這回事可能賞味期有限,各家無反也越做越多越做越好,若再把各項週邊與副廠支援度算進來...這差距當然是越拉越大;尤其當年在觀望手上的X100F與X-pro2下一代,看了新產品發表後卻大失所望;除了價錢不輸以外,其餘實質規格提昇乏善可陳;不滿之餘當然就幾乎出清了富士器材,只剩下賣不了幾個錢的XE2+1855+35 1.4;

並非無法"欣賞"富士後來力推的其他系列,而是覺得競爭力&特色不足;最初會被富士吸引就是旁軸系,有光學的當然更好,但這部分若只搞裝B+炒冷飯,其他家(仿)旁軸構型又不是沒得選;實質規格還更好(比如說IBIS與人體工學);

目前各大咖FF無反都已上得了抬面,若講究光學與畫質隨便買都有,而且價錢還不見得更貴,若二手也算進來那門檻就更低了,甚至不用一支旗艦手機的錢;若想要相對輕小便宜又多樣,M43在這方面更可拉出差距,有些其他系統生不出來的鏡頭光圈焦段,M43有,所以新機身或許缺乏吸引力,但鏡頭還是照樣繼續撿來用;

相對於其他系統...APS-C比上應該不足,比下也不保證"有餘";純個人偏見,但感覺就是這麼尷尬;所以後續添購的一些非主要的新器材,除非CP值特別高到不買可惜,不會有APS-C的位置;

至於直出神話這回事...真的不是沒認真研究過;至少原廠閃皇也買來測試過,對於各式各樣的拍攝環境應對,應該還算有一套合理的系統評估;結果就是人事時地物的各項變數實在太多,沒哪個品牌相機的風格檔設定,是可一套解千愁的;拿挑過的幾張照片出來講,貌似是有那麼回事;但每個人自己必須面對的是卡裡的一堆照片,一看之下"滿意"的有多少!?

當然,不敢講說各品牌的色彩科學都該"一視同仁",但是否有信徒吹捧的那麼神...深表懷疑;真有意搞出讓絕大多數人分不出相機品牌的照片(更何況在意的有多少?),不難,只是沒必要,我自己的照片在乎什麼XX品牌色,幹嘛!?每張照片的可能性都是無限的,所以要把自己綁在任何品牌,或任何極其受限的風格設定上...不可能;那多沒意思又缺乏個性;

在這版上所問的大多數問題,背後常有沒寫出的三個字:怕麻煩;想找的是"easy way out",好像換個品牌就可以節省到一些"成長"的時間似的,是嘛?我看無論拿什麼品牌&等級的器材,都有人能拍到一些好照片,其中差別恐怕是人家器材已經熟悉很久,積累的也多,所以熟能生巧經驗豐富,能被看到的照片大多就這些,能作數嘛?恐怕產生的是"誤會"更多;若常想著器材"有問題"才導致自己照片很爛,不思學習研究檢討改進,那"自己"這個最大的問題就被忽略掉了,如此再去浪費更多時間金錢盲目追逐器材,真是個合理的捷徑?



在此,對事不對人,我很不欣賞富士的經營.定價&供貨策略,但無關用戶;照片是人去拍的,我覺得人的因素一向遠高於器材;所以樓主被"燒到"這回事...很主觀;但人沒主觀上的決策,說要下手去買根本是X;有人推,有人反,實屬正常;現代能存活下來的攝影器材,性能規格對一般人而言,應該都夠,即使批評也多吹毛求疵,下手哪家其實都沒"錯",只是稍稍提點"別人怎麼拍怎麼用"都是別人的東西,不等於你,學費該繳的還是繳吧,否則東西沒用過哪能有心得拍到好?
X-H系用家感想︰

1. APS-C來說,功能和顏色比御三家優勝,但機身較重,價錢亦貼近對家的全片幅入門機
2. 相片顏色因為fujifilm的顏色科學更優勝,一定更出色,而且近乎不用後製,除非你對相片質素很有要求
3. 鏡頭選擇一定比Sony少,而且鏡頭不斷加價,很難想像數年前的二手鏡今天放出來竟然可賺錢
4. 對焦始終比Sony和Canon差一點
哪個上手就買哪個品牌型號

優點 暫時沒想到 可能外型吧大眾喜歡

缺點
鏡頭相容性不多,但夠用。
對焦能力比前一代差異不大,多了識別功能
xh2沒有轉型富士第一台全幅有點可惜、內建數位變焦還不錯用。

拍照…..z6ii a74 R6ii a6700 a7c1代或2代 可能更適合樓主去做選擇。色彩真的不要迷信
身為XT5與A7C2使用者,我建議買XT5就夠了

因為你似乎心裡已經打定主意要入富士家的相機,XT5性能也不錯

所以買XT5是一個還不錯的選擇

不然我其實會建議你買索尼的A7C2

寬容度、高感躁點、對焦...等等,確實都比XT5好

但XT5的操控性不差,我喜歡用M模式拍照,也挺直覺的!

就看你之後會不會想升級全片幅,富士先這樣玩也挺好,沒甚麼大問題。
PennyFan13 wrote:
X-T系列的操控如果攝影基礎不夠扎實,會覺得難用


這倒是真的! 身邊有喜歡膠片模擬買富士的妹子,到手之後一整個嫌棄操作XD
如果你是看中底片模擬,又不是有拍攝婚禮、活動、運動等需求。
基本可以不必在意極致的對焦問題。
不少西方攝影師也靠X-T3過後的相機拍攝婚禮。

當然主要是對於滿足於富士的底片模擬和aps-c 的淺景。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