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快訊】Fujifilm X-Pro3宣布正在開發中!還增加了一個有趣的機背螢幕。同時還有一顆50mm f/1.0

重點是你銀彈準備好了沒,x-pro可是會比x-t3還貴的
喵一喔嗚 wrote:
請教一下 Fujif...(恕刪)
huaing123 wrote:
鈦是目前已知的金屬元素裡面強度最高的金屬,看來機身的堅固程度可以期待?(不過鈦不好加工啊......難怪富士要花了好一段時間才找到願意製作鈦金屬外殼的廠商)...(恕刪)

就個人所知,鈦強度並沒有特別高,只是因為密度低,所以把密度考量去算比強度時,他才算是很高,要撇開特殊製程、特殊合金、以及結構性金屬內等限制下,他才有可能是比強度最高。



鈦並非加工問題,本身地殼含量很高,但為何價位很高?
問題是在於他的熔點比鐵還高,達到一千六以上,並且活性也高,而密度又低,要提煉分離的難度很高。
對於相機來說,大部分都是靠鑄造成型,才有辦法提高產能與降低成本,特別是設計複雜的數位相機。
鈦本身硬度並沒有很高,只是和鋁一樣,屬於活性高容易生產生高硬度的氧化物,機械加工的成本是不低





產品應用鈦合金,個人想到先前在中鋼就有問他們開發一個鈦合金的鋼杯,要怎麼賣?
或許現在可以利用人們對於鈦合金過度神秘與未知,就像早期人們拿味精當保健食品在吃。
像超合金是本身是在接近熔點高溫還保持良好抗潛變強度,但是其在室溫下並沒有很突出,是無法和其他金屬相比。




拿鈦來做數位相機的機殼,基本上就是廠商欺負人們對於鈦合金神秘,他的外觀並不是黃銅那樣有漂亮黃色用久就看到露銅,就是金屬灰,更何況
其強度不錯,但又不是拿來做高空垂降,也不是像CANON NIKON有著記者機需求與大砲鏡群懸掛,就算掛在炮鏡上,你希望機身不壞,鏡頭掛掉?
LEICA Ti機
LEICA露銅





所以個人對於FUJI拿鈦做機身並不是很認同,leica學壞,FUJI可別學。
33/1.0這樣的設計本來就莫名其妙
為了要景深,把鏡頭搞這麼大
何不選擇FF配f1.4就好

好險沒推出不然銷售量...
diffusionless wrote:

就個人所知,鈦強度...(恕刪)


黃銅機身會有重量上的問題,
雖然它可以使用琺瑯上色,
有另一種情懷。
kaorss wrote:
個人覺得X-T3和X-Pro3是兩台取向完全不一樣的相機,其實只要根據自己的拍照需求,要從這兩台當中選一台應該不是太困難的事情。)


感謝回覆 小弟上一台機子是 olympus E5 但因工作忙碌棄坑許久
近一兩年 很喜歡搭火車或客運到一些小鎮 老街漫步 開始又有點想回坑
早年對EVF印象極差 但是因為是走路為主的關係
對重量又非常在意 所以考量許久才折衷到 X-T3去
這台雖然是旁軸但 OVF+微單的體積重量 真的挺叫人猶豫的
所以才想瞭解何時可以見到實機 作最後一次的天人交戰 XD

藥師寺 wrote:
重點是你銀彈準備好了沒,x-pro可是會比x-t3還貴的


瞭解 感謝回覆!
喵一喔嗚 wrote:
感謝回覆 小弟上一台...(恕刪)


題外話,我的第一台DSLR也是O家的(E-520)XD

回歸正題!的確,EVIL剛發展的時候,那時EVF確實不怎麼樣,尤其對用慣DSLR的OVF使用者,在剛接觸還不成熟的EVF時真的很痛苦,因為我也曾經歷過。但我敢打包票的說,這幾年科技的進步不容小覷,我五年前買的X-E2的EVF我都可以用得習慣了,更不用說今年才購入的X-T3,更何況X-T單位數機身最引以為傲的特點之一就是那又大又明亮更新率也高的EVF,除了用起來的感受一點也不OVF之外,而且還更方便,你可以去法雅客親自試試看就明白了。
www.flickr.com/photos/kaorss/
日本廠商製作鈦合金版本的相機其來有自
Nikon,PENTAX,OLYMPUS都有.
SLR上用鈦合金,以前是以鈑金件抽拉沖壓成型的上下蓋等表面蒙皮為主,跟現在DSLR主流的機身所用的壓鑄件製造的結構不同.目前還不清楚X-PRO3的機殼設計,這樣就來批評個人覺得不妥當!
X Pro 2用家,雖說很喜歡用它的OVF拍攝,但偶爾還是是直接用LCD取景。
以前一直有聲音要求在X Pro系列加入flip screen,可是富士一直認識這個設計違返他們的攝影哲學
X Pro 3這個LCD螢幕設計,是不是一方面再強化他們的純攝影哲學,另一方面算是某程度上回應了flip screen的要求呢?
再如何厲害 不是FF 而已 ! 加油 點
有中片幅給你買啊
busamartin wrote:
再如何厲害 不是FF...(恕刪)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