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Canon轉會Fuji的問題


ifund wrote:
小弟最近也跟大大一...(恕刪)


我認為要玩富士就該嘗嘗它們的定焦鏡
推XF 23mm F1.4
去網絡下載 FUJI 的 sample image 看看.

FUJI 的APSC細膩度跟全幅相差很多很多.

之前也想5D3外, 搞多個系統, 看完之後省了錢.

如果FUJI價格低一點/小弟鈔票多一點, 倒是可考慮.
我 Canon 6D, XE2 用了約 2 years 了 ( 或更久 )
人像膚色 還是 Fuji 好

現拍照要求 --
1. 輕巧
2. Jpeg 直出顏色要好 ( 越來越不想花時間修圖 光陰可貴啊 )
3. 畫質可用 ( 不求最好 )
4. 人像膚色要好 ( 不可蠟黃 該有細節也要保留)

綜合以上, 出門我優先選 XE2 (6D 已好幾個月沒用了 )
若拍風景, 我才優先考慮 6D

最近也考慮 XT2, 但就卡在價格上

To 樓上的 :
Canon 畫質也沒多好, Nikon D810 (D800E), Sony A7R-II 海K C 家
但偏偏拍照是門藝術 不是只看畫質, 銳利度, ...
low ISO 下 Fuji 輸 C 家 FF 機沒你寫的這般誇張
hi ISO 是比 FF 機明顯有差 ( -> 買大光圈鏡頭避免使用太高 ISO)

喬喬 wrote:
去網絡下載 FUJI...(恕刪)


哈,只少你都拿它來跟全幅做比較了,要是它跟全幅一樣,那全幅可以拿去填海了......

s2882149 wrote:
哈,只少你都拿它來...(恕刪)


很多人用富士都用得很好, 照片很不錯, 不然我也不會被毒到了. 想要入手了.

但是小圖還好, 一看原圖就.....

所以才說不如先看看原圖, 接受得了, 才去規劃其他的.


喬喬 wrote:
很多人用富士都用得...(恕刪)


XPRO2和XT2 有進步不少
當然跟全幅還是有差,在拍遠景的時候其實是有差
不過我的都是初階鏡
不知道16-55變焦鏡皇配XT2有沒有更細緻
小弟我擁有過 5D3 + 24-70 ii 和其他小三元 用5d3之前也先擁有過6D
也常常會用朋友的nikon d750 配 24-70G鏡
現在有x-t2 配 18-55mm f2.8-4和55-200這兩隻在富士也不算頂級的變焦鏡
我可以很明確跟你說3個系統的優劣

富士用次級鏡 跟 全幅單反配大三元的畫質
硬要比的話 5d3+24-70 > x-t2+18-55 > D750+24-70G

拿C家6萬的新鏡頭來比富士1萬的鏡頭非常不公平,如果富士是配16-55勝負就難說,
至於N家會最差不是機身問題,是24-70G本身年代比較久了(雖然新的E鏡畫質沒什麼提升,但多vr對某些人有用)
但全幅機在鏡頭也封頂的優勢的情況下,一樣可能會輸apsc,老實說我自己也滿意外。

對焦速度 d750+24-70 > 5d3+24-70 > x-t2+18-55

5D3跟d750差距很小,x-t2大部分情況和另外兩者差不多,但暗處或追焦上吃虧,
但我富士用的是18-55這個馬達落後的鏡頭,聽說16-55的馬達差很多,

白平衡 x-t2 > 5d3 > d750 > 6D

白平衡非常的準,這點無話可說,在燈光變來變去的場景,或是黃昏等不斷變暗的天色下,
感覺明顯

色彩我不想比,F家普片大家都說多好看多神奇,我反而是覺得還好,
而N、C家雖然新出機子的發色越來越像,
但拍亞洲人這種微黃的膚色,不管室內室外N家有時候還是很難看。
我的公司用Nikon和canon攝影師都有,有時看圖片就能知道是哪位拍的,
但不是每張都可以,因為大部分情況其實滿接近的,
不過後製都可以改善,看你修圖能力,和時間。

我覺得換富士最大的問題不是畫質,畫質真的是沒什麼差,如果配定焦鏡縮點光圈可能還贏,
真的追求畫質就該用3千6百萬以上畫素而且沒有低通濾鏡的全幅加配上頂級定焦鏡而且要縮光圈,才真的有拉開差距。
但大多數人也不是拿那種全幅機,卻認為自己手上機子畫質有比富士強多少。
因為沒人花了大錢,整天背的腰痠背痛,
然後還花很多時間反覆去比較自己的機子竟然沒有贏小小的無反相機多少,
(ps:我就是那個奇杷...)
很多人就算原廠的鏡頭被Sigma打趴也不願意承認,更別提無反,
品牌迷思這種東西真的很可怕。

然後你給妹子選10個有8個會說富士外觀真美,給攝影同好看則是被當玩具,
他不知道你的機子還比他的單反貴,要解釋也麻煩,
就算職業攝影師也不一定真的很懂器材,他師傅用哪套,他就用哪套一直延續下去。
在他們眼裡除了N&C其他都是便宜的玩具,就算接觸新知也只聽說sony好像不錯這樣。

單反有滿滿的擴充性,滿滿的正副廠鏡頭和配件可用,還有棚拍時光學觀景窗還是好用一點,
而無反小巧且輕一點且不會移焦,觀景窗所見及所得,不用每次拍完都要放下來檢查。
然後高iso情況下,全幅是贏大約半級到一級左右。但是要拿同期的產品來比。
如果5D2或d700跟x-t2比,會變成笑話。
依需求來選吧,不要依畫質來選,就算畫質很銳利反而要花大把時間把女友或客戶臉上的細紋抹掉,
其實滿本末倒置。
麥麥特 wrote:
然後高iso情況下,全幅是贏大約半級到一級左右。但是要拿同期的產品來比。
如果5D2或d700跟x-t2比,會變成笑話。

非常贊成大大的觀點
除了小弟引用的這點之外

小弟沒有1on1比較過5D2跟XT2
DXO也沒有測評過Fuji的無反
不過可以參考下面2008年的5d2 vs 2016年的Sony A6300

A6300是公認的APSC高感之王
(現在可能是A6500,但尚無測評)
但老5d2的高感(1815)仍然壓勝A6300(1437)
所以基本上小弟認為XT2跟5D2比高感
笑話應該是XT2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本身是canon用戶


目前是sony機身配canon鏡頭


也有fuji的XT2跟XPro2


簡單說吧畫質還是維持APSC跟FF的差距


跟用什麼鏡頭無關,根本上就是不同等級


那還買富士做什麼呢?就是在不是畫質優先而是輕便優先的場合使用


富士的相機都做的不錯,但根本上他就不是畫質取勝!


附上小弟一些作品參考




https://flickr.com/photos/66059775@N04/sets/72157666121200682
...假如真的打算"跳系統"(含片幅差異),或許本來就不該"比來比去",最好還是抓住
最高優先順序來作抉擇,

否則用FF懷念小片幅的輕巧,用小片幅羨慕FF的高ISO與散景…,什麼都想要就只好繼續
糾結下去,什麼都想要就是什麼都得不到;

假如目前科技真的可以搞出個兼容並蓄的單一片幅系統,版上多修的人也不會這麼多!

FF就是FF,APS-C就是APS-C,可以各自獨立就不必混為一談,尤其什麼"完敗"或"打趴"這種
字眼…或許不必講得那麼武斷,

拿新機去打老機也有點奇怪,畢竟技術進步是不分片幅的,只是目前小片幅系統的進步比較容易
"引人注目",在一般使用上實用性大增,如此而已;

其實現代的1吋DC我都已經覺得很"厲害"了,但我不會說它們可以"取代"或"打趴"老5D;

尤其攝影器材這回事…用到了某個程度就不完全是看規格了,往往合不合用都看個人,

別人再怎麼講不如自己去試用或雙修一段時間來得實在!

假如樓主連個文都懶得回,自己也沒打算冒一點"風險"...,旁人有必要去瞎操心嗎?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