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也要用商業考量和一點專業知識的角度去想,
而不是自己在那邊亂比較一通~

說真的,要比較也是要同等級的去相比才比較有實質意義.
不同等級的產品之間比的是否有那個需要...而不是CP值高不高.
我需要23mm的視野,又怎麼可能去用55mm的鏡頭?
照您所說的...
就算23mm換算了都還比55mm廣咧~~
更何況還是不同片幅?
至於畫質...
縮圖無醜圖~~
要是沒有常常需要每張相片都100%檢視或是裁切使用,
或是沒有調校好的螢幕去顯示,
畫質再好也無用武之地啊...
更別提什麼用富士就要擔心進塵和突然沒電...?
哪一家相機絕對不會進塵??
哪一家相機絕對不會故障斷電??
維修點就更別說了...
就像樓主提到的---->因為銷量少,所以產量少,產量少,用料價格平攤不下來
所以市場還沒有到一定的量,
總公司又何必花大把資金去到處設點?
這不是樓主自己打自己嘴巴嗎?

有的特色還是只有富士才會有的.
用的開心用的順手就好,
樓主您管他牛不牛咧?是吧!

隔夜烂草莓 wrote:
作為一個半幅機的鏡頭 你說破天了畫質能有多牛
23mm 1.4 售價5450(旗艦店售價是5900)只比全畫幅卡爾蔡司55mm 1.8官方報價6,380便宜930元
14mm 2.8 售價5990 2.8的光圈 竟然比很多全畫幅大光圈鏡頭都貴
傳說中的最牛狗套18-55 2.8-4 售價4700(據傳水貨2800 我沒找著)你可以說是畫質最好的狗套
但是沒有虛化 焦外二線性嚴重
畫質比適馬17-50 f2.8畫質高嗎? 適馬17-50 f2.8的價格只有2300
還有據說就快出來的 10-24 F4 預售價699磅 是圖例11-16 F2 二代 的兩倍還多
再說機身X-E2 售價7200 與18-55套價格9200 大哥 人家全畫幅A7官方預售價才11,380
再說做工和維修,騷年在全國各省前5的城市都有維修點,有毛病當地就直接維修了,富士要先寄到上海,等至少半個月
另外,買富士意味著兩種不可預知的突發情況會隨時揪著你的心 一個是感光元件進灰 一個是莫名其妙沒有電
富士走進一個死衚衕,因為銷量少,所以產量少,產量少,用料價格平攤不下來
過兩個月 A7淘寶大面積鋪貨 套機降到1萬以下 對於還堅持不顧一切買富士的人 我只能說你牛!!
黑貓白貓,可以抓老鼠的就是好貓.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橘子貓~~~ ^^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等富士也推出全幅後,...(恕刪)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大
不用這樣說,本來就是無聊才上mobile01看看。
就打從fuji用nikon f卡口時候,其實就有打算要入手,就單單為了fuji色彩表現。
只是後來陸續nikon ff風聲鶴唳,最後nikon終於推出首台fx機身。
當時就在等待哪一天就突然推ff superccd出來。
後來fuji開始x-pro 1時候,經歷過dx時期實在不想在回頭過去一樣等待。
sony是2010年推出nex系列,2013年推出a7/a7r。
fuji是2012年推出x-pro 1,所以應該是在晚些就可以先看到ff固定式相機,在來可能才是交換鏡頭系統。
就個人來看,ff系統卡口應該會換掉,以符合後面ff鏡頭設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