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覺得富士的色彩不重要,有人沒有富士的色彩會死,其實全看個人,別人的意見也是由他們自身為出發點,你要自己去試玩才知道你有多重視它的軟片模擬。
如果要說我自己的經驗,大家去團拍之後,妹子真的都滿喜歡富士的,即使拿富士的是我學生,我的構圖即使比學生好,妹子還是比較想在社群分享富士拍的照片。
我最後不再用富士、賣掉GR,也是有原因的,因為我自己覺得用了這些「文青」色調來拍照之後,我失去攝影的一些執著,隨手一個路邊的角落用上這類色調,就好像是個「有靈魂」的作品,最後我迷失了。這就好比對岸說的「逼格不夠,黑白來湊。」拍不好的時候轉黑白好像就有種格調一樣,我不喜歡。但我並沒有否定軟片模擬與黑白的價值,它們一樣有著驚人的佳作,甚至我也喜歡欣賞富士拍出來的照片,只是我不會用它而已。
扯遠了,要說缺點的話,富士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它的人體工學貧弱,高顏值但是犧牲了握感,但這也看人,有的人沒那樣的顏值還買不下去呢。但因為我非常重視握感,所以富士就不在我未來考慮之列。另外你說的對焦,其實買富士就靜下心來慢慢拍,對焦一定夠用,別把它當作工具就好。在微涼的天氣,斜陽照射在菁桐車站,你在景觀咖啡店享用著下午茶,眼前閃爍著天燈的亮光,這時你會因為放在杯墊旁的是富士相機而感到欣喜的。
最後說簡單說一下自己對於CNS三家的評價:
都說Canon拍人無敵,其實應該是拍「女人」才對,我反而覺得富士拍人像才是最讚的。另外Canon的畫質很柔很光滑,對於一切都是,所以風景人文都柔柔的,有些不習慣,但立體感非常好。
Nikon是我一直以來最愛,出色的人體工學,堅固的機身,無比高的畫質,不過建議搭配黑柔焦鏡,因為直出有時太銳利了,會沒什麼立體感,裝了濾鏡好很多。再來就是機身有20種調控色彩,有些調整百分比套用,也不輸軟片模擬,偶爾我會玩玩。
Sony主要拿來錄影,但因為機身跟鏡頭「比較」小,我平常隨身帶相機會帶Sony(以前是GR但賣掉了),對焦快,值得信賴的感覺,我常拿來工作用,Nikon就跟攝影同好出門拍照時會拿(Nikon比較像相機,國外網站有人覺得Sony相機像小電腦,我還滿認同的)。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給你參考(參考就好,試用重要)。
白鬼院凜凜蝶 wrote:
不好意思,想請教各位...(恕刪)
如果你是從Zfc跳會很有感覺。
富士相比之下的優勢很明顯,他們有在專心做APSC這個系統。
其它的都是以上原因的結論了,包括:
比較不擠牙膏(旗艦到入門幾乎都是用同一個傳感器和處理器,IBIS等附加性能都是給好給滿)
畫質比其它APSC優秀
色彩獨特好看(有個叫Fujixweekly的app可以下載,裡面有很多用社群家分享的底片模擬配方)
鏡頭選擇多,豐簡由人(很多便宜副廠鏡頭選擇)
外形漂亮,做工好(跟Zfc比好很多)
操控特別(X-T5,對學習加强攝影基礎很有幫助,老用家可以重拾攝影的快樂)
錄影規格強(X-H2)
當然沒有完美的系統,也是有一些缺點:
對焦差其它系統一個世代(不過已經進步很多了,配上對的鏡頭基本上很少錯失畫面)
相比其他家APSC,機身和原廠鏡頭比較貴 (不過看性能規格vs價格,就不會覺得特別貴了,算上副廠鏡頭CP值反而高)
有些機型被炒得很誇張,導致很難買到
X-H系列跟全幅相機差不多大、重 (雖然也比較好握就是了,喜歡小巧一點的還是選X-T5吧)
設定有點多,而且有些的邏輯有點難懂
X-T系列的操控如果攝影基礎不夠扎實,會覺得難用
會被全畫幅迷信者酸
https://www.instagram.com/pennyfan_silluartstudios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