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gheny wrote:這點其實倒不是主要差(恕刪) 轉接還是有小又輕的方案喔,就是 Canon 40mm f2.8 + GFX 系列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uZ681bRx3g
是很香,但是我希望能快出50R二代,解決GFX的幾個無法變成主力機的缺點,比如説閃燈同步快門真的太慢,也必須加入新的PDAF和IBIS,還有連拍至少加快到一秒七張,電子連拍15張之類的,電子快門觸發閃燈什麽的我就不敢奢求了。50MP的話價錢也可以再便宜一定,讓多點人考慮進入富士的MF系統。
ki_min wrote: 一如我們年兩天所追(恕刪) 中片幅+億萬畫素+18萬內....這太香了,SONY A1就顯得貴了,但很多人會覺得富士錄影就沒有4K 120P沒8K 30P等...所以青菜蘿蔔各有好壞。
富士走自己的市場 顯然也不是全要跟FF競爭中片幅與全幅比 全幅與APSC比 M4/3與1"比一開始考慮若就是感光元件大小那要比甚麼? 其實沒甚麼好比規格這種東西 大多只看喜歡的有自己要的 批評自己不買的沒有至今哪一台完美? 沒有...樓上...中片幅 10億畫像素感光元件? 是不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在說甚麼這不是擠牙膏...
這個新機和50S一樣的爛EVF規格,對於手動120鏡頭(特別是哈蘇蔡司)的支持還是太差了,都什麼時代了,看看Sony A1和其它135系現任的EVF,新機的EVF原地踏步落後兩個世代,當然理解富士有他成本的考慮以及希望多賣原卡口AF鏡頭,但其實應該設計一個好的外接EVF供選擇。我已經有6支原廠鏡頭,雖然對EVF很失望(有滿手哈蘇蔡司),還是考慮上這個比較輕薄又帶防震的億級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