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Fujifilm XT2]數位底片的創作實驗《ISO51200》ch.2

作者的回答每次都讓人有高高在上的感覺
不好意思喔
創作者是來接受檢驗不是來檢驗別人的
不管哪個類別的藝術形式都一樣
airrick1985 wrote:
底片的美好在於自然
刻意創造美好的自然
就像乳房塞滿了矽膠
貧乳顯得更美了

「自然的美好在於自然」



作品選自Thomas Demand 《Clearing》2003
swingman.chang wrote:
作者的回答每次都讓人有高高在上的感覺
不好意思喔
創作者是來接受檢驗不是來檢驗別人的
不管哪個類別的藝術形式都一樣

「觀眾樂於檢驗,但卻害怕被檢驗」
「創作者是來接受檢驗不是來檢驗別人的,不管哪個類別的藝術形式都一樣」
其實最害怕被檢驗的..是開版者,在你的好幾篇發文中,總是刻意隱身在眾多他者的影像與隱晦的理論文字背後,試圖製造自己的『不在場』,再以一個貌似旁觀者的角色出現評論(所以有人覺得你高高在上)…想證明甚麼呢?不過是想證明自己的存在感罷了……嘿嘿!


h l a l o wrote:
「觀眾樂於檢驗,但...(恕刪)
Rorty Richard wrote:
其實最害怕被檢驗的..是開版者,在你的好幾篇發文中,總是刻意隱身在眾多他者的影像與隱晦的理論文字背後,試圖製造自己的『不在場』,再以一個貌似旁觀者的角色出現評論(所以有人覺得你高高在上)…想證明甚麼呢?不過是想證明自己的存在感罷了……嘿嘿!


謝關注,不過理論性創作的與讓觀眾參與藝術是《ISO51200》才開始的,至今只做出了第二本,意圖使觀眾的存在感提升,因此,在這裡人人都是創作者與評論者,觀看者與被觀看者,
果然……又再度丟個東西出來………然後繼續躲了起來,確實始終如一啊


h l a l o wrote:
謝關注,不過理論性...(恕刪)
補充一下:既然要談「存在感」,個人以為存在感恐怕只能是過程或軌跡,倘若仍要區分「創作者與評論者」、「觀看者與被觀看」,則仍陷入傳統主客二元的思維中,縱使試圖表現的好像一副要混淆主客二元,但你的論述基本的出發點就預設了主體與客體的存在。簡言之,看你自己要站那邊立場去論述,但不能陷入自我矛盾……別人幫不了你…

後現代也許含有些許『惡搞』成分,但不代表『惡搞』等同於後現代…

h l a l o wrote:
謝關注,不過理論性...(恕刪)
其實你原串的第117樓已經回得很完整了
而你對他的回應竟然是「我激起你的思考了」
真是令人傻眼
如果參與討論就是創作者
那很多藝術家都要因為付版稅破產了
事實就是你的作品沒有達到你的企圖
不信你可以讓大家投票看看
Rorty Richard wrote:
果然……又再度丟個東西出來………然後繼續躲了起來,確實始終如一啊

果然……又再度丟個東西出來………然後繼續躲了起來,確實始終如一啊


Rorty Richard wrote:
補充一下:既然要談「存在感」,個人以為存在感恐怕只能是過程或軌跡,倘若仍要區分「創作者與評論者」、「觀看者與被觀看」,則仍陷入傳統主客二元的思維中,縱使試圖表現的好像一副要混淆主客二元,但你的論述基本的出發點就預設了主體與客體的存在。簡言之,看你自己要站那邊立場去論述,但不能陷入自我矛盾……別人幫不了你…
後現代也許含有些許『惡搞』成分,但不代表『惡搞』等同於後現代…

發展到第二本時,為了避免落入哲學之爭或主觀性的過度衝突,作者選擇弱化自身的存在,包含了影像與回文,


swingman.chang wrote:
其實你原串的第117樓已經回得很完整了
而你對他的回應竟然是「我激起你的思考了」
真是令人傻眼
如果參與討論就是創作者
那很多藝術家都要因為付版稅破產了
事實就是你的作品沒有達到你的企圖
不信你可以讓大家投票看看

第一集#117:

我覺得你很會扯一堆鬼話來神話你自己的想像…不過如果考慮到你目前的身份是學生,而且學的是藝術,那你確實需要一些東西來練習美學批判,這是當學生的特權…...但是當你把目光從學術的象牙塔轉移到現實社會的時候,你周遭的一切現實都不會是以美學為優先,這種生活對一般人來講太沈重,你也必須尊重別人不想過這種整天泡在那邊美麗與哀愁的沈重生活,這樣想太多會得憂鬱病…有些人對美學有興趣,那麼在閒暇之餘自然會去探索和思考關於美學方面的事物,這些才是你對話的對象…...強摘的果子不甜,你也必須被動的去等待知音,如果你的作品具有話語能力的話…...如果你想要批判某些東西,(比如底片族)那你最好先對你所批判的東西要先有個認識,如果你的認知不足,那你所批判的標的或許根本不存在,那你的批判怎麼會有話語能力?在現實社會玩底片的人,是為了從底片的殘缺中找到美嗎?如果你的認知是這樣,而且認為以數位的操作或設定方式可以神話的取代這種殘缺的話,(比如高iso花花綠綠的數位雜訊)那就真的只會突顯你對底片的認知太膚淺,只能說你對底片的批判是想像的偏見,此殘缺非彼殘缺,你所批判的標的不存在,話語能力太薄弱…雖然你是學生可以練習批判,但01不是你的象牙塔,在這裡活動的大都是現實社會上閒暇之餘玩玩照相機找樂趣的凡人,沒有人有義務吃飽太閒還要思考你這種標的不存在的批判邏輯,而且玩底片的凡人和你對底片的認知有衝突,那就很難有思考的動機了…...如果你的作品不能讓人思考…這是要怪別人沒有你這種等級的藝術細胞嗎?問題出在凡人身上嗎?

我的企圖是什麼,不妨說說你的思考,
我本來有想到
不過剛好忘了
也許你再改用gfx 50r完成整個計畫我就會想出來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