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想從M43跳富士系統 幾點問題請教


sjp wrote:
會跳富士大部分是因...(恕刪)


感謝S大的解惑,受益良多。

如果我跳到富士系統,23mm F1.4雖然是好鏡,但是稍微大而且重了些。
最重要但是35mm的等校視角,我在街拍上會有點心理障礙,沒辦法走到那麼近,
40mm-55mm的距離我比較可以接受,其實我會跳富士,很大原因是我發現即使是用P家鏡皇,但大部分時間我都只是用50mm上下的焦段而已,而富士35mm f1.4 等校50mm這顆似乎可以滿足我的需求。(我不是很在意35mm f1.4的對焦速度,一方面我有時候會用泛焦,一方面我自己也常用20mm f1.7街拍,這顆鏡頭在01上幾乎公認的缺點就是對焦慢,但是在GX7上面,至少我自己拍起來,很少會有來不及對焦的問題,所以我覺得35mm f1.4的對焦速度在X-T1上我應該也可以接受)


貼幾張我這次去古巴用P家鏡皇拍的照片,這幾張照片都在等校40mm到50mm左右,也大概是我最喜歡的焦段,說實在的GX7的表現沒什麼好挑剔的,如果拍出來的照片我不喜歡,或是差強人意,大概都是光線,主題,還有我自己構圖跟不敢在往前踏一步的問題。
































最後這一張就是我忘記調ISO,而GX7又沒有最低快門速度的設定,結果在光圈先決模式下快門速度沒趕上動作的例子。 我想如果是XT1,這樣的情況就不會發生,另外因為X-Ti的 iso, 快門 ,光圈都有實體鍵和刻度,不用像GX7一樣看LCD才可以知道現在設定,這在盲拍的時候我覺得會很有用。


其實到底要不要跳系統我也蠻糾結的。如果我最後敗入X-T1,八成的原因是外觀和操作方式吧。








sjp wrote:
有一個疑問,什麼情況下,會用到光圈快門固定,ISO Auto的狀況,打閃燈的時候嗎?


原來富士還是沒有TAv的模式,有點點失望。

至於什麼情況會用到光圈快門固定,ISO Auto的狀況,就街拍而言,我會想要控制景深,然後確保一定快門速度,
比如說設定在1/200秒或1/500之一秒,這樣可以確保照片不會因為沒趕上人的動作糊掉。
其實相機有最低快門速度的設定的話,大概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不過TAv還是有優點,因為你可能只是需要快門在1/500就可以,如果快門 ISO都交給相機自動判斷,有可能快門變成 1/1000, 然後ISO無緣無故高了一級。


閃燈的話我沒有研究,版上可能有其他大大可以解答吧?
樓主如果都拍RAW的話,入Fuji其實效益不大。樓主可以參考Steve Huff的比較。
MIRRORLESS BATTLE! Micro 4/3 vs APS-C vs Full Frame!

Fuji的強項是JPG發色,弱點就是解析度,還有個人不太喜歡的毛毛蟲形狀的銳化細節。我有下載過富士的RAW進LR處理過,結果差強人意,sharpen要開到底細節才會出來。如果樓主很著重細節的話,其實要考慮清楚。

如果想要外觀機能都兩全,樓主有沒有考慮Nikon DF?Nikon在M mode下一樣可以Auto ISO以及曝光補償,抓拍滿有用的。當然FF的會重一點,就看樓主能否接受了。

sjp wrote:
有一個疑問,什麼情況下,會用到光圈快門固定,ISO Auto的狀況,打閃燈的時候嗎?

我蠻常用抓拍方式拍照
所以景深會先設定好, 快門也要固定(凍結動作)
iso則保留auto讓機身幫我維持畫面亮度

但因為機身的測光傾向不儘然能完全配合我想要的畫面亮度
所以有時會視場合/題材, 機動性微調加減ev(修正測光傾向)

搭閃燈時我則是會用全M模式(包含iso)

mockingbird99 wrote:
其實相機有最低快門速度的設定的話,大概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用最低快門速度設定來處理的話
會有切換速度太慢的問題(因為需要進menu修改)

我是有嘗試過這樣拍攝, 但機動性太差, 更容易手忙腳亂
還不如直接開M模式auto iso
曝光不滿意的狀況就再靠解RAW修正(fuji機身都有解RAW功能, 可修正曝光)
當然, 照片多的時候就比較累人就是了(機身解RAW的效率當然是遠輸電腦上處理)
其實看完樓主的文章 真心覺得如果只是因為最低快門的問題跳富士 真的沒有必要

以一個M43過來人的經驗 試用過朋友的XT1

即使是GX7+20mm 對焦的速度跟明快感還是勝過富士

如同前面幾位大哥所言 如果沒有要拍JPG 就不用選富士了 直出不用調色跟無反裡面相對較高的可用ISO才是最威的地方

但弱項就是電子性能跟解析度不夠

若您習慣50mm等效左右的視角 就補一顆25mm f1.4就好啦 輕鬆解決XD

只是最低快門問題我就沒辦法解決了 或許可以用M模式回去再拉亮暗~~
若不跳家,可考慮善用25mm F1.4?
1.對焦速度遠勝20mm f1.7
2.光圈優於12-35mm F2.8
3.等效50mm合乎樓主喜好
看你有45-175,
其實這支在街拍也挺好用的,
雖然光圈小點,
但是隱密性很高,站個大老遠,卻可以取得非常特寫的畫面。

而既然不怕對方發現,
就有餘裕慢慢拍了...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whitetommy wrote:
如同前面幾位大哥所言 如果沒有要拍JPG 就不用選富士了 直出不用調色跟無反裡面相對較高的可用ISO才是最威的地方
但弱項就是電子性能跟解析度不夠


都說01的傳統是勸敗,不過各位大大反而一直叫我不要想不開跳系統,這裡不是富士版嗎?

我是沒想過如果拍raw檔用lightroom解得話,m43最新的sensor在解析度和細節上竟然可能勝過X-T1。


wazer wrote:
樓主如果都拍RAW的話,入Fuji其實效益不大。樓主可以參考Steve Huff的比較。
MIRRORLESS BATTLE! Micro 4/3 vs APS-C vs Full Frame!


Steve Huff是Olympus的粉絲,所以他的評側結果(RAW檔直出,不後製)
EM1 勝過XT-1(差點沒看到車尾燈),也贏過A7s,我沒有很意外。

我自己去看了DPreview上GX7 和XT-1 RAW檔各級ISO的表現時,
驚訝地發現GX7的表現在 ISO 800 之前,和XT-1比起來雜訊是伯仲之間,但細節反而更多。
ISO1600之後,XT-1在雜訊的表現好很多,但是看上去少了很多細節,有點抹的感覺
我另外比了 D800和X-T1,發現富士的RAW檔和D800相比雜訊好像還是普遍較少,但是就是沒有細節,感覺是是富士Sensor的技術和 m43 Nikon都用不一樣的關係。

根據Pete的看法 (http://petebridgwood.com/wp/2014/10/x-trans-sharpening/),
富士的RAW檔在lightroom的時候,把detail推到 100%效果會最好,因為此時細節最多,而雜訊卻不會太多,
這個特性和其他m43 Nikon的sensor完全不一樣。
所以如果適當後製後,其實和m43應該也是各有優缺。


pppppppp5272 wrote:
若不跳家,可考慮善用25mm F1.4?


這個我會慎重考慮。



ddcatt wrote:
看你有45-175,
其實這支在街拍也挺好用的,
雖然光圈小點,


是很隱蔽,但是其實大部分在拍street photography的人都不建議用長焦,我自己喜歡的攝影師也幾乎不是用50mm就是35mm。
45-175mm我以前也試過用來街拍 (去日本秋葉原的時候,想說可以拍妹子XD),但是效果大都不好,大部分都會是很單調的特寫,沒有用正常焦段或廣角拍時近在眼前的感覺,對方也不會和你有眼神交流或互動。







mockingbird99 wrote:
感謝S大的解惑,受...(恕刪)
mockingbird99 wrote:
是很隱蔽,但是其實大部分在拍street photography的人都不建議用長焦,我自己喜歡的攝影師也幾乎不是用50mm就是35mm。...(恕刪)


因為不大清楚你的街拍方式為何,
我看過一些街拍攝影師的文章,其實在拍攝時,是會讓對方知道的,
等於先取得同意、甚至聊過天後,才找機會取得最自然的神情,
若是如此,焦端當然可以很短,調整時間也很有餘裕。

45-175是比較適合害羞的人用,
我可以躲個大老遠,用45-175加2x模式,幾乎不會引起任何注意。
不過長鏡頭偷拍可能要像警察抓測速照相那樣,
都是一個定點站上好一陣子,守株待兔,才比較容易取得好的畫面,
若是邊逛邊拍的那種,
自然是不太好用。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